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镇花园村党建文案汇报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HE XIE HUA YUAN
- 和谐花园 幸福社区
- 天府之都清泉镇,
- 春光依赖花园村。
- 桃花诗会天下知,
- 皆皆人意夺美名。
- 花园歌颂
- 花园村地处龙泉山脉中段,紧邻清泉镇场镇,距成南高速清泉出口1公里,距成都市区、青白江城区及周边金堂县城、龙泉城区都在半小时车程内,是青白江、金堂与成南高速公路、龙泉驿区联系的中枢“门户”,总人口有4166。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47平方公里,花园村是青白江区18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示范村之一,省级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目前建立有3个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常住人口3482人,境内花园沟果园面积达3000亩以上,主要以桃树、李树、枇杷为主,四季花果飘香、景色宜人,花园村是集赏花、品果、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地。
- 花园村基本情况
- 紧紧围绕镇、村中心工作,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的效能,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增强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就是围绕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工作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
- 和谐花园·幸福社区
-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处理群体与个体之间、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把创新精神贯穿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始终,精心塑造党建品牌特色。针对我村社区较集中,农村干群关系不协调,我们在道路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深化干群关系,深化工作透明度,增强广大党员、群众和谐共融。使创建党建品牌与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原则
- 体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和实践逻辑。用和谐的方式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促进人人心理和谐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花园。
- “LOGO”主体以红色为主
- “红色”,既奔放、斗志、激情,拥有乐观的积极心态,也表示追求快乐、和谐,更代表党组织固有的红色基因。突出体现花园村干部群众争当时代先锋的决心,和紧紧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以及建设和谐花园的象征。
- 品牌名称:和谐花园 幸福社区
- 目前,花园村党总支部下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2名。党总支部按照“公开、民主、规范”的要求,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一是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模式,以设岗定责为载体,搭建党员发挥模范新平台;二是搭建“党员联户”工作模式,调动党员形式民主权利,参与党内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成立“三类工作平台”,采取“自制服务、自治服务、自治民主”“三自”措施,形成服务群众的网格化走访联系,分片包干,真正用脚步丈量民情。
- “红色基因”——党的建设
- 我们将党的建设、志愿服务、廉政建设、产业发展、社区服务融入“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以和谐社会建设推动花园村的全面发展。
- 花园村3个党支部采取党员群众推荐、组织指派等方式,从村组党员能人和有工作热情、经验丰富、群众威信高的党员中,组建了党员自愿义务服务队共计29人。一是成立服务先锋队,成员24小时随时帮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每个支部不同情况分别下设污水管道疏通组、水电情况预报抢修组,家庭矛盾调解组,邻里纠纷化解组等,每个组各有分工,有困难找先锋队。二是做好服务硬件建设。围绕三个居民集中安置小区成立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广场面积合计达到2000多平方米,各种体育健身设施的配套,并相继成立老年文体队、村民腰鼓队,同时组织村3个集中院落村民自编广场舞,并配备音响等设施,呈现花园全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良好环境,形成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三是强化慰问帮扶。每年在九九重阳节对85周岁以上的老人及特殊人群进行慰问,形成爱老、助老常态化活动。志愿服务先锋队每年度至少5次慰问辖区内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送去亲人般的温暖。
- “黄色温馨”——志愿服务
- 花园村党总支部带头,突出三个重点,把握教育内容。突出宗旨教育,增强全体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突出岗位廉政教育,让干部知道危险、查找风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突出示范教育,加大对干部身边勤政廉政典型的宣传力度,形成典型示范带动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活动和开展“坝坝会”教育等活动,组织广大干部开展警示教育讨论,增强廉政教育的有效性。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便民室工作人员坐班制,村内大、小事均由村议事会表决通过,并随时接受村监事会监督,并在每个办公室设置廉政警示及格言警句。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建立“东山之约,最美花园”微信群,方便外地务工人员咨询、了解花园村政策,建立全村党员群等平台,让廉政文化上墙面、上办公桌面、上网络页面,真正把廉政教育入脑入心。
- “蓝色火焰”——廉政建设
- 为了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加群众的收入,花园村积极完成重点项目,促进和谐发展。一是积极引进产业项目。先后引入成都五大洲农业有限公司、泰瑞恒有限公司、远古巨人国、善安寺等,以花园沟风景区为依托,几个项目连接花园沟、友好、鲁家尖山一片,共流转面积1700亩,打造集赏花、品果、生态农业观光与乡村休闲度假,佛教禅文化为一体的圣地。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在14组和17组修建一条连接善安寺和巨人国、杨梅基地的道路,全长2.23公里。于此同时,积极修建4组1200米左右产业大道,修建2300米左右沟渠,积极改善辖区内各组的农产品运输及灌溉。三是加大果蔬产业发展。成立花园村合作社,向专家咨询果林建设等措施,现有梨园已经基本成型,梨子水果畅销外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 “绿色生命”——产业发展
- 花园村形成健全以“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参与机制”的“333”机制。随着村社会发展的加快,外来人员也不断增加,目前社区有11个村的部分居民和其他外地户居民,党总支发挥好“333”机制,切实发挥党总支作用。一是设置楼栋长、单元长,加强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二是成立社区院落自制委员会,按照发展和稳定并重的原则,做成“安心、放心、省心”的亲情服务,切实做到小事不出屋,大事不出村,形成了建设美丽乡村,创建和谐花园的轮廓。
- “紫色优雅”—— 社区工作
-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7年7月)。党总支部对创建党建品牌活动进行深入宣传发动,学习文件精神,使党员群众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党建品牌的内涵和特征,自觉主动投身创建活动,形成浓厚氛围。第二阶段:创建与申报(2017年8月—10月)。党总支部对照《花园村党总支部2017年党建品牌活动计划》,以党建有形化建设为基础,组织讨论提炼党建品牌名称、内涵和理念,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引导、激励和规模效应。以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契机,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推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落实,使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向深入。第三阶段:巩固深化和发展完善(2017年11月起)。党总支部在区委命名第四批党建品牌的基础上,完善创建机制,细化创建措施,丰富党建品牌的内涵,推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持续推动和巩固党员的品牌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完善和发展品牌。花园村将围绕创建活动要求,针对评比中发现的不足、交流中好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对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施长效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党建品牌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同时借助党建品牌的创建进行延伸,把花园建设成为管理更加有序、环境更加优美、治安更加良好、居民更加幸福和谐的宜居社区。
- 组织实施和监督保障
- 桃花李花枇杷花,花香果浓景留人。不爱深红爱浅红,醉瞭不过游晚钟。
- 花园歌颂
- 感谢聆听
- 汇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