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荆校长文章罗老师学习笔记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学历提升罗先亮老师
发布时间:2020-03-19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2020春内江电大招生还在进行,为加深学员了解,发国家开放大学荆校长文章罗老师学习笔记供学员参考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文章出处:https://mp.weixin.qq.com/s/Yl0erTEbG4O5exiJv_RnTA 国开大荆德刚.2020.基于终身教育视域的开放大学新使命.中国远程教育(3):1-4.

  • 内江电大2020年春季招生第二批次4月8日期结束,请尽快联系罗老师,13309053383!
    祝贺第一批次同学的学籍已生成。
  • 为加深同学们对国家开放大学的了解,现发内江电大罗老师学习国开大荆校长的文章摘要,让广大学员对国家开放大学有更深入了解!明白电大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增强电大人的自信!
  •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教育的新要求:

    国家开放大学的新使命
  • 40年来,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解决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两代人的学历补偿问题,走出了“先进传播手段+名师名教”的成功之路,形成了“敬学广惠、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开发了改革开放所需的人力资源,积累了低成本、高效益举办高等教育的中国经验,探索了穷国办大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
  • 正如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所说:“不要看不起电大,电大所起的作用是你们普通高校所起不到的。”
  •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 开放大学的前身广播电视大学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成立的
  • 40年来,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不断壮大,砥砺前行,继而转型发展。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40年来学历教育共招生2,050万人,毕业1,512万人,不论是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全国高等教育相应规模的10%以上。专业建设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目前已开设专业和专业方向238个,涵盖了理、工、农、医、文、管、经、法等10个学科门类。办学形式由单一到灵活,教学方式兼顾线上线下,教育类型涵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人群覆盖青年和中老年;服务范围由点到面,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西部边陲到军营战舰。可以说,祖国的领土多辽阔,我们的教室就多宽广,真正实现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
    “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
  •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人民日报,2019)。这是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为开放大学指明的方向。开放大学办学具有适合人数多、分布范围广、办学形式活、专业设置全、办学效益好等特点。开放大学办好了,既是国民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又是对有围墙的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更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有力抓手。可以说,办好开放大学是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教育的“压舱石”,是一个“小投入、大产出”、事半功倍的智慧之举。
  • 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教育的压舱石使命
  • 要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只有循规蹈矩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只有有围墙的课堂教育是不完整的,还要有没有围墙的空中教育、网络教育。而开放大学正是致力于网络教育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学生有青少年、中青年还有老年人,可以不脱产、半脱产,可以学技能、享乐趣,可以在国内、在国外,既灵活,又便捷,其构建的是“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人民日报,2016),价值追求是“来到开放大学总有一门课程适合您”。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大学是构建更加开放灵活教育体系的“定盘星”
  • 开放大学是构建更加开放灵活教育体系的“定盘星”

  • 全民终身学习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民群众和谐向上的最大源泉。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标志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办学40年来,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正是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鼓励人民群众加强学习、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学习。同时,不断改进信息传播手段,加速推进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六网融通”的办学特色,使得“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可能。展望未来,在国家的强力推动和开放大学持之以恒的努力下,通过网络教育和空中课堂,在“十几亿中国人身边,必然搭建起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学习型社会”
  • 学习型社会的加速器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