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年冬季道谦国学堂团拜游学会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何小静
发布时间:2017-12-20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二零一七年冬季道谦国学堂团拜游学会
  • 历史上真正的集大成者无不是经历了千磨万难,千辛万苦才成长为大才的。如:孔子周游列国饱受磨难,退而著书立说自成一家;屈原行吟于汨罗江畔,遂成悲愤之作《离骚》;徐霞客走遍三山五岳著成《徐霞客游记》……英国的毛姆、美国的海明威,当代作家三毛,哪一个不是在行走中和读万卷书结合、创作出真正的精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但要学习圣人读书学习法,还要亲身去感受中华文化精髓带给我们的震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以致用。
  • 游学车队
    整装待发!!!
  •     晴空万里,热情洋溢,一路欢歌笑语。12月16日上午,我们驱车来到望丛祠。
  •      进门迎面是一堵高约一丈的红色照壁,照壁上有三个石刻涂金大字:望丛祠。据说,这三个大字为辛亥革命志士但懋(mào)辛手书

  •     进门看到的就是望丛二帝的塑像。上悬一匾:饮和食德,这四个字也是有典故的,一者“饮和”语出《庄子·则阳》:“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二者“食德”语出《周易·讼》:“六三,食旧德”。意思是说,给人吃喝后感觉到自在、享受和快乐,享受到先人的德泽。果然不愧为有贤德仁爱的帝王啊。
  •     望丛帝塑像背后的这个图案,是蜀王印。据说,这个蜀王印是根据1980年在新都马家场一座战国时期的蜀王墓中出土的一件石刻制作的。从整个印的图纹来看,上是朱雀,下是玄武,左是青龙,右是白虎,中间下部是垒,全是象形文。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件石刻是氏族的标志,可能就是蜀王印,是古蜀国王权的象征。
  • 来到陵园内,道谦国学堂的师生们及家长们先后拜谒“望帝之陵”、“丛帝之陵”,缅怀这两位蜀国的先祖。前来拜祭的人们络绎不绝,师生们秩序井然,跟随着解说员的脚步漫游在这千年古陵内。
  •     在博物馆内,跟着导游员的讲解,师生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古蜀文明的昌盛。
  •     作为古蜀故都和成都平原腹心之地的郫县,在汉代还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这里,孕育了著名的西汉大儒扬雄、刚正不阿的大司空何武、智慧大师严君平等。考古发现,汉代遗址和墓葬,遍及郫县各个乡镇,而且,郫县出土的汉代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考古价值。同时在位于丛帝陵北面子规园内的听鹃楼,也是望丛大华玉器博物馆,那里有许多历史的遗物可供参观。
  •    

        下图是位于丛帝陵北面子规园内的听鹃楼,也是望丛大华玉器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一览望丛祠由古今的各种珍贵古物,在这里你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旖旎情思。
        道谦国学堂师生们集体吟诵了李商隐的《锦瑟》。

  •     传说望帝传位后,归隐深山,化作杜鹃鸟,每年二月杜鹃花开时飞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农夫赶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鲜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郫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
  •     游览结束后,师生和家长们组织了拔河、两人三足、穿衣服等亲子互动游戏。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
  •     午时,为学堂小朋友黄祁睿同学举行了传统生日礼仪式。
        一个传统的生日礼活动,一规一矩、一拜一敬间让父母感受到了尊重,也让我们年轻人明白到孝道的慎重与庄严。
  •     午后,道谦国学堂师生们表演了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现场的家长们也踊跃的参与了进来,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      伴随着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文艺汇演走近尾声。
  • 游学活动到此结束,谢谢观赏!
  • 温馨提示:2017年12月31日之前报名会有精美礼品奉送哦!!!!!!
  • 招生火热进行中!
  • 全日制走读班:混龄班三十人一班,每周上课五天,寒暑假各休息一个月,其他按国家法定节日。每学期五个月。
    (8000元/期)
    国学培训班: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18:00~20:00。
    周末班:每周六日,09:00~11:00,下午15:00~17:00。
    书法班:每周二和周五,下午18: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