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非遗·闽南童谣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福建交通广播
发布时间:2016-09-27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福建声音博物馆——用声音,遇见福建。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汉族儿童歌谣,它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的居住地。闽南童谣是闽南歌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闽南童谣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童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儿童的知识。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闽南童谣

      级别:|国家第二批||省级第二批||市级|

      区域:|厦门|

      类别:|民间文学|



    • 闽南童谣大多是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的。闽南话童谣从内容可分为时政、育儿、游戏、动物、植物、知识、民俗、趣味等类。从形式上分,有摇篮曲、叙述式、问答歌、连锁调、谜语、绕口令等形式。从表演上看大体有念谣、唱谣、戏谣、舞谣等种。


    •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它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的居住地。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语等,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因此,闽南童谣是老百姓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





















    • 由于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传唱,方言的流失和危机也使得童谣渐渐远离了闽南儿童。加强闽南童谣的保护和传承,让世人,让台湾同胞了解闽南童谣的根在大陆闽南,刻不容缓。










      21世纪初,厦门市在抢救和保护闽南童谣方面,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举办闽南童谣表演比赛,在校园内推广闽南文化等。还制定实施了闽南童谣保护的“五年计划”。
























    • 福建省艺术馆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福建交通广播FM100.7

    • 用声音 遇见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