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非遗·詠春拳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福建交通广播
发布时间:2016-09-24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福建声音博物馆——用声音,遇见福建。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用植物纤维造出纸张的国度,当中国人学会用剪刀把自己的历史、情感、尊严和心里留在纸上的时候,剪纸便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

    福建的漳浦剪纸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剪纸艺术的突出个案。

  • 詠春拳

    级别:|国家第四批||省级第三批||市级|

    区域:|福州|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詠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2014年11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申报的“詠春拳”

    项目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詠春拳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

  • 詠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桥”和

    “标指”等,主要练习方式为双人对练的

    “黐手”“黐脚”等;辅助器材有贴墙沙包、三星桩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

  • 詠春拳的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要求手、腰、马、心、意、劲整体合一。强调以“心”指挥“意”,以意引导手、腰、马运动,从而形成整体合一。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的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黏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为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阳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

    • 关于詠春拳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历史版本。而发展至今的詠春拳实质上是经过历代咏春先师逐步发展完善而成。虽然有许多人认为詠春拳源自川滇边区,流行于福建,而扬名于广东佛山,但是由于文字资料的缺乏,有关詠春拳的历史只在群众中口头流传,再则就是野史小说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说法就互有出入,故有关詠春拳的起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叶问和李小龙,应是公认的詠春拳代表人物。

    • 叶问于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詠春拳;其封门弟子梁挺将詠春拳传扬国际,更通过其子弟在全球的广泛传扬,形成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国传统武术实战修习课程《梁挺詠春》(WingTsun),载誉全球,现于詠春时代传播。叶问在香港授拳时,于原传统武术言传身教的授业方式上,将原博大精深包含武术套路与心法(诀语)的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动作名称(如摊、掌、膀、伏、抌、捶),让詠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开宗立派,将原本秘而不传的咏春拳传扬开来;及至其后子弟门人孜孜努力,将咏春传至全世界,成为一系名拳
    • 叶问毕生的成就,是将詠春拳以原本秘而不传的教授方式、调整为简单通俗、显浅明了的教授方式,开宗立派,成为一系名拳;后通过其完整的拳术课程体系、其子弟(包括梁挺等)将詠春拳广泛传扬开来,蜚声国际、载誉全球,为中华武术在全世界的发扬光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外国人眼里詠春拳取代了太极、少林等,成为“中国武术”之一。

    • 叶问生前培养出之人才如梁相、叶步青、招允、李小龙……等一班出色之弟子,分别都能继承宗师遗志,把詠春拳进一步发展。上世纪60年代,李小龙赴美国发展,逐步成名,通过电影将詠春拳传播至世界各国;叶问的弟子梁挺,更是凭着詠春真传,成为传扬詠春拳的一代宗师。

    • 1954年,李小龙拜叶问为师,学习詠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脚、节拳、白鹤拳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小龙18岁往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西雅图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武术。期间他悉心研究、吸收中外技击精华,创截拳道。1971年返港从事影视业工作,拍摄了多部轰动世界影坛的中国功夫片,其本人被誉为“功夫之王”,他早年所习的佛山詠春拳也因此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
    • 郑祖杰,男,1977年生,籍贯福建省福州市。自幼习练传统武术,1998年拜国际詠春拳大师郑忠先生为师,系统学习詠春拳。曾先后参加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以及电影《詠春小龙》的拍摄,在剧中出演功夫演员角色,并担任詠春拳功夫动作指导及主演陈国坤(李小龙扮演者)的詠春拳动作替身。


    • 1998年,自幼喜爱武术的郑祖杰在一篇报道中看到咏春拳第七代传人郑忠大师花费巨资赎回国宝的事迹,便数次写信向郑忠表达自己习武的拳拳心志。郑忠被其诚意感动,同意见郑祖杰一面。此后,为学习咏春拳,郑祖杰开始了福州、长乐两地跑的生活。经过大半年的考察,1998年郑忠正式收郑祖杰为徒,成为一名咏春弟子。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詠春拳第八代传承人
      郑祖杰(展示詠春拳入门拳套小念头)
    • 从2009年起,郑祖杰积极投身詠春拳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办多种类型詠春拳特训营,同时深入校园、机关以及部队等单位开展非遗推广传承活动。郑祖杰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詠春拳第八代“指”字辈传承人、福建传统詠春拳(海峡)文化发展中心副理事长、福建省武术协会理事、福清南少林武术协会副会长、美国中国詠春拳研究会荣誉会长等。
    • 扫码关注 福建交通广播
      发送“非遗”,仔细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