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的故事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刘洁妍
发布时间:2021-06-07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纪念建档100周年,纪念红岩革命烈士,纪念小萝卜头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小萝卜头的故事
  • 1941年,宋振中出生于江苏。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就随父母被带进监狱,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七八岁的小萝卜头却像个四五岁般的孩子,所以大家亲切的叫他“小萝卜头”。
    1949年,小萝卜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歌乐山,年仅八岁的小萝卜头是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

  •                母入狱

    小萝卜头的父亲叫宋绮云,与母亲徐林侠都是中国共产党员。其父被捕后,徐林侠长途步行到西安,四处打听丈夫的下落。看着徐林侠到处奔走,特务们又故技重施,抓捕母子两人。尚在襁褓的小萝卜头和母亲一起被关进了白公馆。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宋振中长得细胳膊细腿皮包着骨头,小小的身躯顶着大大的脑袋,狱友们怜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 中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         党组织的小交通员

    小萝卜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成为牢狱中党组织的小小交通员,为党组织做了不少工作。根据史料记载,小萝卜头转到白公馆监狱后不久,就结识了同样被囚禁于此的陈然。在了解了陈然同志的经历后,小萝卜头帮助他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并把黄显声将军摘录的消息提供给他,由他进行简单编发后,再由小萝卜头把这些写有消息的小纸片送到各个牢房。这些小纸片也被狱友们亲切地称为“狱中挺进报”,它们的存在使坚持狱中斗争的同志们受到了极大地鼓舞。
  • 中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               监狱成长

    虽然在襁褓中就不幸被捕,但母亲却从不忽视对儿子的教育,她常常给年幼的小萝卜头讲革命故事,小萝卜头从小就拥有了正确的善恶是非观念。
  • 中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                 手攥铅笔

    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重庆解放后,当小萝卜头的遗骸被发现时,他的两只小手死死的握在胸前。里面握着的,是狱中的老师送给他的那一小截铅笔。
  • 中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 这个不到九岁,头大身子小的孩子,一生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不知道真正的糖是什么样,却可以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共青团中央评)

    为狱中的难友送面条,散发“狱中挺进报”,让革命之火在狱中燎原......他们一家三口不仅用生命捍卫革命理想,也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力量。 (《重庆日报》评)

  • 小萝卜头宋振中雕像
    1989年6月,新中国建国四十周年前夕,上海首座“小萝卜头”宋振中雕像在海伦路上,当时的儿童公园,(现为爱思公园)诞生。

    小萝卜头纪念馆
    2005年,小萝卜头纪念馆,在小萝卜头家乡江苏八路镇岠山脚下建成。主展厅共展示记录“小萝卜头”和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事迹的照片200余幅及部分实物。
  • 纪录片《小萝卜头》

    全片系统还原小萝卜头一家的革命踪迹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在6.1儿童节之际,纪念这位“永远的小朋友”。


    音乐剧《小萝卜头》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由云南艺术学院出品,云南艺术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和元动剧团联合创作打造的大型音乐剧作品《小萝卜头》于2019年9月28日晚8点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拉开帷幕。

  • 拆礼盒
  •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烈士陵园
  • 组长:刘洁妍

    组员:熊婧楠,陈香君

  • 团队:
  • 参考材料:

  • 文字:《人民日报》评,共青  团中央评,中国江苏网,中国政府网,人民网


    音乐:《红旗颂》吕其明


    图片:渣滓洞白公馆,中国江苏网,中国政府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