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非遗·莆仙十音八乐
莆仙十音八乐既是莆田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民间说唱曲种,又是器乐演奏的乐种。2014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申报的莆仙十音八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十音八乐
级别:|国家第四批||省级第四批||市级|
区域:|莆田|
类别:|传统音乐|
“十音”又称“十番”,是一种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用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分为“文十音”与“武十音”两种。
“八乐”是一种较古老的民间俗乐。
“八乐”是以“十音”为基础,加进唢呐和锣、鼓、钹等打击乐,但不用云锣,其中有掌鼓一人,大小钹各一人,大小锣各一人,大吹二人,除了打击乐器外,另配有八人组成的管弦乐器伴奏队,故称“八乐”。
- 伬胡
- 月盒胡
传统八乐的演奏一般由8至10人组成,所用的乐器,有四胡、老胡、三弦、八角琴、笛子、韵锣等。演奏的主要曲牌有《驻云飞》《大且喜》《风和子》《风入松》等。民间每逢迎神赛会、婚丧喜庆,都请古店八乐班去演奏,大大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
林开树作为“莆仙十音八乐”第三批省级遗产传承人,先后带头或协助,组建了八乐班、
“古店八乐”传习所和郊尾社区“十音八乐队”,截至2016年已培养出200余名后继人才。
为了让“古店八乐”在新时期传递正能量,林开树还自编《计划生育是国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科学发展观》等节目,以八乐形式在全县演出。
福建省艺术馆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福建交通广播FM100.7
用声音 遇见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