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非遗·茶亭十番音乐
十番音乐是福建省福州和闽西客家流传的一种传统器乐演奏曲,自清朝道光中期就开始流传,曲调来源大体上可分为曲牌、小调、哗牌以及一些流行歌曲,流传至今的曲调有《五凤吟》、《秦楼月》等21首。由于该音乐是口传心授,没有形成书面资料,加上当地人大多外出经商,十番音乐将面临失传的困境。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亭十番音乐
级别:|国家第一批||省级第一批||市级|
区域:|福州|
类别:|传统音乐|
茶亭十番音乐发源于福州著名的手工艺街——茶亭街,在民间广泛流传近300年。清时已具规模,主要乐器有笛子、逗管、椰胡、去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
10种,后又加入笙、木鱼等。音乐旋律独特,不仅吸收本地民间小调、地方戏曲唱腔的元素,又兼有岭南音乐的韵味。节奏明快、情感跌宕起伏,对比强烈。
据传,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在福州市区南校场就有“十番”赛会,演奏福、禄、寿、喜等各种曲牌,在八闽十邑流传。这个时期,它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民乐,其乐器有笛、管、笙、椰胡、大小锣、大小钹、云锣、狼丈、木鱼、檀板、清鼓等13种,后加入丝竹管乐。
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它位于台江区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艺街。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词》描写十番的诗里曾记载道:"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这些诗句足以体现当时十番音乐在福州民间热闹、欢乐的盛况。并记载了福州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极具规模,流行于福州城。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十番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后继乏人急需保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十番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弘扬传承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其价值己远远超出了音乐学范畴,它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学、民俗学、文化比较学、文化传播学、种族人口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都是一笔不可低估的具有探究、保留价值的财富。
福建省艺术馆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福建交通广播FM100.7
用声音 遇见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