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时代的曙光:吉林电视台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Azrael
发布时间:2016-11-09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今日风光— —
  • 系列连载之
  • 《长春新民大街》
  • 传播新时代的曙光:
    吉林省电视台
  •       从“顺天大街”到“新民大街”,这绝非只是一个名字的简单变迁。从所谓的“宫廷大街”到如今变成了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历史的血液却依然流淌在每一寸砖瓦之中,伴随着新中国的崛起,这里逐渐变成了一条新生的历史文化名街。

  •       1983年,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制定了对未来广播电视事业影响深远的大政方针“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         当时的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仅有一个80平方米的录音室,只能录制小型合唱和十几人的乐队演奏,电视节目的录制和更大型晚会的编排几乎无法完成。所以长春急需一个更大型、更加现代化的广播电视中心来满足宣传工作和大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         1988年,吉林省广播中心楼设计应运而生,并将选址确定在新民大街西侧的吉林省彩电中心院内。选址确定在此有两个考虑,一是原省彩电中心已经配有配套工程,可以节省出更多的财政预算用以服务民生。第二,当时的选址是在伪满交通部旧址(现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伪满经济部旧址(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二部)之间,在两栋曾挂着“五族共和”旗帜的奴役大楼之间,诞生了一个为人民播报的新的广播电视台,也象征着人民真正从被统治的残垣断壁中迸发出新的活力。病树前头万木春,吹响了新的时代号角。
  •      广播电视大厦楼高19层,占地面积2046.54平米,建筑面积13390.36平米。演播区与大楼同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984.42平米,建筑面积4732.59平米,并于1988年10月投入使用。而原省广电局办公楼(现吉视传媒),建筑面积5700平米。
  • 委员:郝丽萍  秦岩   张占铎  曹广彬
    主编:吕钦文
    副主编:周大勇  王新英
    发布:长春旅游(ccslyj)
  •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长春新民大街
  • 策划:长春市旅游局
               长春市旅游协会
    编委会主任:邵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