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鄂尔多斯 做最美交通人(十八)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冰尧冰尧Carol
发布时间:2016-07-30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养路人的“匠心”精神——记杭锦旗工区呼和木独公路管理站刘有刚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最美交通人
  • 杭锦旗工区呼和木独公路管理站刘有刚
  • 养路人匠心精神
  • “匠人”
  • 是对手艺人的一种尊称。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并为此不厌其烦,但求做到精益求精。
  • 只有距离很近的时候,才能看到刘有刚手上的皱纹。42岁的他动作灵活,脸上的线条分明而硬朗,精神抖擞,对,像一个军人。当他穿起橙色的工作服,疾步走在S24公路上时,他的身体就像手中铁锹一样,直冲到最前面,准备迎接一场即将而来的战斗。在一处水毁路面修复后,他跃上养护车的驾驶位,沿路驶去,继续检查雨中路面。等他回到呼和木独公路管理站,脱掉工作服,从宿舍里走出来,更是眼前一亮,宽松的工作服后面是一个瘦长硬朗的身体,20多年时间在路上过去了,他心里好像依然住着一个年轻小伙。
  • 在养护公路机械化、智能化的今天,他作为一名机械操作手,带领并从事机械操作已有多年。在养护机械化之初,他买来机械方面的书籍,对照着装卸机一点一点的摸索,每次请师父来修机械时,他都在旁边仔细的观察摸索。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现在的机械只要出了小毛病,他都能自己解决,在偏远的工地也不用为找不到修理工而烦恼。对于机械的保养,他更有自己的一套法子,这些机械可都是他的宝贝,一有时间就把它们擦得锃亮,每日出发前总是检查机械状况,每次任务结束后都全面保养一次,这些细微之处的工作都极大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工作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刘有刚这么多年早已把这些机械设备的修理保养细节烂熟于心,不是有那么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 护路之微在于细节
  • 坚持
  • “当时5个人养护G109十几公里的红泥路和砂石路,红泥路最怕雨天,一下雨就走不了了,砂石路坑洼地段多,容易积水,全靠人工铺沙,再用拖平机拖平。还有当时用于路面排水的圆管涵,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风沙大,全靠人工疏通。现在的养护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这些代入感很强的回忆瞬间把我拉回那个坐车颠颠簸簸、摇摇晃晃的年代
  • 护路之隐在于


  • 1992年 四十里梁公路道班
  • 2010年 扎木素公路管理站
  • 2009年 夭斯图公路管理站
  • 2012年 呼和木独公路管理站
  • 2007年 沙井公路管理站
  • 1993年 红石头井公路道班

  •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路建设也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我市实现了油路村村通,人们再也不用走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同时高速公路的建成更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现代便捷,可时代改变不了的是刘有刚的积累与坚持,这是他永恒的信念。
  • 本色
  • 每年冬天都有如期而至的几场大雪,有一年春运期间,杭锦旗遭遇了特大暴风雪袭击,为了确保管养公路畅通无阻,他驾驶装载机和同事们每天在路上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每天带上几盒方便面就是他的一日三餐。当时的气温非常低,道路上的积雪被车辆碾压过后非常坚硬,每段道路都需要驾驶装载机往返多次才能清楚干净。春运时期是车辆通行的高峰期,很多时候是装载机在前面工作,车辆跟在装载机后面行驶,稍不留神会出现事故。在连续的工作中,他凭借高超的装载机操作技能安全,快速地完成了任务,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春节期间清除了工区沿黄线管养段全部道路积雪,确保了春运期间行车安全。这期间不累不苦是不可能的,可他只字未提,我想,这正是养路人的本色所在。
  • 护路之素在于
  • 公路交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流动窗口。
  • 护路之大在于
  • 季节变换,沧海桑田,只要在路上就能看到养路工人“橙色”的身影。现在,刘有刚带领呼和木独公路管理站所有员工养护着S24K583-K680,共98公里。一直以来,他深知公路养护职责,他说:无论如何,公路不能在他管辖的这一段瘫痪,因为路上的车辆运输不能耽搁,而城市里,镇子上,乡田间的所有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资不能耽误运送。这是一位养路人从心底里说出的话,他也许不知道路的尽头在哪里,但他懂得做一方养路人,养好一方路
  •   这不就是我们深深敬畏的“匠人”精神。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并为此不厌其烦,但求做到精益求精,是对刘有刚最好的诠释。
  • 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
    2016.8.9
  • 策划:张胜江
  • 撰稿:薛冰尧
    摄影薛冰尧
    制作:薛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