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不一样的二十四节气-婷婷慧学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唱道(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8-23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和大自然做朋友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第八课
  •  上滑进入课程 
  • 签到打卡
  • 课后小测试
  • 分段音频课程
  • 完整音频
  • 立是开始建立的意思,夏表示大,意思到了夏天,植物就开始拔节长大,进入了快速生长期。
    大家穿红色是在表达祈求丰收的愿望,希望庄稼在夏天都生长茂盛。举行完仪式,皇帝还会发公文,让官员督促大家要好好种庄稼,要注意浇水施肥。
  • 迎接夏天:古代每到立夏,皇上都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面迎接夏天。大家会穿上大红色的衣服,就连身上的玉佩和马车上飘的旗子都是红色的。

  • 立夏宴席:一场叫“饯春”,另一场叫“尝新”,分别是送别春天和品尝夏季新鲜的美味。
  • 立夏称人:立夏这一天有一项传统习俗就是称体重,人们会支起一杆大秤,大家轮流去称重,边称还边说着吉祥话。称体重的寓意是让我们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并且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的运气。
  • 斗蛋:古人觉得,立夏来临的这一天,吃了鸡蛋之后心气精神就不会亏损,身体会更加健康。家里的长辈都会给自己的孩子煮一颗鸡蛋,然后装在网兜里,挂在他们胸前,带到私塾里。

  • 吃之前呢,可以先和别人的鸡蛋比试一下,谁的蛋壳没破,就赢了。大家还会在自己的鸡蛋上,发挥创意,画上好看的图案,你们也可以试试哦。


  • 立夏三候,分别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一种叫蝼蝈的小虫子开始鸣叫起来。

  • 会在土地下钻来钻去,给农田松松土。

  • 大自然非常有创意,每个季节、每个节气、每一候都有新的景象。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就能收获很多惊喜。



  • 最后,有一种叫王瓜的植物就要发芽了,它成熟后会变红。


  • 唐朝有一位叫做高骈的诗人,写过一首《山亭夏日》,意思是夏天到了,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浓浓的绿荫遮蔽了阳光。亭台楼阁倒映在池塘里,屋子里的帘子跟随微风摆动,院子里的蔷薇也飘来了一阵阵的清香。



  • 俗话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老百姓的忙碌就和这“三车”有关,三车中第一种车,是古时候用来灌溉农田的水车。老百姓通过它可以把水引到农田里。现在农作物进入生长成熟期了,特别需要水分。

  • 其他两种车,一个叫做“油车”,一个叫做“丝车”。这时候虽然小麦才开始饱满,不过田里的油菜已经成熟了,老百姓把油菜收割回来后,取出油菜籽,借助“油车”,把油菜籽炸成油。丝车是用来缫丝的工具,可以把蚕丝从蚕茧里抽出来。


  • 相传黄帝战胜了蚩尤之后,建立了部落联盟,有一天他召集大臣,对他们说:以前我们总是打仗,没有心思管理生产,也没精力制作生活用具,缝制衣服。现在战争结束了,这些事情我们都要做起来了。现在我来分工,制造工具、种植五谷,这些事情就由我来负责了,至于缝制衣服,就由嫘祖来负责吧!

  • 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她美丽善良又能干,一口答应下来。慢慢地,部落里的人都有衣服穿了,有的是树皮做的,有的是动物毛皮做的。可嫘祖却累到了,什么也吃不下,时间长了,嫘祖越来越虚弱,大家都很着急。
    侍女们决定上山为嫘祖找一些甜美的果子,她们爬上了山,走了好久,最好来到了一片桑树林,桑树上结满了白色的果子,侍女们摘了很多回去。可是放进嘴巴一尝才发现,这种果子既咬不动也没有味道。这时候,有个大臣就给她们出主意了:咬不动,就放进水里煮一煮嘛,这样就能煮软了。

  • 于是侍女们就把这些小白果放进锅里煮了起来,一边煮一边用木棍搅动,搅了一会儿后拿起来一看,发现棍子上缠了很多像白头发一样的丝线。侍女们都觉得很奇怪,嫘祖看了看这些丝线,非常高兴地说:“如果用这些东西来做衣服,不是比树皮穿在身上要舒服得多吗?”


  • 第二天嫘母去了那片桑树林,她发现原来这些小白果并不是桑树上结出来的,而是白色的小虫子吐出来的丝结成的。她给这些白色的小虫子取名为蚕,给小白果取名为茧。从此以后,嫘祖就带领大家开始养蚕缫丝织布做衣服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反映出我们先祖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探索精神。一开始大家是把蚕茧放进热水中煮过之后,再挑出丝线来,后来发明出了丝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大概在每年阳历5月的20日到22日来到,汉字“满”最早的意思,是指水装在容器里,快要漫出来了,后来也延伸为饱满的意思。所以“小满”的意思就是麦粒虽然还没有成熟,但已经开始饱满起来了。
  • “一候苦菜秀”,苦菜是一种野菜,它会开出黄色的小花,诗经中曾写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小满之后正是苦菜茂盛的时候,它可以用来做菜,还能入药,可以清热解毒。

  • 这时候虽然苦菜长得很好,但是由于气候越来越炎热,有一种喜阴的植物,叫做靡草,它忍受不了炎热,渐渐枯萎了,这就是“二候靡草死”。三候是“麦秋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是麦子是在夏天成熟的,所以小满之后就到了麦子的“秋天”啦。


  • 《五绝·小满》:《五绝·小满》是宋代诗人欧阳修描写小满节气的风景诗,意思是夜莺站在绿柳上歌唱,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万里长空,这时候虽然百花都开始凋落了,但是麦子已经开始渐渐饱满了,在风中轻轻摇摆。



  • 人们常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到了农历四月的小满节气,万事万物都开始逐渐盈满起来了,知道这一点很重要,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万事万物都有度,物盛则衰是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我们一起去观察一下自然界的变化,等待下一个节气的到来吧!

  • 麦芒,是从麦子的叶子进化来的,它尖尖细细的,既可以防止麦子被小动物伤害,防止小昆虫在上面产卵,还可以帮助小麦储存水分,有了麦芒,农民伯伯才会有大丰收哦。

    《时雨》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小满节气时描写的一首诗,意思是一场及时雨过后,农民伯伯们正忙着插秧呢,家家户户都飘着麦饭的香味。竖起耳朵,你还能听到采菱的歌声。麦饭就是用收获回来的大麦粒和豆子煮的饭。


  • 安苗习俗: 安苗是芒种时期的一项农事风俗活动,这时候各家都已经种完了水稻,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秋天能有好的收成,人们会用面捏出农作物、家禽、家畜、瓜果蔬菜的形状,再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的供品,祈求禾苗能平安地长大。

  • 芒种到了,小动物们也会用他们的方式向我们传递消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会看见草丛间,多了螳螂的身影,它们会用绿色的衣裳伪装自己。
    喜欢阴凉的伯劳鸟也开始出现在枝头,不停鸣叫,告诉我们芒种时节容易下雨,天气可能会突然变冷,平时要注意避雨防寒哦。
    和伯劳鸟的活跃不同,擅长模仿其它鸟儿叫声的反舌鸟,这个时节停止了鸣叫,这段时间实在是太潮湿闷热啦,春天才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这就是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  上滑进入测试 
  • 课后小测试
  • 答题
  • 代言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