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非遗·锦歌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福建交通广播
发布时间:2016-09-23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福建声音博物馆——用声音,遇见福建。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漳州锦歌历史悠久,为福建五大曲种之一,源自明末清初,是闽南语系中以漳州腔演唱的民间曲艺,与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姐妹艺术之花。它植根于民间大众之中,曲调优美流畅,唱词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锦歌善于描绘风土、人物,衍生出台湾歌仔戏和闽南歌仔戏,也派生出闽南语通俗歌曲,流行于世界各地。

    • 锦歌

      级别:|国家第一批||省级第一批||市级|

      区域:|漳州|

      类别:|曲艺|



    • 2006年5月20日,锦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是福建省闽南地区传统民间曲艺之一,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和南洋诸岛华人聚居地等。据地方史志记载,锦歌是宋、元年代福建闽南地区性民歌、民谣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戏曲、南曲、南词的养分,经过民间艺人揉融而成,流传于福建闽南广大农村地区。

    • 锦歌原名杂锦歌,是在闽南歌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行于福建漳州、厦门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在闽南,锦歌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演唱形式。早期是农村逢年过节时的业余自娱。后民间艺人不断创新,登上舞台。但在民间仍保留村落、街头演唱形式。锦歌音乐曲调有杂碎仔、杂念仔、五空仔、四空仔、花调仔、杂歌等,共三大类。锦歌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十八节:《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贞》、《高文举》等。

    • 锦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月琴、二弦、三弦、渔鼓、小竹板、双铃。

    • 王素华
      漳州国家级非遗曲艺类传承人

    • 福建省艺术馆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福建交通广播FM100.7

    • 用声音 遇见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