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陈家林
发布时间:2016-12-11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创作背景

  • 三国演义
  •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乱年代,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经过多年战乱,最终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也在思考,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 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 创作背景

  • (公元191年——公元280年)

      割据军阀的混战:东汉末年,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讨董卓,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响应为名割据自立,相互争夺,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战之中,后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最大军阀。在其他区域还有曹操、刘备、袁术等割据势力。群雄划地割据局面的形成,以及彼此接连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公元204年——公元207年)

      官渡之战后,曹操进军河北。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占袁绍的统治中心邺,据有青、冀、并、幽四州之地。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出卢龙塞,大败乌桓,降伏了辽东,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 时代背景

  • (公元208年)

      刘备势力的成长:刘备,是汉远支宗室。东汉末年,他组织了一支武装队伍,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队伍。在军阀混战中他的势力最小。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占领荆州八郡中的江南四郡,实力大为增强。后来,刘备在荆瓤地主集团的支持下,扩大了军事力量,逐渐成为拥有一定实力的军事集团,为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做了很好的准备。

    (公元220年)

      魏国的建立: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转而西向关中,平定了关中地区。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王位,逼献帝禅让,改国号魏,定都洛阳。曹丕又设秘书省为中书省,置监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以此分掉尚书部分权力,改变东汉后期尚书权职过重的现象。稍后又颁诏禁绝后族辅政,以革除东汉外戚专权的弊病。总之,曹丕称帝代汉后,魏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 (公元221年)

      蜀汉政权的建立: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发展很快,占领了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进占了四川、攻占了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因为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所以国号仍为汉,改元章武,因仅有益州一隅之地,又称“蜀汉”。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设置百官,建立宗庙,与魏国成鼎立之势。

    (公元229年)

      吴国的建立:赤壁之战后,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又南征越族,北征皖中,西征荆州,占据了四川以东,江淮以南广大地区。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建立了独立政权。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以文乱史的文本”,“兴妖造神的艺术”,礼赞残暴的英雄,“尊刘贬曹”又有着推崇正统的封建观念。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而后经文人搜集整理的,尽管或多或少染上了正统文化的气息,但作为民间俗文化的审美形态,它们主要反映“贱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达“贱民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既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去批判其典籍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封建糟粕,又要以古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知和体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合理性。囫囵吞枣或者因噎废食都是不明智的。
  • 作者环境
  • 《三国演义》不是浸透着儒家礼乐伦理思想的典籍文化教科书,也不是符号化了的人民群众浮巧淫祀的民间文化的认识指南,而是审美地反映当时人民大众的生活状貌和生存境遇,表现他们文化心理和审美理想的世俗文学经典。既然两部经典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富有诗情的画面去折射时代的光芒,我们就应该用美学的、文艺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并作出“诗意的裁判”。《三国演义》主要是以其典范性的叙事谋略、恢弘的动态悲剧结构以及众多的民间文化心理“化石”而成为文学经典的。我们应遵照艺术真实性的原则而认可其“以文乱史”的创作策略,应尊重艺术情感性的原则而允许其“兴妖造神”的文学想象,应宽宥封建文人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谅解作品中的英雄的“匪气”、“游民气”,更何况,在这种“匪气”、“游民气”的艺术氛围里寄寓着作者的合乎历史必然性的审美理想。
  • 试想:如果邮督不是被张飞鞭打、华雄不是被关羽斩杀,如果诸葛亮出场缺少三顾茅庐的层层铺垫,如果梁山好汉只是性格模糊的三十六人的“流寇”,如果作者恪守正统的“造反无理”的信条,《三国演义》还能算是文学经典吗?!这样一来,我们的见识同章学诚病垢《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惑乱观者”。我们既已认可鲁迅的《故事新编》、郭沫若的《屈原》、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对于《三国演义》两部文学经典的历史“失真”与观念陈腐,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写好战争,写好战争中的人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最终目标。主创人员的一切努力,所有电视化技巧的运用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的。《三国演义》正是在这两点上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