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非遗·南词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福建交通广播
发布时间:2016-09-25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福建声音博物馆——用声音,遇见福建。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南词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有曲调之意,与宋、元南曲相比,已是名同实异;南词是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者三、五人至十余人不等,各操扬琴、三弦、琵琶、笙、苏笛、壳胡以及大锣、大钹、词钹、渔鼓等乐器,边奏边唱,大多以昆曲戏文为主,其律柔美优雅,婉转动听。后来,为了使典雅的昆曲文词变得通俗易懂,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以适应城乡中下层广大听众的口味。

    • 南词

      级别:|省级|

      区域:|南平||三明|

      类别:|传统戏剧||曲艺|



    • 南词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有曲调之意,与宋、元南曲相比,已是名同实异;曲体为西安鼓乐所独有,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多牌慢板序曲,由《得胜令》、《宦门子》、《贺圣朝》、《迎仙客》、《大圣朝》、五个曲牌组成;后部分为南词,为曲牌联章体,其间有专用的“过拍鼓”作连接过渡。南词是坐乐套曲的中心部分,有八章,各乐社曾同名而曲异,曲目有《六调得盛令》、《瓦盆子》、《大红袍》、《三台令》、《夜行船》等。

    • 南词在18世纪后期传入南平,刚刚传入时即出现过著名的活动班社"静逸轩",至今已历二百多年,传人有9代之多,艺术传统相当深厚,艺术生命力十分顽强。但是,南平南词在今天的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后继乏人,困难重重,急需加以扶持和保护。

    • 在福建南平市还流传着南词剧团,南平南词一般认为是江南的南词于清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南平之后逐渐与当地的民歌小调融合发展而成。南平南词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执不同乐器列坐周围,按照不同的行当轮递配合说唱。

    • 民国初期,将乐南词盛行,并逐渐在舞台化妆演唱。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和富贵人家喜庆寿诞中必唱南词。曲会讲究,挂桌帘,摆香案,掌鼓板者坐上正中,主唱者依次分坐两边,各执乐器,按生、旦、净、末、丑行当扮唱。演唱内容多为折子戏或戏剧片断。

    • 南词是将乐主要地方戏曲之一。据考,它源于江苏省苏州,原系一种坐唱曲艺。清代中期从浙江传入将乐,后广泛流传。县内城乡组建班社坐唱戏文,演唱者5-10人不等。在长期演唱实践中,此曲艺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吸收民歌小调之精华,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闽北将乐南词

    • 将乐南词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句。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乐器使用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曾、笙、镜锣、铜钹、渔鼓等。


      80年代后,随着新文化品种不断增加,南词演唱越来越少,文艺晚会偶尔有一二个南词小节目,质量也不高。目 前,县内收存南词传统曲目有《断桥相会》、《合钵收妖》、《芦林相会》、《昭君和番》等“四大曲王”和其他剧目及折子戏、小戏等18本。


    • 福建省艺术馆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福建交通广播FM100.7

    • 用声音 遇见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