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广州沥滘全地埋污水处理厂项目中的17项应用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兴讯
发布时间:2021-07-02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内部资料,学习参考——————
  • 本工程通过视频预先演示施工现场的现有条件,将锚索施工顺序以及其复杂的工艺形象展现在动画中,同时也协助项目管理者管理现场的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达到节约成本,减少工期的目的。  
  • 17.施工动画模拟
  • 通过BIM模型,对施工阶段的构建和管线,建筑与结构,结构与管线等进行碰撞检查,找出施工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

    本工程应碰撞多达30多处, 早发现,早解决,提升了施工效率。
  • 16.碰撞检查
  • 按照图纸创建各机电专业模型,优化各专业间排布,并及时反馈给设计院,通过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共发现碰撞52处,避免了二次施工。
  • 15.机电建模技术应用
  • 使用钢筋建模软件进行三维配筋,一键导出工程量及大样图,对复杂钢筋节点进行三维技术交底,快速直观的指导现场施工,解决了钢筋辨识难、下料难、算量难的问题。
  • 14.钢筋建模技术应用
  • 基于图纸建立的三维模型,可直观反映图纸的错、漏等问题,本工程中共完成结构优化26项,预计节省46万,通过基于模型的图纸会审,完成施工变更、设计方案调整。  
  • 13.施工图的深化设计
  • 管理平台以BIM平台为核心,集成结构,建筑、机电等各专业模型,同时关联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合同、成本,质量、安全、图纸,物料等信息。

    通过手机、PC和WED,三端协同实现信息共享,将施工现场发现的安全、质量等问题,通过手机端拍照、录像、语音记录的方式上传至云端,通知相关责任人,整改状态实时上传,全过程记录,实现质量的闭环管理。
  • 12.BIM5D协同管理平台
  • 采用BIM5D软件提取工程量,任意提取工程量,便于快速准确提供对内、对外计量数据,在经济成本分析上,能够及时做出成本动态分析。  
  • 11.成本分析
  • 模型关联进度计划,实现5D施工模拟,可以直观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提质增效。
  • 10.施工进度模拟
  • 模型导入模板脚手架设计软件,软件自动生成计算书、输出施工详图、一键识别高支模并生成危险性判断计算书、大幅提升现场技术人员专项方案编制的效率和水平。
  • 9.基于BIM模型的模架设计
  • 项目现场引进VR技术让体验者对施工结构有直观感受,让生产人员身临其境地熟悉结构,加强对施工结构的理解,提高安全施工意识。  
  • 8.VR技术应用
  • BIM构件库云服务管理平台,分专业工程收录了企业员工设计的构件组,具有分享、查询、上传、下载、收藏、评论等功能。

    可在族信息界面对每个族进行直接操作,解决现场技术人员建模难的问题。  
  • 7. 专业族库设计
  •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高效快速获取施工范围的地形空间数据信息,利用航摄像片建立实景模型,全方位的展示施工形象。

    实景模型具有可量测、可修改、可编辑、高精度等特点,便于设计应用。
  • 6.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
  • 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建模,形象展示出箱体内部的复杂结构,提高技术员的识图能力,方便现场管理,降低因辨识结构的错误导致的二次施工,提升施工质量。
  • 5. 结构建模
  • 将感应器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实现工程管理干系人与施工现场的整合,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 4.智慧工地
  • 场地布设的空间受限,设施复杂,区域交叉和碰撞多,结构复杂,管线密集,施工现场布置14台塔吊,部分单体结构过于复杂,二维图纸上无法准确确认塔吊安装是否与结构会相冲突,除此之外,存在大量碰撞及施工方案存在问题需要调整,进行三维模型设计,解决碰撞关系,优化施工方案,辅助参数化设计塔吊的变化,达到合理布设。
  • 3. 三维场地建模
  • 在临建设施上,采用全景技术对装饰装修进行展示,技术成果直接输出为网页链接形式,能轻松直观的了解设计意图,做出决策。
  • 2. 智慧工地平台应用
  • 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BIM模型建立标准》在建模前定下建模标准,保障模型创建的准确性。建立了企业的BIM模型标准,技术人员遵循统一标准进行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进行模型设计,统一快捷。
  • 1.BIM技术建模标准
  • BIM技术具体应用
  • 视频全长11分08秒
  • 项目视频
  • 本工程构建筑物、综合管线、地上交通全部集中设计在地下箱体内,结构复杂,超大深基坑结构影响构筑物的范围大,地下与地上的管线密集,重大危险源多,组织协调难,为更好进行施工管理,借助BIM技术、智慧化等手段,优化施工组织,合理指导施工
  • BIM技术应用背景
  • 建设计划日处理污水70万吨,尾水水质按国家一级A标准执行,是广州市实现“河畅水清”环保目标的重要一环。
  • 广州沥滘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该工程采用全地埋方式布置,其中地上部分为附属建筑物及景观绿化,地下为水处理构筑物,总服务面积达115.5平方公里,服务群众达350万。  
  •   项目概况  
  • BIM技术在广州沥滘全地埋污水处理厂项目中的17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