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幸运luckystar传媒公司
发布时间:2021-01-02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关于《公众舆论》这本书的介绍。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粒子开屏
  • 传播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 新闻和传播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

  • 沃尔特·李普曼 [公众舆论]

  •   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他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   

  •   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1889年9月23日~1974年12月14日)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著有《新闻与自由》、《舆论学》等,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问世以后,得到了美国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  

  • 特效按钮
  •   本书是新闻和传播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面世至今已译成几十种文字,而中文版译本则是首次出版。本书成书较早,它首次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什么是舆论?它是如何形成的?具功能如何?能达到何种强度,又能造成何种后果?作为其主体的公众是谁?公众舆论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是如何传播的?在什么条件下能形成独立的力量?对这些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的睿智的见解是本书的影响力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它们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  
  • 《公众舆论》是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沃尔特·李普曼。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对公众舆论的研究,是新闻和传播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面世至今已译成几十种文字

  •   你可能会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但你却很难作出回答。然而,它们将会提醒你隔在事件和谈论事件的舆论之间的那种距离。而提醒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 第二部分 审查与保密

  •   追溯既往就可以看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地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牢牢记住我们当下采取行动时所依据的新年会比较困难,但在论及其他民族和其他时代的时候,我们却会自以为很容易地就能看出,他们一本正经置身其中的那个时代是多么荒诞不经。
  • 第一部分 导论

  •   感情是直接的,就蕴含于自身,这就是事情的核心真相。
  • 第四部分 兴趣

  •   成见的表现形式并不是中立的。它不仅是用井井有条的方式替代现实的庞杂喧嚣的混乱状态。它不仅是一条捷径。它是所有这切,甚至更多。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因此,成见充满了被它们所吸纳的情感。它们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
  • 第三部分 成见

  • 恐怖虽然巨大,却不是无所不在。有腐败,也有廉洁。有混乱,也有奇迹。有弥天大谎,也有人在决心揭露谎言。这不是判断,只是一种情绪——如果人们否认有些人一直在这样做,而更多的人,最终会有足够多的人可能会这样做的话。你可以对从未存在过的东西感到绝望。你可以对有人会长出三个脑袋不抱希望,尽管萧伯纳先生即使对此也不愿绝望。但是你不能对人类已经表现出的品德所带来的前景感到绝望。
  • 第六部分 民主的形象

  •   摧毁偏见绝非易事,因其与我们的自尊紧密相连;可一旦挺过了最初的疼痛,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便能够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解脱,获得一种高贵的自豪感。
  • 第五部分 公意的形成

  •   知识未必来自良心,而是来自良心所对应的环境。当人们根据情报原则行事时,就会走出去找寻事实,形成自己的智慧。当人们无视这一原则时,他们便缩进了自我,找到的也只是近在咫尺的东西。他们不是在增长知识,而是在扩大偏见。
  • 第八部分 有机化情报

  •   这再次反映了民主的凹面性。没有必要人为地获取已被感到存在的信息。信息应当自然而然来到我们面前,就是说,应当是无偿的,或者出自公民内心,或者免费来自报纸。公民付钱打电话、乘火车、开汽车、消闲娱乐,却不舍得付钱得到新闻。
  • 第七部分 报纸

  •   “舆论”这个东西有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味道,触摸不着又无处不在。恰如王安忆《长恨歌》中所描写的,像无声的电波,在上空交叉穿行;像无形的浮云,笼罩着全城,而且会酿就一场是非的雨,是那种纠缠的、绵密细软的、飘飘洒洒霉透每个石库门角落的黄梅雨。美国看来也不例外,否则李普曼也不会说:“一般都认为,存在着一种叫做‘公众舆论’的力量乃是理所当然的。”可也正是这个“理所当然”,使得舆论变成不必言说都能意会。至于其所产生的根源,关于它的发展过程,却反而少有深究。这实在让李普曼按捺不住,挺身而出,在1922 年写了一本叫《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的书,不料一时洛阳纸贵,而且至今余威犹在,影响未消。
  • —— 时代周刊

  • “他们的摩西,他们的自由主义的伟大       倡导者。”

  • 微信对话
  •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 这部小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等。

    1994年改编成电影《活着》由张艺谋执导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奖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等。
  • 答题
  • 擦一擦
  •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