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会未来的十点建议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冀居
发布时间:2017-10-26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弘法利生是责任
  • 2018即将启程随即启程

  • 闻思修行是核心

  •      刚才听了几位发心人员的分享,我内心也有很多感慨。我们佛学会从无到有,从创建到发展,在整个过程中,离不开很多人长期的辛勤努力,包括教务处的历任法师、今天在场的和不在场的众多发心人员,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非常不容易。
        2017年学会的整体状况,总的来说,我非常满意。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 对未来学会的十点建议
  • ——上师仁波切于成都佛学会开示 
  • 2017年10月8日晚
  • 对未来学会的十点建议
  • ——上师仁波切于成都佛学会开示 
  • 十、不离善巧方便
  • 、弘法笔记
  • 八、让学会
          充满活力
  • 七、合理分工
           适当调整
  • 六、重视人才培养
  • 五、建立例会制度
  • 四、以人为本
    互相关爱
  • 三、闻思修行
    是核心   
  • 二、总结经验
    保存资   
  • 一、规划未来
  •    在每年年末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关于未来的计划。
       现在是10月份,再过两个多月,2017年就结束了。在这一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我们对于学会明年的工作乃至未来的长远发展,应该提前有所规划。
       世间任何一个团体,都会对未来的发展做一些大的规划,这非常有必要。
    学会也应如此。大家都是金刚道友,我们要在团结和合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学会的具体情况,对明年的主要工作有个大致的规划,不管是教学管理方面的主要项目,还是明年要开的各种重要会议,包括理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人才培训会等等,以及放生、助老等爱心活动,从小组到中组、大组都要有
    计划和安排。
       从今年开始,希望各地的理事会和监事会,在年底之前把来年的工作计划做好,并报给教务处。
  • 一、 规划未来 
  •    第二点建议是,我们要对这一年闻思修行、管理、弘法等各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

      在世间,大到国家,小至几个人的企业,在一年结束的时候都 会进行总结,把所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汇总,作为未来工作的借鉴。

       我们每个地区的发心人员,也应该这样做,这一年发心工作中不如法的地方,要进行反省、忏悔,成功的经验要总结出来、保存下来,供下一届班使用,让他们能做得更好。所以,把教学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档案资料保存下来,很有必要。
    在我发心创建的智悲学校,每年都有很多图片、音视频等资料保存下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一定时候,这些资料将会成为珍贵的档案和历史的见证。

       这方面国外做得比较好,以前上师如意宝每去一个地方,法王在那里传法的录音录像,以及当地学员的档案,都一直保存着。当然,这也是在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留存一些有意义的资料。

       在国外,几乎每一个道场,对这方面的工作都非常重视,不论是上师们的传法资料,还是学员的档案和学修记录等等,都会保存下来。 

    所以,在年底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把今年学修和发心中获得的智慧和经验进行总结,把有形的资料和无形的智慧进行保存。
  • 二、 总结经验、保存资料
  • 第三点,学会的核心价值观是闻思修行。
      不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我们都要把闻思修行作为学会最核心的理念和价值观,大家所有的发心工作都应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

      通过闻思修行提升每位学员的佛教水平,这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其他目标。

      当然,在抓闻思修的过程中,有些方面可以灵活一点。比如共修出勤率,有的新学员在这方面达不到学会文件的要求,但如果其他方面都还可以,传承和法本都能圆满,学习的意乐和态度也不错,那么在考勤方面可以稍微放宽。

      当然也不能太松、完全放任自由,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必要的管理制度,学会的核心价值也难以实现。但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每位学员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比如这个学员的学修量基本圆满,其他各方面也都比较好,那么在留级、劝退等问题上要酌情考虑,而不是全部一刀切。
  • 三、 闻思修行是核心
  •    第四点建议是,学会要以人为本,倡导关爱他人的理念,学员之间要互相关怀。这一点很重要。
       作为学会的管理人员,要关心学员的身心状态,当学员遇到身体、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各种困难时,负责人和发心人员一定要关心到,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学会作为弘扬大乘佛法的团体,我们的成员遇到困难时,希望学会的组长和负责人要尽力去帮助他们。就像国外基督教的一些团队,他们在关怀成员、关爱他人方面确实做得很好。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处于一种比较冷漠的状态,人与人之间非常缺乏关爱。在这种时候,我们各地的学会小组,一旦发现学员有困难,要立即发动大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理事为主的发心人员更要去关心。比如学员家人得了绝症,经济上面临很大困难;有的学员离婚了、失业了,情绪非常低落……人世间有很多悲惨的境遇,在这个时候,大家要无条件地给予一些帮助。
       学会很早就建立了放生团、助念团、爱心小组等关爱生命的团队,但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仅要为临终者献爱心、放生护生、关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还要在此基础上,关心我们身边的学员。当学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会中除了获得佛法的受益外,还能感受到学会大家庭的温暖。
    希望大家未来在这方面不断地予以关注。
  • 四、 以人为本,互相关爱
  •      如果各方面没有很大的困难,希望各地理事会都能建立例会制。理事会、监事会都要定期开会。
        每次会议,要提前有所准备,开会的时候要明确重点、掌握时间。我对智悲学校也是这样要求的,有些老师特别会说,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停不下来,结果其他老师都很担心,一旦这个人发言,会议时间就控制不住了。
       大家都很忙,白天要工作,晚上要休息,还有很多学修功课,所以,会议的组织者一定要有时间概念,尊重大家的时间。例会的次数不用太过频繁,不一定每周都开。如果能一个月开一次例会,
       当然是非常好的;实在做不到,至少一个季度一次。我们在制定一项新制度时,要尽量考虑简便易行,能长期实施,不要半途而废或不了了之。
    除了出现特殊情况时可以召集临时会议,其他会议要提前计划。开会之前,把会议的主题、流程、需要讨论的议题等内容通知到参会人员,给大家一定的时间做好准备。
        其实开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一些依靠个人智慧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大家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和探讨,基本上都能很好地解决。因此,通过会议的形式把很多事情拿到桌面上来谈,共同解决问题,这对学会的管理和发展非常有意义。所以,希望大家要坚持开会。
  • 五、 建立例会制度
  •    理事会要重视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训制度。
    现在,很多地方的人力资源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为了来年的新班招生,年底就开始物色和招募新班的组长辅导员等发心人员,这样很有必要。
       总的来讲,我们要挖掘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心和爱心的学员出来发心,在此基础上,如果法义方面比较超胜,那么可以安排做辅导员;如果管理能力较强,可以做管理人员;还有提供道场、资料发放、技术支持等各种资源的发心人员也很需要。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足,共修、开会都很困难,更不要说维护这么多人的闻思修行。所以,各方面的发心人员我们都要色。
       在我们的发心团队当中,既要有一些管理经验丰富的老道友,他们是发心的主力,同时也要吸纳和培养一批80、90后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学会的管理要跟上时代,不能一直因循守旧,永远停留在“舒适区”。否则,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却还浑然不知。
    这几年,参 加学会的人越来越年轻化,以后学会将是一个年轻人的群体。
       要管理这些年轻人,让他们好好闻思修,学会的管理团队需要很多年轻人的加入。我也了解到,你们的各项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对明年的工作也有准备,这样很有必要。但在此同时,更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储备,这是学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 六、 重视人才培养
  •    发心人员当中,有些人的工作量特别大,有一些则看上去比较轻松,有必要的话,可以做一些调整。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智慧能力都是有限的,尽量不要让一个人负责太多的工作,否则不一定每项工作都能做好。因此,各地学会尽量明确发心人员的分工,地区理事会和管理法师也要关注这个问题。在家人在工作、家庭方面的琐事特别多,还要在学佛团体中身兼数职,有一定的困难。
       我在佛学院给每位法师安排发心任务时,也尽量做到适度和妥当。不然,一两个人太累了,其他人太清闲了,这样不是很合理。所以这方面,你们要再三考虑,如果有些发心人员工作量特别大的话,可以让其他人分担一部分。
       总的来讲,发心人员出现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时,可以考虑做一些调整:
       一是发心时间长了之后,自己变得麻木,对发心没有热情,也没有进步;二是管理工作中大家对他的意见比较大,他却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三是在管理过程中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身心疲累,也可以考虑跟教务处法师申请调整发心工作。
       我们发心,不像世间人那样为了追求名声、地位,在这里,大家的出发点是利益有情,都是为了把学会管理好、建设好,没有任何个人的利益。
       因此,就像世间的政府、企业定期换届一样,佛教团体的管理层定期调整也是有必要的。做调整的时候,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学会和弘法利生而发心,不会有个人的所求,世间人也经常讲“心底无私天地宽”,所以对于教务处或理事会的调整,大家要以坦然的心态对待。
  • 七、 合理分工,适当调整
  •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充满活力,不能做了一段时间就失去动力,慢慢就“奄奄一息”了。你们刚才提到的朗读、禅修、沙龙等活动,我觉得能增加学会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进行尝试。
       在学会的教学和管理中,如果没有任何创新,除了每周固定的闻法、共修之外,什么新鲜活动都没有,到了一定时候可能会变得死气沉沉。所以,大家在不影响闻思修行的情况下,开展一些吸引人的活动,可以活跃学会的气氛。
       我在佛学院也是这样,如果天天只讲一部法,哪怕这部法很殊胜,时间长了以后,大家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失去兴趣。所以这几年以来,我每年都会传一段时间的密法,或者提倡一些新的闻思修行方法,比如今年一直强调的禅修。这个时候,大家似乎突然醒过来了,对闻思修行的意乐也大大提升。因此,变化和创新,是保持团体活力的重要手段。
       未来,在不违背学会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大家可以考虑组织一些与佛法相关的娱乐活动,让大家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活跃气氛、增进团结的作用。比如,逢年过节的时候,地区学会以低调的方式,根据学员的爱好、年龄等情况组织一些活动,年轻人可以有年轻人的方式,老年人用老年人的方式。
       有些地方的管理人员很有善巧方便,经常给一些学的好、发心好的学员发个奖,或在学员过生日的时候聚个餐,这些行为不会给大家增加很大的负担,但却在无形中增加了团队的活力和凝聚力。

  • 八、 让学会充满活力
  •    现在,世间的媒体和商家也是这样的,不断发布新产品来吸引观众和客户的眼球。最近在网上很火的《小戏骨红楼梦》,内容基本上是参照87版《红楼梦》改编的,但他们非常知道如何吸引现代人,投其所好,找了一批00后的小演员来表演,结果大受欢迎。这是商人的营销方式。我们各地的佛教徒,有时候也应该增加一点让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否则时间长了,大家学佛好像都没什么感觉了。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监事会。对学会的管理和发展而言,监事会的存在其实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虽然监督工作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理事会经常认为,“你是不是像纪委一样专门来调查我的……”。监事工作也确实不太好干,我们的监事法师说,“当监事后得罪很多人,我都不想当了。”但我觉得没有那么严重。 
       在国内,可能是大家对权力制衡的观念不太熟悉,一旦自己被问话、调查,就认为是犯事了,心里非常排斥和抗拒。而在国外,大家都觉得监事是一份很有荣誉感的工作,他们认为,监督对个人、对团体都是一种保护,并不是把人当成罪犯一样调查审问,而是为了大家的利益。但是,我们有些地方的学会对这些道理可能不太明白,一看到监事会的人来了,马上就想“我要注意,他们会不会把我告上去啊”,这种想法很不合理。我在公开场合多次讲过,给我挑毛病的人是在帮助我进步,相反,天天赞叹我的人,却不一定对我有帮助。所以,不论是小组也好,理事会也好,
       大家在正确对待监督方面,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
    总之,我们的学修和管理都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让学会充满活力,让学员和发心人员动力十足。
  •    从2018年开始,希望每位发心人员养成做弘法笔记的习惯。如果我没有忘记的话,明年年底的时候,我会抽查一些人的笔记本,看看你们在一年当中做了些什么。

      我很多年来一直在写弘法笔记,主要记录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院的工作,包括每天开了多少次会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会管理方面,我做了哪些事情;三是其他方面,像参加世青会,还有我的生活点滴等等。做笔记,对自己能起到一种监督的作用,对个人成长是有帮助的。
     
       因此,希望各级发心人员,从2018年1月开始做弘法笔记,记录的内容以学会的发心工作为主,也可以记录自己的闻思修行。对学院法师,我也要求他们每天做笔记。今年年初的时候我跟他们说,年底要检查他们的弘法笔记,但现在还没来得及,有时间的话会检查。

       大家要做弘法笔记,这是一个好习惯。
  • 九、 弘法笔记
  •    学会创立已经十多年了,能走到今天,有如今的发展,应该值得欢喜。
       十多年来,学员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每年都有增长。将来,即使没有大的增长,能平稳地保持下去也很好。
    我们曾经想过,学会跟其他任何学佛团体都是不相同的,首先进入的门槛很高,进来之后,学修和纪律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之后可能就没人学了。一方面有这种担心,另一方面也比较随缘。
       但现在看来,学会的人数每年都有增长,而且学员们的闻思水平和各地学会的管理水平跟以往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说明,我们现在这种管理方式,大部分学员是接受的。当然,我们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人数,最注重的是教学质量和团队价值。
       也就是说,大家进入学会以后,通过学习大乘佛法,身状态有没有改变,内心有没有获得成长,对社会有没有起到正面作用等等,这些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而人数方面,10个人、100个人、1000人、10000人……对我来说只是个数字而已,无利无害的。但对每一个人来讲,这样的学佛机缘或许关乎着他今生来世的命运。因此,虽然我们不追求人数,但凡是进入学会的人,我们都要对他的解脱和慧命负责。
       确确实实,大家在有生之年当中,真正参与如今这样弘法利生的机会,或许千百万劫都难以值遇。相比而言,自己学习佛法的机会不一定很难得,
    但是,我们不但自己学习佛法,还能帮助他人闻思修行,从接引他们进来学习,到为大家的学修提供各种资源和方便,以及保障我们这个团体的有效运
    行,我觉得,从大乘佛教的理念来讲,这些利他的行为非常难能可贵。

  • 十、 不离善巧方便
  •    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有时候很忙,有时候很累,但不管再忙再累,始终觉得学会的存在很有意义,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学会的教学和管理趋于规范和完善,让大家都能安心地闻思修行,未来让更多的人参加这种系统次第
    的学修。
       大家都知道,现在全世界有很多学佛团体,很多人也愿意像我们这样弘法利生,广度有情,但并非都能如愿以偿。也许是怀业成就的缘故,我们现在每年都轻而易举地让很多人趋入佛门。按理来讲,在如今这样的时代,在一个城市中引导成百上千人学习佛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其他团体,你们可能日日夜夜地忙碌,付出很多倍的努力,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成果。
    当然,学会刚刚创立的阶段,大家都很辛苦,但现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
       大家也轻松了很多。虽然每个人在发心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包括来自工作、家庭、生活、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冲突和压力,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获得了难得的人身,能直接间接利益这么多众生,是非常值得欢喜的事情。
    在座的道友,有的是10 多年来一直在发心,我希望你们还要不断地坚持下去,继续为学会的建设贡献力量,这样非常有意义。
       成都跟其他城市有所不同,这里的上师多、教派多,管理起来有很多特殊的困难。经常有人说,“我要去见这个上师、见那个上师”“我要去闭关专修”“我要跟我的上师走了”等等,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但现在,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知道如何善巧地应对这些情况,做到既不侵犯大家的信仰自由,又能保障学会的教学和管理不受影响。现在大家的心态都比较成熟,非常清楚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只不过我有点担心,时间长了以后,大家会不会觉得学会已经很好了,不用多管了。
  •   而且这里上师也多,可以发心的地方也多,到最后就对学会的发展没什么感觉了。那天我跟他们负责人开玩笑说,怎么我来成都的时候你们都不重视啊?!一方面是开玩笑,一方面也是因为成都的上师太多了,你们会不会对学会都没什么感觉了,甚至把我也给忘了(众笑)。
       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学员依止其他的上师,学会也不排斥任何教派和道场。我对任何具德的善知识、如法的教派和正法的道场,始终怀有一颗恭敬心和清净心。但是任何一个团体,包括佛教的道场和寺院,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学会也是如此。
       一方面,学会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修平台,我们不分教派与传承,凡是进入学会的人员,都一视同仁地提供闻思修行的服务;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这个平台的正常运转和团体成员的利益,我们也有自己的管理规则,这是需要每一位学员遵守的。因此,大家在管理中要掌握分寸,善巧处理各种问题。
       实际上我也知道,你们对学会的付出是巨大的,除了自己的家庭、工作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在发心上面,这一点从近几年大家做出的成绩也看得出来。
    虽然跟一些做得好的城市相比,成都算是中等水平,但你们这里很多人发心非常稳重,不像一些刚发心的人,最初热情高涨,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一辈子依止上师,生生世世不离师”,但没过两天就不见踪影了。
    未来学会的管理,要以发心多年的老道友为骨干,在此基础上,也要吸纳一些人格稳重的年轻人,这样一来,学会才能既保持稳步发展,又能不断
       激发出创新的热情。大家处在如今这样的时代,非常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像人工智能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去关注和学习,可能很快就被
    时代淘汰了。 
  •    我们出家人也需要学习这些世间知识。我经常跟法师们讲,要关心时代的发展,多学一些相关的知识,否则到一定时候,这个时代的语言我们都听不懂了。现在年轻人说的很多话,我们确实听不懂。虽然他们不是机器人,但是他们所用的语言和词汇,跟我们这代人差得很远。未来变得更快,到时我们跟下一代的差距就更大了。所以,我们佛教徒要关心这个时代,包括看一些年轻人关注的电影,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追求的目标。作为佛教徒,我们对世间法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但为了利益年轻人,需要学习世间的各种知识,接上时代的地气。
       虽然,为了跟上时代所做的努力,可能跟我们的信仰和生活会发生一些冲突,但就像刚才一位发心人员所讲的那样,我们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要进入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了解之后我们再反观自己,才能找到利益他们的办法。未来的世界属于年轻一代,如果我们没法让佛法跟年轻人相应,他们会认为佛教是一种落伍的老观念。倘若如此,将来佛法可能逐渐被世人所抛弃,从而隐没于世间。所以,这方面大家需要关注。
       另外,我们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多一些善巧方便,不要特别死板。我刚才也讲了,以后要让学会富有人情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和帮助。虽然学会目前的规定是以闻思修行为主,但我们对学员的关怀跟这一点并不冲突,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
    所以,大家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像一些世间组织那样什么都是“一刀切”。当然,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不能突破,就像学院当中犯根本戒也会被开除的,除此之外,我们在管理中应怀着一颗关爱他人的心,要用善巧方便处理各种问题。
  •    最后,特别感谢大家的发心,感谢大家多年来默默无闻的付出! 
       大家在发心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包括别人的冤枉、诽谤、不理解等等。我自己也是这样的,遇到一些大的困难时,也想放下来,觉得不如自己一个人去闭关、什么人都不见好一点。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念头,但过了两三天后,又觉得不能这样想,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要继续做下去。
       每位道友在发心过程当中都遇到过各种障碍,包括来自同事、家人的阻力,以及自己身心方面的违缘,但大家度过了一个个的难关,都挺过来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世界各地都有我们的发心人员,每位发心人员背后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虽然我们无法一一赞叹和感谢,但你们的善根永远不会空耗。
       总而言之,特别感谢学会所有的发心人员,感谢你们为学会的付出,不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时间、精力、爱心。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发心、不断努力,因为学会的存在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重要。各地学会的管理和成长,虽然我和法师们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各地的管理团队是更重要的。如果一个地方的发心人员自觉、主动、非常努力,也有善巧方便,那么
    这里的学会肯定会很出色。如果各地的管理人员对发心工作没有积极性、没有热情,越来越蔫,光靠我和法师们的话,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我们能做的毕竟是一种摇控式的管理,主要是给大家提供教学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 感谢大家的发心
  •    未来,我们还要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这条路就是让一切众生成佛的菩提大道,我们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相信,依靠这条菩提大道,不论是对身边的众生,还是对未来的佛法,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现在通信特别发达,这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我们通过网络弘扬佛法非常方便。除了担心影响太大之外,其他方面不会有很多的障碍,各方面都很方便。以前我来成都的时候,每次开法会或放生都只有七八个人,但现在完全不同了。的确,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如果我们佛教徒自己没有努力,那么人们的思想将会被各种外道思想所占据。所以,希望每一个大乘佛子不要懈怠,不要太自私,要有弘法利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每个人多少都会有自私自利的心,这是凡夫人的俱生习气,但我们毕竟是大乘佛教徒,一定要付出一些时间和空间来护持佛法。同时,大家要互相团结,团结确实是力量。如果大家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我们的团队会有强大的力量。如果互相之间争风吃醋、格格不入,我们的力量会不同程度地被削弱。所以,大家要团结和合。
       总之,我们应常怀一颗欢喜心、感恩心。能遇到这么殊胜的佛法,是传承上师赐予我们的无比恩惠。我自己经常这样想,今天拥有的健康等世间的一切,以及出世间的利他精神,都来源于上师,所以,上师的恩德是最大的。为了报答上师们的恩德,我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众生做一点事情,这是上师们最欢喜的事情,也是诸佛菩萨最欢喜的事。
       我们大家一起发愿报佛恩、报师恩,发起菩提心,生生世世用佛法利乐
    有情! 
  • 利乐有情,报答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