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四人有幸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02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即使命运如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一镜到底
  • 2021-6-2

  • 青年志·国家情
  • 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为纪念建党百年、重温光荣岁月,展示新时代青年风采,引领当代青年继续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诚邀您进入《觉醒年代》,与党同心、与青春同行,让青春焕发绚丽光彩。
  • —— ★★★★★ ——

  • 诚挚邀请

  • 山河辽阔,历史苍茫,从我们华夏大地,第一次飘起鲜红党旗,到2021年,我们迎来了建党100周年。提起中国动乱年代,能够想到的是战火,是硝烟,是刘胡兰、董存瑞这样身经沙场的英雄人物。然而还有一批人,他们在无声的硝烟中,无私奉献。本次由我带你们走进文学革命者们的世界,讲讲那个觉醒年代的故事。
  • —— ★★★★★ ——

  • 主题

  •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 李大钊
  •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 陈独秀
  • 人物简介

  • 新文化运动领袖,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办新青年,提倡白话文。
  • 胡适
  •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 周树人
  • 人物简介

  • 五四运动成果显著,陈独秀与蔡元培告别,专心于救存亡绝续的中国  
  • 1920
  • 周树人创作出《狂人日记》,笔名为鲁迅。胡适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领袖。  
  • 1918
  • 李大钊受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的鼓舞,毅然辞学返回国内参与新文化运动。
  • 1916
  • 丧权辱国的巴黎和会传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引领学生爱国、救国,进而引发了大规模的五四运动,使得国家主权得以完整  
  • 1919
  • 胡适发布《文学改良刍议》,进入国人视野,在北大任职教授。届时,陈独秀也进入北大当文学科长。  
  • 1917
  • 陈独秀回国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1915
  • 时间轴
  • 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发起建立的团体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 1921.7
  • 李大钊撰文号召全国的共产主义者“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要担负起“中国彻底的大改革”的责任。

  • 1921.3
  • 时间轴
  • 剧照

  • 感谢各位的观看,最后想对大家说,即使命运如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在这觉醒的年代缝隙中夹生的文学革命者,他们用笔杆呐喊。中国的革命,从来都不是说一说闹一闹的,也更不是简简单单地走已定了明确目标方向的道路就了事的,而是一种真真正正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大义凛然,是真心诚意为了这个国家好的赤子之心,他们用生命开创了盛世,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期待与大家的下次相遇。
  • —— ★★★★★ ——

  •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