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央行”-曾国藩品读分享会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Sophia
发布时间:2017-04-03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人行武汉分行团委书记张朋一行与娄底市中支青年开展读书分享会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书香满央行”
    读书系列活动
  •       期间,大家分享了阅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曾国藩》、《血祭》等书的心得体会,热烈讨论了“曾国藩的读书之道”及曾公的某些观点,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       2017年3月29日,人行娄底市中支开展“曾国藩品读分享会”,人行武汉分行团委书记张朋、娄底市中支副调研员梁杰英与武汉分行、娄底市中支20余名青年一起品读曾国藩。
  •        读书活动,于公于私,于国于家,都是第一等的好事。此时感受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自信,现在倡导“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包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真正植根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几千年的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国藩应该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 ——读书以训诂为本——
  •        第二个关键词是自省,曾国藩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吾日三省吾生”的做法,自省应成为一个生活习惯,时常思考自己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哪些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应如何改善。第三个关键词是自律,曾国藩每天有十二字诀,其中包含了读书计划,我们青年这方面的道理都懂,或通过各种媒体,或是领导的教诲,但是我们真正落实起来还是不够的,这是知行合一的问题,如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就应保持自律,每天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武汉分行团委书记张朋


  • ——诗文以声调为本——
  •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        对曾国藩印象比较深刻有三点:一是他的意志非常坚定,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倔劲,才能达成目标,他的人生中遇到了很多坎坷,和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相比,我们的困难都无足轻重;二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懂得迂回前进和审时度势,如他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有推翻清王朝的机会,但是他在深思熟虑后,还是放弃了当“皇帝”的想法,及时裁撤湘军;三是教育有道,教育后辈勤俭、持家、读书,他为人兄,为人父,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武汉分行徐媛
  •    曾国藩的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八字诀开启了我阅读《曾国藩家书》之旅,从他的1500多封家书里面,可以读到很多的家长里短,可以看出他对家人的用心。我的感悟是人要成大事,首先要用心,用心干工作,用心待人,同时要坚持,越是艰难越是接近成功的彼岸。富厚堂的藏书阁是真正的“富厚“,30万卷的藏书,当地“三代不读书,家里都变猪”的谚语,让我悟得在家庭氛围中,不能缺少书。书是家中最美的装饰,给孩子最好的玩具。
                         
                                    -娄底市中支吴丹

  • ——养生以少烦恼为本——
  •       一方面,我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待曾国藩三七开,三分过七分功。曾国藩刚组建湘军对抗太平天国的时候,实际上是屡战屡败,但是他每次向皇帝的奏折里,都是“屡败屡战”,体现了他的聪明、狡猾。他很脆弱,有三次战败以后留下遗书跳江自杀,但是他又很坚韧,每次战败以后都能重整旗鼓,终于战胜太平天国。另一方面,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可敬的长辈、教育家,他不要求后人代代富贵,但求后人代代出秀才,所以他的200多名后人很少有从政经商的,有160多人是教育家、学者或医学家,人才济济,家道兴盛。
                   
                          -娄底市中支王路
  •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      曾国藩治家的“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管理来说,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前四个字“书、蔬、鱼、猪”,继承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文化是相继传承的带有社会性的生活方式,曾国藩的前四字诀,正是在这一方面的体现,遵此,一个家庭就有了生气;后四个字“早、扫、考、宝”,则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规范。
             
                   -娄底市中支贺雅丁
  •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     一是“勤”字,勤于治学。曾国藩资质很平庸,但就是这样一位资质平平的“笨小孩”最终却蜕变成为一位成就非凡的伟人,这与其后天“一日不离其书”的勤学和自我教育是分割不开的。富厚堂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藏书楼,30余万卷的藏书告诉我们“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二是“俭”字,以俭持家。无论是富厚堂,还是白玉堂,若单从规模上来看,令人震撼,但是没有给人带来半点的奢华之气,这正是以俭治家家风的最好体现。“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曾国藩的十六字治家箴言,读曾国藩家书,随处可见其对其兄弟、孩子这方面的谆谆教诲。“勤”、“俭”二字是在曾国藩家书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也是留给我们青年朋友们最丰厚的劝勉。
                     
                          -娄底市中支梁立珊



  • ——为官以不要钱为本——
  •       曾国藩学理是真心实意的,做到了表里如一,做到了“吾日三省吾生”,每天都写日记,每天都反思、打坐,打坐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结束,通过打坐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修身养性也是很有意义的,每个人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累积知识。
                    -双峰支行张亚琴

          曾国藩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修身养性,也要帮别人修身养性,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一个人的事业不是事业,自己发达的时候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这一点对现在的管理者,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双峰支行曾子贞
  •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 本期编辑:娄底市中支团委
  • 曾国藩读书之法
  • 四是一定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和方向。
  • 三是读书要做札记,要动手,要写下所感
       所想,后来胡适对这个读书法最为推崇。

  • 二是先博后专,先广泛阅读,再精读,书不
     尽不读新书。
  •   一是要读经典,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前人的
         思想与智慧。知识会翻新,但思想会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