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中国人分不清馄饨、云吞和抄手,它们究竟有啥区别?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香香姐餐饮培训
发布时间:2018-03-06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明清的馄饨就开始呈现地方特色了
    口味和做法都更加多元
    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
    我们现在听到的名称
    北京有鼓鼓囊囊的多肉馄饨
    山东人发明了油煎馄饨
    苏州的馅心则是虾蟹鱼肉样样都有
    广东人因馄饨在粤语中发音像云吞
    而干脆直接叫它云吞
    四川称馄饨为抄手,以风格多样著称 
    这样不同的地域叫法一直流传至今
  • 每逢有馄饨样的菜品上桌
    大家总会琢磨一会儿这到底是哪一种
    但很少有争论
    大馄饨、小馄饨、云吞和抄手究竟谁更好吃的
    大概是各有所好了
     
    大馄饨和抄手往往是主食
    一碗下肚已是半饱
    云吞则因为个头小而被作为点心
    配合着竹升面一起食用
    最家常的要数小馄饨
    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碗
    吃完全身都是暖和和的

    抄手皮薄而滑,吃起来流畅顺滑
    馅儿多是肉混鸡蛋
    但是汤底和浇头的讲究就多了
    一眼望去,辣估计是抄手最显眼的特征了
    端出来的抄手红红火火,看起来就够味

  • 无论是抄手还是云吞
    水饺还是扁食都是同根生于馄饨
    馄饨的起源说法各异
    但可以肯定的是到唐代
    它就已经很风行了
  • / 馄饨是怎么来的? /

    1959年,新疆吐鲁番一座唐代墓碑
    出土的木碗中
    就保存着数只和今天馄饨
    形状大抵相同的馄饨 
    据文献记载,唐代的馄饨制作精良
    还玩出了各式花样
    最出名的有两种,其一是「五般馄饨」
    小小的馄饨竟然可以做出五种花色
    其二是「二十四气馄饨」
    能做出花形、馅心各不相同的二十四种馄饨
    如此精致自然是皇帝才能享受的

    元代,馄饨还为中华的民族融合做了些许贡献
    少数民族也爱吃馄饨
    还创制出奇特的鸡头粉馄饨用于食疗
    其用鸡头粉、豆粉加水调和为皮
    以羊肉、陈皮、生姜、五味制馅,包成枕头形
    据说可以补中益气,防止体倦乏力
  • / 馄饨、抄手、云吞的馅里裹了什么 /
    虽称呼不同,但各地人们对这种面食的喜爱
    却是出奇一致且由来已久
    似乎走到哪,路边都能出现几家
    街头巷尾的馄饨小摊
    馄饨们在热水锅里咕噜噜地欢快的扑腾
     
    汤头一冲,辣油一舀
    路人纷纷循香而来,在小摊前排起长龙
    也不知馄饨究竟是有何种魅力
    能同时抓住南北方截然不同的胃
  • 大馄饨则是品种多样
    江浙若是汤馄饨
    馅料大多逃不出猪肉、榨菜、河虾、蔬菜、葱姜
    这几样的排列组合
    北京的鸡肉馄饨馅儿鲜汤鲜,隽永之至
    可见大馄饨在汤料和馅料上都比较随意
    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偏好
     
    小馄饨多是纯肉馅儿的
    七分瘦三分肥,用刀背剁成肉泥
    和葱、姜、盐搅拌均匀裹在皮子里
    水开即熟,汤里再放上紫菜、虾皮、蛋皮
    小馄饨味道鲜美
    馄饨皮必得擀的薄,薄中还要带着韧性
    不然容易煮破
  • 双击此处进行编
  • 云吞听起来就温柔许多
    一口气吞下天上的一朵白花花的云
    细腻又滑嫩
    唐宋时期馄饨就传入了广东
    经过多年发展
    如今云吞也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外皮以及里头的馅料都跟馄饨和抄手不同
    大小一般以「一口吞」为标准
    按照老广记的标准
    一碗标准碗云吞数量为6颗到8颗
  • 这种皮里包住馅儿的食物
    总是打着各种各样的名号
    在全国各地的餐桌江湖上乱窜
    北方人习惯称它为馄饨
    广东人斯文地叫它云吞
    而到了四川人口中
    这个食物又成了更加泼辣的抄手
  • 在中国
    总有一些长相相同、名字不同的食物
    比火锅、冒菜、串串、麻辣烫
    再比如馄饨、云吞和抄手
     
    作为一个北方人
    我7岁时第一次去到一家四川餐馆
    好奇之余点了一碗抄手
    碗端上来之后,我忍不住问:
    这不是馄饨吗?
     
    上高中之后,去到一家广东餐厅
    怀着憧憬的心情点了一碗云吞
    碗端上来之后,我忍不住问:
    这不还是馄饨吗?
  • 90%的中国人分不清馄饨、云吞和抄手,它们究竟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