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组工讲坛之从书信中品《礼记》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景月
发布时间:2018-03-02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汉、唐以来,在强盛国家的综合实力影响下,连同周边小国一同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包括越南、朝鲜、日本等),处于中心地位的中国也被称作“中央之国”、“礼仪之邦”、“天朝上国”。
  • 2018.3.2下午,凌蒙主讲
  • 自流井组工讲坛之
                  从书信中品《礼记
  •        当下,“经学热”持续发酵。但稍微了解一点古典文献学或者古代史知识的人,都不能不承认:经学是前现代的家族社会、皇权时代的意识形态,决不可能是现代性的市民社会、民权时代的东西。经学的时代确确实实已经过去了,复兴经学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今日的任务不是什么“重建经学”或“新经学”,而是建构真正的国学。不过这里必须强调:真正的国学并非现今流行的这种所谓“国学”。“国学”这个词语的出现,乃是在中国开始现代化、走向现代性、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的产物,它是中国部分学人现代民族观念或现代国家意识之觉醒的结果。(现代汉语“民族”这个词语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谓:一是前现代意义的ethnics,一是现代性意义的nation。在现代性意义上,民族和国家其实是一个词、即一回事,就是nation。
           在前现代意义上,中国有56个民族;然而在现代性意义上,中国却只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或者国家,就是Chinese nation———“中华民族”或曰“中国”,这也就是国学之所谓“国”。)真正的国学应当是指的现代性意义上的中国学术;这是当代中国的一种“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

  •        真正的国学的学习、研究方法,应是经典诠释。不过,国内近年来出现的“经典诠释热”
    中,其所谓“诠释学”应该加以重新审视。如今凡是以某种方式解释经典的做法,甚至传统的注释方法,都被冠之以时髦的“经典诠释”,实在是对“诠释”的误解。
           严格来说,经典诠释并不是现成既有的某种诠释者和某种被诠释经典之间的事情,既不是
    “我注六经”,也不是“六经注我”(《陆九渊集•语录上》),恰恰相反,诠释者和被诠释经典都是在诠释活动之中生成的,姑且称之为“注生我经”——“注释”活动“生成”了“我”和
    “经典”。这种注释活动或者诠释活动乃是当下生活的一种方式;而“我”作为诠释者、 “经” 作为被诠释经典,都是在“注”这种诠释活动之中被给出的,“注”之后的“我”已不是之前的 “我”,“注”之后的“经”也不是之前的 “经”了。
           简单来说,经典乃是被诠释出来的经典,而诠释乃是当下生活的事情。唯其如此,经典和主体才能在作为大本大源的生活之中不断地获得其新开展的可能性。真正的国学乃是在这样的经典诠释中生成的,从而不是前现代的经学,而是现代性或者说当代性的国学。
  •       《礼记》是从先秦至西汉关于《仪礼》解说、发挥文字的汇集,(关于“三礼”的作者, 成书时间,是否刘向歆父子伪造问题,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是我国秦汉以前的社会生活史和生活习俗、礼仪制度、人生经验的总结。有些论述有很高的概括性,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它在今天除具有认识价值外,也可以使我们知道在家庭、社会交际和为人处世以至对待本职工作、处理同大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有哪些优良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其中关于礼的原则的论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类活动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或许有人认为国学是专家学者考虑的问题, 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这关系到每个中国人。将传统文化融入进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去,成为其活力之源,建设社会主义,恐怕是在场的所有人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的分内之事。甚至仅仅是作为公民,我们也要处理现代化和传统性的交融问题:如何与思想传统的父母相处,(已为人父母者)如何与正在接受现代新式教育的孩子相处,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兹事体大,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出完美的系统解答。这里我就通过分享三封书信来解读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片段,提出自己的思考,且不论正确与否,大家交流各自的想法,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        孔子曰:贫而能自得其乐,一方面说明一个人要在个人生活方面知足,所谓“知足常乐”,看到别人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比自己强,不因此而造成心理失衡,自寻烦恼,更不因此产生嫉妒心理,而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灾及双方。这就是说,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
           另一方面说明,一个人要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明确的生活目标,不因暂时的贫困而精神不振、忧愁忧思。看得远,有大志,这样的人虽暂时贫困,但充满信心,在心中是一片光明。

  • (一)关于做人方面的一些论述,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优秀品质的总结。如:
     
    子曰:“贫而好乐,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天下其几矣”。(《坊记》)

  • 读《礼记》一书就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在家庭和社会交际方面有哪些优良传统。

  •       因为礼俗总是同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相关,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流相关,故《礼记》记述了冠礼、婚礼、葬礼、祭礼、聘礼等各种典礼、仪式中的具体做法,以及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亲疏关系、不同辈分、不同年龄的人在各种场合下的不同表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  
  •        而经济上很富裕的人呢?要好礼,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懂得关心人,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样,事业才能更好,已有的生活与发展条件才能比较稳固地维持下去,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有人帮助,而不会形成一夜土崩瓦解或墙倒众人推的状况。
           上山下乡,建设兵团,北大荒……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这些也就是一些词语而已,殊不知,只要你转身去问问父辈,这就是他们很少提及却刻骨铭心的全部青春。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千万城市初高中毕业或肄业生,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口号的鼓舞下,中断学业,上山下乡,预备把青春岁月奉献给脚下的热土。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该长身体学知识的青春期在日复一日的艰辛劳作中度过,很多人觉得这是当年那代城市青年的灾难,心痛当年的大好青春被蹉跎。但站在农村青年的角度看,这种悲叹公平吗?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这样日复一日的艰辛而毫无怨言。但命运的意义不就在于不管你拿到一副什么牌,都能努力将其打好么?
          在此我想读这一封上海女知青洋溢着开朗乐观、积极向上气息的家书,她觉得不愿意让生命淡然地消逝,是那代人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您们七月二十日寄出的来信,
    我相隔了一个月才收到。真把我等急了,也把你们给等急了吧?这封信为什么这么晚才收到呢?我把情况告诉你们。你们不是给我寄夹在信封中一盒清凉油吗?我收到了,但这样寄却是违章的。我收到邮局的取件通知,以为是你们给我寄书来了呢,那几天没车,所以没去领。后来我们连的老同志骑马去,我就托他帮我带回来。但带给我的除了信,还有邮局的违章纸条,罚了一毛二。我现在想这事儿,还觉得好笑呢。
           上次寄给我的《中国近代史》收到了,您们说是寄给我的六本《十万个为什么》还没收到。前两天,我把布票也寄回家了,是二丈三尺,一斤棉花票。收到后请来信告知。我是这样想的,布票的有效期就到明年一月,反正今年是批不了探亲假了的,不寄回家就要过期了。我和灵灵向连里要求,把我俩分在一块回家,连里说考虑考虑。我是很希望和她一起回家的。时间还有五个月呢,但也快了。来边疆快两年了,衣服有好几件破了,衬衫也都短了,鞋也破了。现在能凑合到回家是最好的。所以,请你们准备好我以后回家需要的东西,可能你们看见我诉苦要生气吧?但事实是这样,我知道父母会谅解我的。近来我的工作是垛马草。一天三垛,有三十个小坟这样的垛拼成一垛。八个男生,四个女生。天天要走十一二里地,吃饭在那儿吃,就干一上午,下午我们就是休息,工作是很累的,但是很痛快。

  • 早上走到那儿是七点一刻,八点半开始干。吃完午饭,下午三点回连队驻地休息。这样的工作可能还要一星期,我就是喜欢永远有这样的活儿。
           我的入团申请,前两天批下来了。以后,我对自己的要求就不一样了,要用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为祖国贡献青春、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我要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
           弟弟妹妹在学校怎么样啊?妈妈还是在车间工作吗?你俩都要注意身体康健。爸爸的病好点了吗?看了信后我简直是大吃一惊,眼泪止不住往下掉。疾病真是个魔鬼啊!希望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家里的经济情况如何?还可以吧?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尽量告诉我。我量力而行,尽量承担女儿的责任。
    你们也不用向我隐瞒,我有什么困难是从来不隐瞒你们的。
           快中秋了,希望你们能给我寄一点上海的月饼来。我们这儿的月饼,简直是和上海五分钱一个的一样,味道一点也不好吃,所以我特想吃上海的。如果不好寄怕压坏了就算了,我只不过是想想而已。我们班长邵文这次考进大学了。我真的为这件事高兴。我是很希望能够继续读书的,我喜欢读书。
        爸,你能不能帮我弄到《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的辅导材料,我想看。别的也不多说了,请早日回信。
    此致安康!
                                                                   女儿 桃桃
                                                            1973年8月24日晚
           

  • (二)礼记中有关民族的伦理道德和国家的法律制度的论述
         
    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    (《礼器》)
        
    意思是说,要崇尚有德行的人,尊重按法规制度办事、按规律办事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荐举贤才在一定位置上,做事情能发动众人,团结众人同心同德。能做到这些,不仅大至于国事,小至于乡里甚至个人之事都不至有所耽延,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会形成一种好的风气,因为这些举措都是引导人向上的,看起来只是一些具体举措,实质上体现着一种思想意识和心理的建设。

          对于每个爱才的领导者而言,最不愿看到的恐怕就是手下爱将出现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以致局面难看的情形。但这也恐怕是每个领导者都会面临的常规问题。毛泽东同样也面临过这样令他头痛的问题。    
          黄克功,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追随毛泽东经历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在战场上立过大功,是我党我军早期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但这员猛将却在个人感情问题上折了个大跟头,恋爱不成杀了对方以致入狱。这桩案件震动了延安,绝大多数人认为黄克功是大功臣,也可以将功赎罪。甚至连审案的雷惊天也写信致毛泽东,请他赦免黄的死罪。

  • 雷经天同志:你的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
           
  •    巧合的是,该案发生前不久,国民党内“桃色事件”骤起:蒋介石的黄埔爱将张钟麟因情感纠葛枪杀妻子而受审,蒋以“爱才”之名特赦之。而后张钟麟改名张灵浦再度奔赴前线。对于黄克功,毛泽东斟酌良久,最终决定坚持执行党纪军规。他尤其提到:共产党与红军,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     黄克功案件是党史上真实经典的案例,凸显了情与法、罪与罚、特权与公正的较量,其中蕴涵的破除特权思想、倡导平等观念,执法如山、取信于民,对当今中共正在大力推进的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的自己行为决定的。
           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戒。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抚恤。
                                                           毛泽东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

  • (三)礼记中谈到一个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职责的问题。
           
           在今天看来,这些属于法和制度的范围。但古人所谓“礼”包括礼俗和制度两方面,即所谓“礼制”,儒家特别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认为很多事情决定于一个人自己。即使有法,如果人的道德水准不高,还是常有犯法者,等于无法。《礼运》云:
           
    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
    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
    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法所制约的是人的行为的底线,让人的行为不出格,而古代儒家所说的礼则要求人不断向最高的思想境界上去努力。

  •       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了将北大看成综合大学,将清华看成理工科大学。但其实创办之初,两所大学都是综合大学。清华初创之时有四大教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要说影响中国,这四个人的名字个个都顶尖。很多人都认真探究为什么后来清华文科衰微,直到今天也难以望北大的项背。事实上,陈寅恪的一封信,已经揭示了历史的答案。

           在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这封信里可以看出,清华理工学院的老师恪尽职守,很少请假,文法学院的教师们则因为经常请假从一开始社会名声就不好。这封信解释了为什么清华理工后来一支独大,清华文法后来一路哀歌的原因。教师请假,多大点事儿?却是教学氛围、院校风气的重要成因。只可惜陈寅恪当年选择了独善其身,只要求的了自己,只向好友傅斯年一人谈及了此事。如果这封信当初就被广泛传播,清华文科的命运可能会被改写。

          在这封信中,陈寅恪先生心目中的纲纪精神包含了不请假,包含了需要认真准备一周才上课,包含了不受无功之禄、不要虚占的学术岗位。这就难怪了到今天陈先生仍被公认为首屈一指的大师。后世感叹总是出不来新的大师,学问之外,缺乏陈先生的纲纪精神,该是重要原因。 


  • 孟真兄左右:
        手示敬悉。所以稽迟未即奉复者,以尚未决计南行与否故也。今决计不南行,特陈其理由如下:
        清华今年无春假,若南行必请假两礼拜。在他人,一回来即可上课。弟则非休息及预备功课数日不能上课。统合计之,非将至三礼拜不可也。初意学生或有罢课之举,则免得多请数日之假,岂知竟不然。
        但此一点犹不甚关重要。别有一点,则弟存于心中尚未告人者,即前年弟发见清华理工学院之教员,全年无请假一点钟者,而文法学院则大不然。彼时弟即觉得此虽小事,无怪乎学生及社会对于文法学院印象之劣,故弟去学年全年未请假一点钟,今年至今亦尚未请一点钟假。
  •         其实多上一点钟与少上一点钟毫无关系,不过为当时心中默自誓约(不敢公然言之以示矫激,且开罪他人,此次初以告公也),非有特别缘故必不请假。故常有带病而上课之时也。弟觉此次南行亦尚有请假之理由,然若请至逾二星期之久,则太多矣。此所以躇蹰久之然后决定也。
           院中所寄来之川资贰佰元,容后交银行或邮局汇还。又,弟史语第一级主任名义,断不可再遥领,致内疚神明。请即于此次本所开会时辞照准,改为通信研究员,不兼受何报酬。一俟遇有机会,再入所担任职务。因史语所既正式南迁,必无以北平侨人遥领主任之理,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否则弟亦不拘拘于此也。
           所欲言者尚多,特先约略奉复,即希鉴谅,并代候诸公,至深感幸。                                     
                                                                      敬叩
                                                                      撰安
                                                             弟寅恪顿首
                                                 一九三六年四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