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函】2017 MEC技术与产业发展峰会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1375979
发布时间:2017-03-21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雷达扫描
  • 为5G探路
  • 为业务增彩
  • INVITATION
  • 时间:2017年4月27日
    地点:北京市亮马河会议中心
    主办:人民邮电出版社
    协办:中国移动研究院
    承办:通信世界全媒体平台

  • 2017MEC技术与产业发展峰会
  • 技术与产业发展峰会
  • 从2G到4G,移动网络一直在向减少业务处理环节、实现架构扁平化的方向发展。但目前的网络架构还不能完全应付低时延、大带宽的各类业务,尤其是高清视频和VR的普及,对网络实验要求更为苛刻,5G甚至提出1ms端到端实验的业务目标,以支持车联网、工业控制等业务的要求。





    要想让移动网络更好地处理低时延/高带宽业务,目前更可行的方法就是将网络功能和业务处理功能下沉到靠近接入网的边缘,以减少中间层级。同时,视频等业务缓存在接入侧边缘的节点,更可为运营商节省大量的传输,大流量时代的内容本地化成为了必然
  • 背景
  • 此前,国际标准组织ETSI提出的MEC(Mobile Edge Co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是基于5G演进架构,将基站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一种技术。



    经过几年的推进,目前业界已经形成共识:MEC将是建设5G网络边缘云的普遍模式,产业链也纷纷加速MEC推进,促使这一技术在2015-2016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应用于运营商的多个实际项目中,大大提高了在线用户的业务体验。



    2017年,移动网络向5G演进的速度进一步加快,MEC将在大流量业务的普及下发挥更多价值,降低核心网压力,提升接入网的能力与价值。



    围绕MEC的需求与进展、技术特点与产业合作,继2016年首届MEC技术论坛之后,通信世界全媒体将聚合运营商、研究机构与产业链举办新一届MEC峰会,共议MEC发展之关键。

  • 背景
  • 大流量内容“本地化”的关键
  • MEC如何让网络更适应行业定制需求?
  • 挖掘杀手级应用,探索MEC的商业模式
  • MEC与物联网的整合应用
  • 面向超低时延需求网络如何优化?
  • MEC机遇下的多方合作
  • 从扁平到边缘,面向5G的网络架构演进
  • MEC的部署场景与试点总结
  • 议题
  • 东软、软通动力等企业代表
    OTT企业代表
  • 江苏移动MEC项目专家
    诺基亚、华为、中兴、爱立信、高通、英特尔、大唐、迈络思、凌华科技达等相关企业代表
  • 中国移动研究院技术专家
    中国联通网研院技术专家
    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专家
  •  国际标准化组织代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
    -
  • 陆续邀请中
  • 朱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标准所
  • 储林波
    中兴通讯FDD产品规划总工
  • 张楠
    华为中国运营商Marketing部总工
  • 张健
    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大中华区移动宽带解决方案部
  • 张新生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 黄宇红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
  • 2016年与会嘉宾
  • 陈思仁
    英特尔平台解决方案架构师
  • 杨光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战略高级分析师

  • 李福昌博士
    中国联通网研院无线技术研究部高级专家
  • 陈洁
    大唐移动公网产品线副总工
  • 吕威
    Relay2中国区总经理
  • 杨峰义
    中国电信无线创新中心副主任
  • 2016年与会嘉宾
  • 微信号:
    174455367
  • 扫描二维码关注
    “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 《通信世界》杂志副主编
  • 黄海峰
  • 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