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非遗·闽派古琴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大强
发布时间:2016-09-24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福建声音博物馆——用声音,遇见福建。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古琴,又名七弦琴,是汉族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相传系伏羲所创,初为五弦,至西周增至七弦。到了清代,古琴广为流行,以吴越为中心,逐渐分出许多流派,影响较大的有四家,即浙派、江派、闽派、川派。闽派,以浦城祝凤喈为代表。浦城闽派古琴已经被评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闽派古琴

    级别:|省级第一批|

    区域:|三明||南平|

    类别:|传统音乐|



  • 闽派古琴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为浦城县祝风喈,他深谙律吕,发明音义,在识谱上,创造减字谱加工尺,在指法上创指法字母加以绘图。著有《与古斋琴谱》,被称为“后学之律梁”,培养了一大批琴手。

  • 当代琴家陈长林是福州人,自幼从其父其姑学琴,曾受闽派传人吴子美的传授。他是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在繁忙的科研之余,几十年来为宏扬诠释闽派古琴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健在的著名古琴家中,第一个被国家评为“闽派古琴的传承人”。

  • 张俊波,是古琴艺术闽派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古琴名家李禹贤、成公亮先生之嫡传弟子,并请益于陈长林、郑珉中诸先生,且得到刘蕙孙、蒋平畴两位教授的亲炙教诲。福建省古琴协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古琴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际古琴学会副秘书长。

  • 闽派古琴从形制到曲目,从特殊的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功,都体现出中国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情的生活方式,表演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

  • 扫码关注 福建交通广播
    发送“非遗”,仔细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