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孩子的负担!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云南恒远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7-03-29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父母的困惑——我们了解自己孩子吗?我们真真正正观察孩子吗?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想要改善和孩子的紧张关系?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读懂孩子的行为密码,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明白孩子行为里的“潜台词”!以下是一个00后初中生的内心自白,也许,你会从他身上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

  • 你可知道,
    也许他们有很多话想跟你说,只是你不经意间的冷漠、唠叨、批评、嘲笑,
    轻易就吹灭了孩子心中希望的火苗,
    让孩子越来越沉默,
    而你和他(她)的心灵距离也渐行渐远......
    很多时候,
    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对倾听的耳朵,
    一次用心的陪伴......
  •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吗?
    你是否觉得,
    孩子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
    和孩子之间也越来越没有话题?
  • 父母的疑惑
  •      今天月考成绩出来了,看着那鲜红刺眼的分数,我知道回家肯定又免不了挨一顿骂。

         现在是越来越不想回家,也越来越不喜欢上学,学习上的痛苦、父母的不理解,让我每天都过得好累、好迷茫、也好无奈......为什么会这样?

         悄悄溜回家,爸爸妈妈还没回来。考试没考好,没心思写作业。随手翻开一本相册,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有牙牙学语的我,有蹒跚学步的我,有在爸爸妈妈怀里笑得灿烂的我,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在镜头里手舞足蹈的我......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儿时的快乐时光......

        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我觉得爸爸妈妈还是很爱我的。
    他们带我去很多有趣的地方,每天晚上给我讲睡前故事,每天对我温暖的笑。不管我提出了多么幼稚的问题,他们都会非常认真地回答我,不管我犯了什么错误,他们都会耐心的告诉我下次应该怎么做。

    他们不厌其烦的教我系鞋带、下象棋、做手工、骑自行车......
    当我遇到委屈,他们是我的避风港;
    当我遇到难题,他们是我的好老师;
    当我孤独、迷茫,他们是我最好的伙伴和最依赖的人......
    每天放学回家,我多想看到妈妈温和的笑脸,那就像春风会拂去我一整天学习的疲惫;我多想听到爸爸鼓励的声音,那就像强心针会给我很大的学习动力......
  • 孩子的哭诉
  • 而现实是——
         我刚放下书包,他们就板着脸对我说:“你今天作业做完了吗?没做完赶紧的!”
    “马上要考试了,你看你吊儿郎当的样子!”
    当我做好作业在课桌上趴一小会儿,他们又竖着眉毛开始念叨:“一做作业就没精打采的,哪儿那么多瞌睡......”
    要不就是:“就知道玩,一学习就没有精神。你看隔壁家的XXX,学习从来不要大人操心!门门功课还那么好!你怎么就是比不上人家!”......
    静静地看着照片里一家三口幸福的笑脸,想到现在各种烦恼,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下来。

         其实我总想着,只要够努力,只要多花时间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成绩提高了,爸爸妈妈就不会不开心,就会像以前一样爱我!
    于是,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大家都睡着了,我还在挑灯苦读。题目刷了一遍又一遍,英语单词、语法背了又背,公式抄了又抄,古诗词默了又默......然而每次考试的时候,背过的单词还是记不住,相似的题目还是不会做,作文总是那么少分,阅读理解还是错那么多......

         我从小就是一个还算努力的学生,小学的时候成绩还过得去。可是自从上了初中,知识点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我开始努力地背单词、刷题、认真听课......可是,明明真的很努力了,为什么成绩还是无法提升?是我的学习方法不对?还是我太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开始厌学、对学习产生恐惧感......
    我觉得自己好痛苦,简直要绝望了!
  • 不要让我们的“爱”带给孩子负担
  •     初中学习不同于小学,突出表现为“三多”——课多、书多、老师多。不少孩子感到不习惯,对功课应接不暇。因为初中各学科的学习从感知方式、记忆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更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意义记忆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家长要引导孩子转变学习方式,帮助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不要一味地让孩子死读书。

        另外,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身作则,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唠叨、呵斥、嘲讽只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应当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切记不要将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以免引起孩子自卑、厌学心理。

        文章中提到的这个孩子是典型的学习努力、成绩不理想的类型。父母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亲手推远了和孩子的距离,更是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孩子的自卑、厌学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吧!

  • 开阳教育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