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书院-空中课程-六祖坛经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1825793
发布时间:2016-07-16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华共修感悟--2016.7.14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2016.7.14
  • 金华团队分享
  • 六祖坛经-蔡老师空中课程
  • 般若
    书院
  • 金华空中课程名单:
    金丽仙   郑美玲   徐冬莉   徐祥钰
    沈芳仙   陈凯文   王雪琴   王路平
    王宝仁   张建辉   侯新凯   徐子聪
    卢珏玉   张小芬
    曹刚     王燕     王宇     陈峥    柳夏 

  • 菩提自性  本来清静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 文书:卢珏玉

    资讯:候新凯

  • 操持:曹刚

    副操持:陈凯文

  • 用喜悦 清静的心
  • 轻松 快乐 自由 欢喜 
  • 感恩蔡老师慈悲引领,菩提本是树,明镜也是台,因缘所生法,尘埃本自在。神秀大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小后学感悟:身在红尘处,不离世间觉,觉中自悟道,善心念相续。天下为公心,恭敬心,清净心,感恩心,四心一体启用一门深入理路明了修理自己,感动身边人,遇到才知道,考题出现时是否被考了还是顺利通过了,只有一念之间,天堂与地狱,修平等心智,以心印心,以一颗真诚心妙用五蕴,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美的。感恩曹刚师兄操持大爱带领,感恩凯文师兄副操持精进护佑,感恩王燕师姐恭请六祖坛经法布施生命示现,感恩生命伙伴累世有修这份大愿力法缘俱足相聚一堂开启一场殊胜法会,万法归一,一生万法,相信我们大家庭的每个生命伙伴时刻在大爱状态,点亮自己的那盏明灯,明师在内心深处,不外求,从此岸到彼岸与老师相遇。爱大家,谢谢大家。祝大家夜梦吉祥
                               金丽仙师姐分享
  • 祥玉师兄:

    红尘皆是修行镜 
    云层拨开见本心
    佛性人人皆具足
    只待一日度成空
  •    子聪师姐感悟:               
       六根相应红尘中
       常见本心自从容
       念念相续无挂碍
       亦为妙用亦为空

  • 种子要有水,阳光,泥土等等因缘和合才会发芽长大,佛性也是如此吧,要碰到善知识的引领,同修共伴的扶持才能更清明,云层越来越薄,最后就明心见性啦,现出蓝天的本来。珏玉师姐到了彼岸等等小后学
       
           王燕师姐分享
  • 感恩蔡老师,昨天听的不是很懂,好像也没什么好分享的,在大家分享的时候好像又都能对应到一点,佛性就好比是一颗种子
  • 这段时间听课、看书学习随着课程的继续,感受的信息越多,看见了自身不足,自身的缺点,心似乎更平静,觉得内心的静还应修好外在的行,行正事,行好事,行善事,言行一致。说是容易,做起来亦是磨炼。还是要多读老师讲得传统经典书籍,多向传统文化学习。口诵经文,心行其义,感恩老师,感恩各位伙伴
                      张建辉师兄分享
  • 我想说,修行也是这样,有些经典我们可能一下不懂其意,没关系,老师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有了阳光雨露,就会发芽成长,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感恩有明师指引,感恩祖先的智慧,感恩能有缘听闻佛法                   曹刚师兄分享
  • 人含笑说:“你应该跑快点!”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完了。就说:“竹篮打水是不可能的!”你真的认为一点意义都没有嘛?老人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篮子变得非常干净和湿润。 
  • 有个孩子说:“爷爷,我读书有时候看不懂里面的意思,有时候又好像明白了一点点。可是当我一合上书,脑海中又立刻忘得一干二净。这样读书有什么意义呢?”
     
    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炉火中,然后说:“孩子,你用装煤炭的篮子去湖边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可是水在他回家之前就已经流光了。
  • 我讲一个故事,其实是说我自已。
  • 卢珏玉师姐分享
  • 有时内心起起伏伏要慢慢平淡
  • 知道生其心慢慢让自己无所住
  • 可以不执着可以慢慢放下
  • 觉之作用生其心时拿自己有办法

  • 慢慢修到最后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 法理不在外面就在你内心 里面

  • 你在外面找的只是善知识 
  • 真正的明师是你自己
  • 生其心而无所住

    与无所住而生其心

  • 今天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三首诗:一、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虽然是没有开悟之前的境界,却是我们现在每天都要做的功课,每时每刻都要把住在自己身心以及意识心上的执有去除,格式化身上的尘土业力,渐修直到自然到达彼岸!学以致用”是我的目的(有所求),学习的时候容易陷入好高骛远!二、六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悟状态,我们就简单听话照做,就当自己已经开悟,以假修真,信自己已经见性,时刻关照自心在滚滚红尘中去证悟!理可顿悟(六祖境界),事需渐修(神秀精进)!直达彼岸!三、蔡老师:“菩提本是树,明镜也是台,因缘所生法,尘埃本自在!”这却是顿悟后的到达!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直至见山还是山的自然到达!            
                      沈笑尘师姐分
  • 顿悟不是最终目的,悟后渐修才是殊胜的过程,到达彼岸相会最欢喜!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故我们要共修共得!我们好有福德!让我们成为彼此的好环境!珍惜在一起共修的缘分,期待我们都能在彼岸相见!附文:一、我们憨厚可爱智慧的金刚操持曹刚师兄给我们说了一则故事隐喻:竹篮打水虽然一场空,却是不空!洗干净了篮子上的污垢,漏掉了我们的“尘埃”习气!看似无得却有得!只要我们的方向正确了,认真跟着蔡老师学习,每天胜过昨天的自己,终有一日到达彼岸!我建议以后开辟一栏--曹刚讲故事,是我的需要!师兄讲得很生动又浅显易懂,娓娓道来,深入人心!二、我们细心有责任心的金刚副操持陈凯文可了不得!才第二次上课就勇于承担,接下下个礼拜的操持担子!年轻有为,敬业,做事有条理,脉络清晰,勇敢担当,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沈笑尘师姐分享
  • 我的“害怕做不好没面子”的背后是什么呢?不正是我在贪名吗?在这个贪嗔痴里面继续打滚,惭愧惭愧啊!三、“天下为公心、清净心、恭敬心、感恩心的启用,没有办不成的事!”我们大爱豁达慈悲智慧的总操金丽仙师姐说的一番话,总是让人感觉大气磅礴,正能量满满!把我们的格局打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佛祖的佛性和我的是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自卑。还有很多的经典语句记不起来了,建议增设一栏:丽仙师姐语录。语无伦次,就啰嗦了这么些,最后祝我们敬爱的蔡老师、师兄师姐们健康平安六时吉祥!(2016.7.14日《六祖坛经》学习心得,沈笑尘(芳仙)
  • 七月十四空中法会课后感悟,感恩蔡老师不辞辛劳为我们大家开悟六祖坛经,逐字逐句一一讲解,虽然老师竭尽全力,我依然没能懂得多少,最后老师说不要太刻意让自己去懂不懂的只要有心在听在学就好了,总有一天也会顿悟的,最喜欢的是课后分享,有很多听不懂的都是在师兄师姐们的分享知识让我如饥似渴的学习师兄师姐们的智慧,这次课后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原来我身边每一个人都是菩萨啊,比如曹刚师兄和珏玉师姐用故事让我懂得虽然我觉得没有学到什么,其实最宝贵的是六祖坛经洗涤了心灵,如凯文师兄的道心启用,听课以后道心不是启用是本来就有的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就在的了,还有我对面的师姐曾经三次见面让我感到她的很大变化,让我很舒心的想仰视她,空中文书菩萨一句话让我受益终身理可顿悟,事需渐修。   
                        王路平师姐分享意
  • 阮静师姐的问题让我也受益其中,生其心而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还有宝仁师兄就好似高深的大师一样有资质又谦卑,芳仙师姐是和我手拉手听课的,她的睿智与善良让我学不尽的,最让我有感触的是丽仙师姐的讲解,我的心与佛祖同在,天下为公心,感恩心,亲近心尊敬心,,,,,再一次感恩能有缘进入这样的大家庭与师兄师姐同修共度,跟着我们的蔡老师慢慢修慢慢学,我知道我悟性不高我也知道我学习不好,我更知道我有决心有信心就这样跟着大家一步一步走下去功到自然成佛,感恩老师,感恩大家,也感恩小学后自己的痴心向佛。         路平叩谢老师。叩谢大家。        七月十五日夜
  • 平等性智-慈悲与爱
    周四的空中课程最触动小后学的点是童子叫惠能大师‘獦僚’,惠能大师尊称童子‘上人’,从我这颗凡人心去分析理解:这需何等胸怀,何等心量! 老师的精辟一句:见性之人一切众生平等,有不平等的意识心就是没有见性。
     
    这段话让后学回忆起上周和素展师姐的一段通话:我们一起探讨总觉得自己的心在团队,总觉得自己没有私心,看到伙伴有纠结或者瓶颈会心疼,那也是慈悲吧,可为什么我们的慈悲直接感受和老师的慈悲不一样,非常不一样。我们继续交流探讨,发觉我们的‘慈悲’的很深处还是带有意识心,带有‘自我’的那份标准和期待,总觉得想把自己认为好的给到对方。而老师的慈悲是如何让伙伴舒服,伙伴的每个当下是否愉悦是否舒服,老师的慈悲就是爱,就是无我大爱
                                   美玲师姐分享
  • 再回到课堂中惠能大师与童子相互称呼的这个点上,老师的这句:见性之人一切众生平等,有不平等的意识心就是没有见性让小后学更是明白真正的慈悲来自于平等性智。见性之人明理通透,无我执和法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天下众生的佛性和佛陀一样,牧羊女眼中的光我们都有,天下众生都是佛!
     
    从小后学凡夫角度看到的是平等性智,感受到老师,惠能大师 菩提也是树,明镜亦是台,体用本为一 尘埃也自在。可老师和惠能大师早已率性等呼吸,无住也无觉,自然即本性,用而无用中。老师和惠能大师不需要心量不需要胸怀,不需要一直告诉自己用平等性智去对待万事万物。老师是慈悲与爱的本身,不需要任何意识去觉察自己是否真的慈悲真的无我了。 
                         美玲师姐分享
  • 可这个凡夫的‘我’还在‘见山是山’的路上通往‘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怎么办呢?又想起我们大能量总操丽仙师姐的真诚口头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任何发生中,与任何人相处都要提醒自己以平等性智去觉察去相处,因为自己还是有不平等的意识心,所以需要借由时刻觉察‘平等性智’一门深入,借假修真,当平等性智成为生命常态,就不用把平等性智挂在嘴边了。慈悲与爱也就自然流露了。’‘我’有答案了,有方向了,理可顿悟,事需渐修,接下来的路有老师这座明亮的灯塔有家人们的同修共伴,同心同行,一定可以的!让我们一起手牵手,心连心,一起行在慈悲与爱的本身之光明大道上!感恩不尽!
                  美玲师姐 分享
     
  • 感恩蔡老师!感恩同修同伴的生命伙伴们!学习空中课程(六祖坛经)分享:“明心见性”明心方可见性,见性要从心开始,时时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我们本来没有心,起了分别心的念头,那就是不好的。知道不好,但还是会起。就像神秀一样,还没有到达明心见性,所以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切万法都不离自性,不论处于何种境界,心都不能离体,体不能离用。要做得无所住,把一切都不住在心上,真心自见,则能达到实相境界。即如慧能,正是因为他累世的渐修,才有他那世的明心见性。我们轮回人道也是有前世的修行,才会有今生的福报,所以这世要好好修、时时修,相信很快到达彼岸。感恩老师,感恩师兄师姐的引领!
    金华般若书院张小芬叩上
    2016.07.14
  •     老师课上说,二元表相里,一切都是幻化的,唯一不变的是虚空,就是我们的佛性,跟自然是一体的。只是用出来多了贪,嗔,痴。
      那在红尘中,我们看到的世界,如果用天的眼睛看天,用云的眼睛看云,用风的眼睛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看石头,用动物的眼睛看动物,用人的眼睛看人等等,是否就能跟自然合一合同?在有能力回到我们的本体,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修行的路上,后学的情绪起伏时,还未能学会深究或找到起心动念的第一念,只知道知止后,先去做出来,再做的过程让自己情绪慢慢平复。“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感恩老师,感恩丽仙师姐,美玲师姐,各位同修共伴将一份大爱的种子种进后学的心里,后学一定好好修,在生活中践行,还请老师和家人们多指正。感恩
      
                             柳夏师姐分享
  • 尊敬的蔡老师!各位同修!阿弥陀佛!  
            学习空中课程“六祖坛经”心得体会;我分享题目是“不忘初心   直至成佛”。
             昨晚是第二次走进蔡老师课堂,对我这种下下根人来讲就象听故事一样。从表面上好象也能听懂,从心性上讲确实似懂非懂。老师用太阳比喻自性;日夜更替,春夏秋冬等千变万化比作自性的相、用;听起来好象有那么一个佛性、太阳在照着我;至于这个佛性、太阳到底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在未听到老师课以前,也听过一些佛教义理与术语,没有落地实修,不得受用,只是在名相上打转,昨天才会提出“明心见性”的问题。老师也知道我的根性,好高鹜远的习惯。老师广义讲叙了体相用的关系。我实在真没有听懂几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忏悔!忏悔!
            今生万幸,得明师引领,有同修相伴,一切因缘具足;我只要老实听话真干,就是个有大福德之人。老师知道我根劣尘厚,字字句句都在鼓励我,老师说:“……听不懂也要听,慢慢来……高曾大德都修几十年……等等”。无一不是坚定我的信心,无一不是大慈悲心的流露。
       

        王宝仁师兄分享
  • 我发心修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生死大事,一生成办。不忘初心,直至成佛”。  初心,从广义上讲,我理解为妄念还未生起的心,“一念不生名为诚”,就是真诚的心,恭敬的心,慈悲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    初心,就是无妄念心,无分别心,无执着心,无我心;  初心,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  初心,就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大般涅槃,就是如来,就是禅,就是佛的心。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我那能听,能闻,能知,能觉,光明朗静,了了分明的觉性。也就是六祖说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不动 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的心。此心就是我们当下不住的心;内不住六识,外不住六尘;心如明镜,花来花现,树来树映,事來则应,事去则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有位禅师说得好:“什么都不用学,但学无住”。老师说“生其心而无所住”,从 ”生心无住” 到 ”无住生心”;从”时时勤拂拭” 到 ”本来无一物”。不忘无住心,不忘初心,直至成佛。
           以上愚后学浅解,错误之处请老师同修批评指正。
                    阿弥陀佛!
    供祝:蔡老师六时吉祥!
               各位同修六时吉祥!     王宝仁师兄分享
  • 2016年《六祖坛经》第三堂课感悟:这堂课说实话听着听着感觉就很模糊了,好像听着听着之前学的都忘记了,在后来的解决问题和分享感悟的时候小后学才慢慢清醒过来,在大家的感悟中,感觉特别开心,法喜油然而生,但到自己分享的时候又说不太上来,印象最深的是其一“妙用五蕴”,之前都不知道五蕴是什么,现在知道是“色、受、想、行、识”,是第六意识到第七意识转变的过程,是人由本我向自我最终向超我转变的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点,让小后学更深的感悟到分别心和执着相辅相成产生的力量是远不可想象的。

          王雪琴师姐分享

  • 其二种子的力量、助缘的力量,相信种子已经深深的种在我的心里了,在大家的注缘当中,我感觉开心法喜,内心特别舒服,我相信这是大家在给我阳光给我水分,是大家在度我,真的特别感谢大家,感恩感谢!虽然种子才发芽,但每个人的佛性都是一样的,悟后起修,在法水中,紧紧跟随师兄师姐的脚步,小后学一定会好好浸泡自己,渐修自己,时时勤拂拭,时时打开觉察,道心启用。学会放下,学会拿自己有办法,做好“生其心而无所住”。万法归一,依体启用,在这坛法水中找到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并持之以恒走下去,像曹刚师兄说的早日从此岸到达彼岸。感恩感谢大家!!!
     
                            王雪琴师姐分享
  • 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即众生
  • 此身不向今生渡
    更向何生渡此身
  • 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 感恩蔡老师的慈悲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