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血压君!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生活晚报社
发布时间:2016-10-08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在我国,每5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可高血压知晓率却仅为42.6%。近年来,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日渐严峻。你会测血压吗?高血压如何控制?老年人血压高点没关系?降压药吃几天没看到效果,就得换药?这些说法都不靠谱!别再让家里的老人上当!今天,全国高血压日,为自己,也为家人,你一定要知道!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10 月 8 日
  • 我的血压君
  • 拿什么拯救你
  • 全国高血压日
  •     1.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为2.66亿,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一人患高血压。
        2.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4%。
        3.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为42.6%,治疗率(采用药物治疗者)和控制率(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分别为30%和9.3%。
  • 每5人中
    至少1人
    患高血压
  •       1.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mmHg,舒张压≥60mmHg且<90mmHg。
        2.家庭血压测量水平通常低于诊室血压测量水平,家庭血压135/85毫米汞柱相当于诊室血压的140/90毫米汞柱。
        3.不在同一天测量的3次平均值,但凡大于135/85毫米汞柱,就该怀疑为高血压。
  • 健康血压
  •     1.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高血压是危害健康的最主要慢性疾病,发病率、致残、致死率高。
        3.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的首要危险因素,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损害人体的多个靶器官,如心脏、大脑、肾脏、眼睛等,还会伤害全身的血管、动脉。
        4.高血压是最容易诊断,却最不被重视,又最直接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
  • 高血压
  •     1.测量前30分钟不吸烟,饮酒或喝浓茶、咖啡、红牛等刺激性饮料,至少休息5分钟。
        2.测量时保持安静,不讲话。
        3.袖带下缘距肘线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4.如取坐位,双脚自然平放。
        5.每次测三遍,每遍间隔1分钟,做好记录。
  • 血压正确
    测量方法
  •     1.男性血压水平为126.2/80.4毫米汞柱,男性略高于女性。
        2.45岁之前,男性收缩压高于女性,45岁以后反之。
        3.男性舒张压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性,此种差别在45岁之后缩小。
  •     1.控制情绪波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静的心态。
        2.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营养,休息充足,锻炼身体,以提高自己的机体抵抗力。
        3.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时服药,平稳控制血压,不随意更换药物。
  • 高血压如何自我保健
  • 老年
    高血压患者
    防范建议
  •     1.临床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和餐后低血压等,而且血压波动较大。
        2.临床医生应及时评估血压波动状况,重点筛查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肾病和糖尿病等。
        3.谨慎选择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尽可能避免血压波动继发的脏器和血管损伤。
  •     1.我国孕妇高血压发病率为5.6%~7.9%,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2.对于拟妊娠患者,建议先评估易患因素,如精神压力、环境、营养、初产妇年龄(是否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以及有无免疫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3.治疗首选改善生活方式,如限盐、控制体重、饮食调解并增加体力活动。
  • 高血压患者
    妊娠建议
  •     不少人误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应地越高。
        这一错误认识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有些患者也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血压≥140/90mmHg,高于这个标准,不论年龄多大,都要及时治疗。
  • 老人血压高点没关系
  • 误区一
  •     血压降至正常后就停药,是错误的高血压病人通常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非药物治疗,即健康生活方式的病人可以减药量。
  • 血压正常就停药
  • 误区二
  •     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因为血压过低会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除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血压达标通常需4—12周。
  • 血压降得越快、
    越低越好
  • 误区三
  •     有些人服药后,几天没看到效果,就要求换药,使得血压不断起伏,不能有效控制。
        实际上,大多长效降压药需要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
        不按医嘱服药,吃病友或药店推荐的药,也会出现间断用药或频繁换药等问题。
  • 频繁换药
  • 误区四
  •     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静脉点滴降压治疗外,一般的高血压是不需要输液治疗的。
        有人认为输液能活血化瘀,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其实短暂输液,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
  • 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 误区五
  •      1.每天走路6000步;
        2.翻日记,看看让人高兴的往事,保持血压平衡;
        3.每天吃4瓣大蒜;
        4.多吃芹菜;
  • 高血压患者应该怎么做
  •    5.少喝含糖饮料;
       6.多吃土豆茄子补充钾;
       7.每天喝牛奶补钙;
       8.一定要戒烟戒酒;
       9.每天不超过5克盐;
       10.吃柠檬补充维生素C。
  • 生活晚报微信团队出品
  • 2016年10月出品
  • 生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