抽奖也可以提前预约?快来体验定时抽大奖!

抽奖也可以提前预约?快来体验定时抽大奖!

 

抽奖营销是当下很受欢迎的宣传推广手段,重点不在于抽奖这个环节,而是分享这个抽奖活动能够获得更多的抽奖次数,让用户不断自发性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主动为这次的营销活动做宣传,能够产生一种裂变式营销效果。抽奖的玩法也有很多,比如说定时抽奖活动,就区别于传统的抽奖模式,而是预约参与抽奖,在设定好的时间内准备开奖,更加具有紧张感和刺激感,大大提高了参与者的期待值。

下面就是人人秀定时抽奖H5相关详情介绍,还有超详细的定时抽奖制作教程等着大家,三分钟制作,分分钟学会!


1.png


人人秀H5页面制作工具——定时抽奖H5

一、人人秀H5:定时抽奖H5-功能介绍

定时抽奖是人人秀推出的抽奖类活动营销插件,区别于传统抽奖玩法,定时抽奖可以让用户预约参与活动,在设定好的时间准时开奖,对开奖瞬间的期待感可以吸引大量用户参与活动,是当下十分流行的一种活动营销模式。

二、人人秀H5:定时抽奖H5-服务优势

简单一键参与

本插件支持用户一键参与,用户在活动参与时间内只需点击“参与抽奖”即可参与定时抽奖,然后等待开奖时间即可,参与门槛为零。

用户热衷传播

插件支持显示参与人数和中奖人员信息,活动信息公开透明,增加用户可信度;分享活动可以增加中奖概率,用户更加愿意去传播活动,产生裂变式的传播效果。

奖品设置丰富

插件设置十分丰富灵活,支持单奖品抽奖和多商品抽奖,奖品类型也支持实物、兑奖券、红包、微信卡券、积分、第三方发奖等,并且支持API发奖、积分商城兑奖、自己公众号发红包等高级功能,满足商家不同营销需求。

数据统计完善

支持对活动参与人数、参与人次、中奖人数、领奖人数、奖品总数、剩余奖品的统计;支持对多个奖品分别进行总数和剩余数量统计;支持对中奖名单人员的详细收货信息统计,方便商家尽快安排奖品发放;支持对全体参与活动人员信息统计(包含未中奖人员),便于商家收集潜在客户信息。

三、人人秀H5:定时抽奖H5-应用场景

公众号吸粉:将定时抽奖活动放在微信公众号宣传,促进老用户以老带新;设置关注公众号参与活动,更能直接带动粉丝增长,是一个全新的涨粉利器。

活动促销:商家活动缺乏关注度,来一波定时抽奖,让参与抽奖的用户关注抽奖动态的同时,也关注了活动促销信息。

新品宣传:商家将新产品设为定时抽奖奖品,人人都有机会中奖获取,如此诱惑的新品宣传必定让粉丝们疯狂转发,新品宣传不愁没有关注度。

店铺活动:店铺做活动想要吸引大量顾客进店消费?分多个时间段设置定时抽奖,为了奖品而来的顾客一定会留在店里耐心等待开奖,店铺人气爆棚,不愁没有生意。

口碑推广:想做像锦鲤一样有超强人气口碑的事件营销,设置多奖品多福利的定时抽奖,一人中奖拥有所有福利,如此巨额大奖诱惑,必定造成用户疯狂传播。

四、人人秀H5:定时抽奖H5-制作流程

1、进入个人中心,创建一个新活动,在编辑页选择“互动”,在分类里选择“活动”或者直接搜索“定时抽奖”,就可以找到定时抽奖图标了,点击图标即可添加该插件。

2、活动名称、报名开始时间、报名结束时间、开奖时间、活动开奖时间、开启关注公众号参与活动、分享后额外获得1次抽奖机会、活动说明设置。

3、添加图片、奖品名称、奖品类型、奖品数量、添加奖品设置。

4、领奖设置是设置用户领取奖品时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信息,可以勾选必要的个人领奖信息;其中手机号可以设置活动用户唯一、手机号码验证等功能,防止乱领奖等行为;如选择报名后参与,用户需要先填写个人信息才能参与活动,便于商户收集更多用户资料。

5、想要自己设置的活动展示效果更加的个性化,可以在样式设置里选择各种主题颜色、按钮等设置,制作一个精美的活动页面。

6、所有的插件都设置完成后,点击左上角的预览或发布,就能显示插件效果了。


2.jpg


小彩蛋:5个打造品牌slogan的经典方法

终于讲到这一部分了。既然品牌slogan如此举足轻重,那么,如何创作一个好的品牌slogan呢?

首先,请遵循一个基本原则:KISS原则

即:简单、易懂、易读、易记、易传播。另外,结合相关基础营销理论,个人总结了创作品牌slogan的五个土方法。

之所以说是土方法,就是...可能有股“土味”吧。

(1)“人无我有”法

此法源自USP理论(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即:“独特的销售主张”。该理论强调要发现商品独一无二的好处和效用,并有效地转化成广告传播的独特利益承诺、独特购买理由。

1961年,达彼思全球集团总裁罗塞尔•瑞夫斯,在他写的《实效的广告》一书中,最早提出了USP理论。

后来,他用这个理论给M&M写了一句广告语:melt in your mouth, not in your hand,这句slogan反映出M&M巧克力糖衣包装的独特USP,又暗示M&M巧克力口味好,以至于我们不愿意使巧克力在手上停留片刻。

堪称经典,以至于流传至今。

同时我觉得这句话的中文翻译也是6到日狗:不溶在手,只溶在口,没有这句神来之笔般的翻译,M&M这句slogan在中国的传播会逊色很多吧。

而我国的很多品牌,在发展初期都使用了这个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比如乐百氏:27层净化;

比如真功夫:营养还是蒸的好;

或者现如今互联网产品的一些slogan:

比如去哪儿:总有你要的低价;

比如秒拍之前的:10秒拍大片;

我觉得是一句很好的slogan。

(2)“我是一个人”法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生产力提高,带来商业繁荣,也带来产品激增的局面。本来独一无二的产品出现了同类竞争,且厮杀得厉害。

这意味着,营销狗必须想尽办法,让自家产品跟竞品区别开来。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在此时提出了伟大的——品牌形象论(Brand Image)。

他认为:“在产品功能利益点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时看重的是实质与心理利益之和,看重的是在使用这个产品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而形象化的品牌就是带来品牌的心理利益。”

关于品牌形象论,奥格威还有个著名的观点:

在广告教父的理论体系中,形象就是个性!一个品牌就像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个性,是这个形象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地位: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个理论运用在品牌slogan的创作方法中,就变成了诉求品牌主张/品牌价值观。人们最怕的就是价值观上的侵略。

你想想,当所有的运动鞋之间缺乏明显的实质差异时,

这时候有个品牌鼓励你:just do it(Nike

而有个品牌告诉你:Impossible is nothing(Adidas

而有个品牌劝告你:Always be yourself(Puma

而有个品牌说:I am what I am(Reebok

你当时正在跟朋友打赌:你会追到班上那个女神的!

这时候,你会觉得阿迪说出了你的心里话。

“太有共鸣了!好了,就你了!”

所以呢,当产品独特卖点不够独特的时候。

试着为品牌建立最有利的形象,塑造最清晰的个性,当消费者认可你的主张,他会成为你的宗教信徒。

(3)“内心放抽屉”法

读过《定位》的都知道,这个说的就是定位理论。

1981年,艾尔·里斯(Al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Trout)合作推出《定位》一书,提出了定位理论(positioning)

定位理论诞生的背景是到了1970年代,美国商业空前繁荣,商品同质化日渐严重,且商品的品类开始剧烈分化。

比如啤酒,继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按工艺可分为纯生啤酒、全麦芽啤酒、黑啤酒、干啤酒等;按酵母分可以分为顶部发酵(Ale 艾尔)和底部发酵(Lager 拉格)两大类;按原麦浓度可以分为低、中、高三种浓度啤酒。

定位理论强调需要创造心理差异、个性差异,主张从传播对象(消费者)角度出发,由外向内在传播对象心目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而且这个位置必须是别人还没有占有的。

所以定位也被称为进入消费者心智“第一层抽屉”的利器。

但具体如何进军心智,实现占位?写书的两位年轻的广告狗提出的基本方法是:发现或创建心理位置。

1)强调第一和唯一,最佳方式是第一个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建立第一的位置。

比如日本麒麟啤酒在进军台湾的时候,给自己的定位是“只萃取第一道麦汁 ”,从而实现了“一番榨”原麦啤酒的品类细分占位。

又比如,阿芙精油占位精油品类领导品牌,想让消费者买精油时,第一个想到阿芙。

2)如果没有第一的位置,可以通过与第一挂钩的方式,如比附定位,这样在人们记住第一的同时,还知道第二。

和第一形成强关联的例子:比如安飞士租车公司,千年老二就是干不过赫兹还一直赔钱。

这时候他们和第一形成强关联,“我们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一句经典品牌的slogan彪炳史册。在承认了自己是第二的定位后,第二年就开始挣钱了。

又比如我们现在喝的七喜,刚刚推出的时候,如何定位?他们的策略就是和当时汽水饮料第一品类“可乐”作关联。于是就采取了“非可乐”(Uncola)的定位战略,把“七喜”确定为可以替代可乐的一种饮料。

把一个新产品和用户心智用的第一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比附定位的高明之处。

(3)还有一个方法是给处在第一位置的品牌重新定位,让它让出位置,并使自己进入这个位置。

这个做法比较无耻和霸道了。

就是说如果已经在你的行业中已经出现了第一,那么你能做的就是“重新定位竞争对手”这一项了。

要么和第一形成关联,强行进入用户心智,要么就是寻找空挡或制造空档。

例如泰诺给阿司匹林的重新定位。阿司匹林是止痛界的王者,泰诺通过寻找空档找到了阿司匹林的弱点,一记“阿司匹林会损伤胃粘膜”的广告直接击中要害,把泰诺塑造成了用户心目中不伤胃粘膜止痛药的第一品类。

又比如经典的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当年可口可乐已然是可乐的代名词,百事作为新来者想要撕开市场,需要重新给第一定位。

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招,把可口可乐定位成了“老派的、过时的”品牌形象。于是他们主打“新一代的选择”瞄准年轻人市场。看看迈克尔·杰克逊给百事拍的这条经典广告。

(4)"制造反射弧"

这个方法其实在说一个关键词“洞察”(insight)。我们经常会说“消费者洞察”,“用户需求洞察”...

那究竟什么是洞察?有一本叫《洞见》书讲到了洞察。“找到同质化的需求点,挖掘场景下普遍的人性共性。”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找到特定场景下,大众的普遍痛点。

没有特定场景?那就制造场景。然后给出解决这个场景需求的最佳方案。

即释放出满足这个缺口的产品利益点。等于说,你需要为消费者挖一个坑,这个坑是潜在藏于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缺口,

只是消费者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但没有被捅破。

洞察,就是捅破这层窗纸的手指。

比如,最经典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制造了一个预防上火的场景需求;

又比如,“困了累了喝红牛”,制造了一个疲乏状态下需要打鸡血的场景需求;

再比如,“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制造了用脑过度的脑力劳动者需要补脑的场景需求。

制造出的场景需求,让消费者每次看到这个场景,就自然联想到能够为他解决这个需求的产品/品牌,最后形成了“反射弧”。

(5)“立flag”法

这是个大杀器!这里说的其实是从品牌愿景为切入点的品牌slogan。

什么是品牌愿景?指一个品牌为自己确定的未来蓝图和终极目标,向人们明确的告知品牌今天代表什么?明天代表什么?

所以呢,这是品牌立flag的一种方式。

把品牌想要达成的一个远大的理想,期望为消费者、甚至为社会公众完成的承诺,以品牌slogan的形式呈现出来。

圣经上说:“Where there is no Vision,the People perish”(哪里没有愿景,人们即将灭亡)、可见“品牌愿景”的重要意义。

比如:

飞利浦:Let's make things better(让我们做得更好)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Consider it done(使命必达)

沃尔玛: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

IBM: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还有,模仿IBM的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最后一个例子。小米之前的品牌slogan是:为发烧而生。那是当小米只有手机这一业务的时候说的。

而今,小米已经从手机这个单一的业务,延伸出手环、电子秤、机器人、电视机等产品,

原来的品牌slogan已经不能满足与业务发展现状,所以,小米干脆换了品牌slogan

用一句品牌愿景表达企业使命:小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

名为“抽奖营销”的宣传模式不仅好用,还十分简单,俨然成为了营销中备受看好的活动之选。推荐人人秀定时抽奖H5插件,三分钟就可以打造出一个精美的抽奖H5页面!


人人秀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rx.cn/content-uo4y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