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书院--国学经典--余姚团队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2016.07.07
蔡老师主讲
般若书院--国学经典--余姚团队
- 感恩老师慈悲大爱生命示现引领!感恩生命伙伴时时大爱陪伴小后学!感恩累世因缘相聚一堂!三年来同修共伴的道路上以觉为师,以愿导期行。修理自己,以身边的万事万物为启觉,不忘初心,修平等心智,一门深入,内心观照能如如不动,安得了心!每个生命伙伴都是小后学的一面镜子,能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当小后学时时会用小白兔拿胡罗卜钓鱼的这个经典来提醒自己。(平常当中自认为为对方好,去用自己内心所为的“为他人好,劝说为你好的时候”,觉自己是否有关照到“他心系我心”,再用平等心智内心深处默默陪伴一切都是美的!以往小后学会动口劝说你该怎么怎么做是最好的”)感恩老师一直教导小后学不对立,无分别对待,只有默默陪伴以心印心。小后学认理实修,转识成智,创造和谐好环境。道法自然,如呼吸般自然利他,用生命陪伴生命。在以“觉”为师,内观自己,不二过、修一归零的大光明道上践行点亮自己的那盏明灯与大光明使者一起启航。这条道走正确了………感恩老师,感恩同修共伴的生命伙伴、爱大家、谢谢大家!丽仙师姐
- 修行路上荆棘密布,那是我们累世的习性呈现。悟理容易行之难,难在那咖啡粉、果汁、蛋花……把它们与本性分离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心诚”“色温”气和”用这六字去温柔迎接每个当下的发“心诚”,敞开真心,善待人,爱之、惜之,扶持之,敦促之。“色温”,以柔和温厚的面目,平静祥和的心态给周围的人营造安心、协同、上善若水的磁场。慈眉善目、心平气和,除了天成的缘由,想必也是修炼的结果。典雅的谈吐、淡定的言辞,彰显着为人者的涵养和修行。“没有温柔被待过,如何温柔待人?”“意道无心始见奇”,当你忘我的时候,你正能看到这种事物的本质,不会着于相,拿五识有办法,拿自己有办法!周芸师姐
- 大家都看到过,文殊菩萨等很多佛菩萨手里都持着宝剑、枪支等武器。这些武器不是用来制服任何生命,而是用来杀灭贪嗔痴烦恼的。学修任何法,就是为了面对、控制、断除烦恼。衡量修行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谁念的咒语更多,谁做的功德更大,更不是看谁发财、健康、工作顺利,而是看烦恼有没有减少。比如,当有人污辱我们的人格,或者是欺负、殴打我们的时候,看看我们的嗔恨心是不是跟以前一样。如果是一样,那我们的学佛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当然,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还谈不上彻底断除烦恼,只能适当地控制。文君师姐
- 当我们在无意识的时候,就会被自己的想法、信念所绑架。金钱不流畅,情感关系不顺滑,甚至健康有问题。造成这些果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内在无意识流动的念头和情绪。通过有意识的向内看,保持觉知,我们自然会看到自己的卡点在哪。当你看到、觉察到的那一刻,解脱自然发生,内在一旦和谐,外在自然归位!感恩老师的引领。我们大家一起走在心灵成长的路上……青青师姐
- 感恩老師慈悲引導!感恩生命夥伴陪伴!七月七日聲老師講解空中法會課程,小後學概括了自己一點小小心得分享!空是體,色是用體,第七識是功能,起到無漏平等性智,佛果,自性就是空性,就是念与念之間的無念状態,這個状態空空蕩蕩,人人具足,只要清醒处在這个無念状態就是回歸自性。敬請老師!夥伴們指正!美华师姐
- 感恩老师和师兄师姐们慈悲引领,小后学还处在幼儿园小班状态。小小后学认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去掉那个我执,不被头脑惯性的思维控制,不分析事物的对错是非(其实任何事物都没有对与错,只不过角度不一样罢了)。坦然面对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情,接受并知道它的存在但不执着于它的存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在生活中不断的内观自己,拨开乌云就是太阳……陈敏师姐
- 修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通过修行能认识宇宙真理?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开智慧、证真实。要认识真理,必须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问题是,我们现有的认识能力是错乱的,无论怎样认识,永远看不到事实真相。就像我们戴上黄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而戴上绿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又是绿色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去除遮蔽认识的各种错误知见。其次,还须具备无限的认识能力。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学到八十岁、八百岁,能穷尽整个宇宙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若想以这种有限的知识认识无限的宇宙,是永远办不到的。惟有通过修行,才能去除种种错误知见,开发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由此证得诸法实相。巧丽师姐
- 通过三个星期的空中课堂感悟还没有那么深刻,我目前的第六意识心比较强,能悟到表面一些东西,像惠能大师他的社会性,自尊规范性,从不到处生是弄非,能够处处心安,处处是净土,还有得失自在,毁誉不动,苦乐一如等。他就是我的楷模也是我的人生导师。认识大家真好,但是我的悟性很慢需要坚持,感恩大家的无私奉献。利华师姐
- 学道无他,重在参悟,重在有疑必问,参透万法的究竟,不在受身心轮回之苦!感恩老师慈悲引导,让小后学越来越明白我们人人都有一个真主人,二六时中在我们身上起着作用,只是我们因累世的业力,我们的云层,我们的尘埃(第六意识心,和第七识我执)不得见性,还需过滤。而我们的人心都是这俩“识”在起着作用,五八随着六七转,所以往往拿自己没有办法。总被外境带走,爱恨情仇,名闻利养,活在自己的知见和角度中。人意,我意,分别,执着,生活中徒增很多无明烦恼。何时我们能够理解外在的一切都只是意识幻化的作用,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一切都是因缘合和,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时,我们也就释怀和看淡了。那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小后学的理解为真正明白性、心、身是一不是三,转识成智,妙用五蕴,从而拿自己有办法。活出生命本自具足的清净、圆满、智慧、喜乐!但持自性金刚,圆满当下的每一个因缘,人生亦会非常丰富精彩,圆融无碍。感恩老师大善知识的引导和以身示道,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智慧圆融、宁静祥和,觉性觉知,圆满无漏……感恩老师让我们懂得修行修自心,以“觉”为师,内观自己,不二过,转人心为道心,在红尘中修炼,行出我们的五伦八德,行深我们的六度般若波罗密,我们的四无量心,从而回归我们内在本自具足一切的初心………素展师姐
- 胙听蔡老师讲介经文,认识到参悟的三个层次: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当然这三山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就象蔡老师讲的牛奶/咖啡,凡人看到的是牛奶/咖啡,修行后能知道这是水+奶粉/咖啡粉,参悟了就能滤过奶粉/咖啡粉见到本性的水。我现阶段就是需要参悟如何滤过,从菩提自性来讲,本来无一物,何必去过滤,但我未见性,也许也有人就我一样在参悟/修行中。感谢师兄师姐。 涵铭师兄
- 蔡老师回复涵铭师兄 1)本來是水 加了咖啡粉,變成咖啡,認為自己是咖啡,忘了自己是水(見山是山,凡夫)2)修行,試著要把咖啡從水中分離,還原原來的純水(見山不是山,二聖)3)了悟時,也不需要離開,當與咖啡在一起時,它也是純水啊!與牛奶、果汁一起時,它也是純水!時刻都在,未曾離開過自己。(見山又是山,佛)4)修行剛開始,有天堂地獄之分,想著要上天堂。最後開悟時,那有天堂地獄,天堂地獄是人心的分別,十法界也是人心的分別(見山不是山)。5)對開悟的人來說,哪裡都是這裡,在哪裡就圓滿哪裡,當水與咖啡、牛奶、果汁、蛋花湯一起時,它就圓滿當下的因緣,不曾離開過自己,了了分明,自己還是純水H2O。6)雖然現在我是人的相,穿人的衣服(如同咖啡),但我很清楚,我與諸佛菩薩ㄧ樣(我也是純水),不用急著要離開人,只要我能但用此心,當下直了成佛。
- 尊敬的蔡老师 ,各位师姐师兄: 阿弥陀佛!学习空中课程“六祖坛经”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共免。今天听老师讲到“转识成智,妙用六根”这句经文,当时不太理解,课后仔细阅读今天的学习笔记和查阅论坛后整理如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佛教,六根对应六尘或谓六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的存在,必有存在的道理,有其依据,更有其妙用。
- 眼:眼观六路。用来认清善恶、正邪;用来认清真理与谬误、净土与地狱;用来认清来去的路。有了眼睛,却是非不分、好坏不分,那么,不如没有眼睛,作个瞎子。耳:耳听八方。用来兼听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哪里来的都要入耳,这样,才不会偏听。有人不仅偏听,甚至拒听。或者,左耳听右耳出。那么,留耳何用?何况还是双耳。鼻:鼻嗅众香。鼻孔朝下,为了让你嗅土地的芬芳,要脚踏实地。有人鼻孔朝天,一时可以,久了会很辛苦,下点雨,还会跑进鼻孔,多难受。鼻也可以嗅众臭,不都为香而来。只能闻香无法闻臭,那何必生有两个孔。闻香闻臭没关系,但要香臭分得清。
- 舌:舌灿莲花。用来讲经说法的,用来赞美的,不是用来说废话骂人的,更不是用来挑拨离间、恶毒攻击的。我们有口有舌,不去诵经念佛持咒,不去教导人劝解人,那么,口舌何用?难道,要等到口舌不灵时才后悔吗 身:身体力行。人生难得,此身也就难得,既得此生此身,当然要珍惜,使其恰得其用。有人用身去造杀盗淫的恶业,有人用身去做好事。谁用的好,不说自明。有人很懒,很懈怠,身强力壮,不去做善事。这样,有身何用?这样的身,只是僵尸而已。意:意字开头的成语很多很美。如:意味深长、意往神驰、意气风发、意满志得,乃至意在笔先、意在言外。这么多意,而有人偏偏是意马心猿,乃至居心叵测。其意不仅乱,而且凶险,直至罪恶。他们不修戒定慧,不灭贪嗔痴,起意动念,莫不自私自利害人害己。如此一意孤行,岂能不成为地狱种子?
- 意在六根,排在最后,这说明意最有份量。因为,在佛教,末后先行嘛。学佛,我们要忏悔己意,要清净己意。意得忏悔,意得清净了,那么,眼、耳、鼻、舌、身也就跟着无染了。正所谓妙用宝 启六根 眼观色 鼻闻香 舌尝味 意根料 身宴坐 耳根禅。在当下的生活中外界瞬息万变,如何运用六根、六尘、六识转为智慧的用,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为境界所扰。内观自我,一颗平常心却妄心不息,念头不止,这就是课程之后的生活中留给我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创造的必修课。性是心之理,心是性之用。付强师兄
- 般若书院--国学经典--余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