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人的应急事业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咸亨国际应急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30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团队介绍
  • 团队主要依托防灾科技学院和北京八部众泰防灾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政府应急管理咨询的专业服务,主要业务包括政府决策风险咨询、区域防灾减灾规划、政府不间断运行体系(COOP)建设、应急预案编制与风险评估、社区安全管理与公众安全教育培训等领域。团队自2008年以来,承担了北京市、唐山市50多项政府应急管理咨询服务,在政府紧急状态业务连续性管理和应急决策咨询方面有专业服务资质和丰富的项目经验。近年来与国家行政学院、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政策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方式,依托先进、完备的政府应急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和经验丰富的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合规的咨询服务。
  • 防灾人的应急事业

  • 若干研究生和学生
  • 人员介绍:目前拥有9名教授、10名副教授、16名讲师和若干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近70%。
  • PART.01
    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 团队人员介绍
    Introductiontoteammembers
  • 王慧彦,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教授,应急管理学科带头人,原经管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应急管理,预案编制,风险评估,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等。学术兼职:北京市应急委专家,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专家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公共管理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应急专委会专家委员,北京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市朝阳区应急委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市西城区应急委专家。曾参与512汶川特大地震应急现场工作和芦山地震现场救援指挥部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等各类课题50多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 王慧彦教授
  • 迟宝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应急管理部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委员会专家委员,原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副校长。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研发等多项课题,获省、部科技成果与教学成果奖多项,撰写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培养硕士生、博士生40余名。
  • 迟宝明教授
  • 滕五晓,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云南·消防改革与发展论坛》理论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政府危机管理、城市防灾规划与应急预案、城市规划与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研究。
  • 滕五晓教授
  • 李强,男,助理研究员,博士。2011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与工程学士学位,2014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硕士学位,2018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遥感灾害信息提取与应急评估、多源遥感信息分析、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研究,参与了遥感地震应急30余次,熟练掌握遥感地震应急的业务流程。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分重大专项专题等项目,在国际欧洲遥感、遥感学报、地震、地震研究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李强博士
  • 王建飞,男,1991年生,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遥感应急技术应用、风险评估、巨灾情景构建、区域防灾规划、应急预案制定与应急演练、街道安全体系、社区安全体系等方面研究。目前,在《NHESS》、《自然灾害学报》、《灾害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余篇,专利1项。参与北京市政府、西城区政府、朝阳区地震局等单位委托的多项应急决策辅助与社区安全建设标准体系研究。

  • 王建飞博士
  • 编制部门应急预案、街道应急预案和社区预案100余项;
    评审各类应急预案超过100项;
    圆满完成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平谷、唐山市等地区的四大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应急体系研究工作;
    对于预案编制和风险评估工作,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过硬的技术和高素质人员配备,为未来的工作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 PART.02
    应急预案编制与风险评估
  • 修编北京市
    金融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 主持朝阳区街乡应急预案编制研究工作
  • 北京市地震
    巨灾
    情景
    构建
  • 国内首个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研究成果代表北京市地震局做交流汇报支撑了2018年应急管理部地震演练
  • 巨灾构建成果展示

  •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修编
  • 应急管理新体制下京津唐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研究
  • 调查人员培训培训人数:42人培训次数:
    100人次走访社区:265个
  • 西城区国庆70周年重点区域风险评估
  • 西城区火灾风险隐患分布图
  • 西城区暴雨/洪涝风险隐患分布图
  • 西城区生命线系统风险隐患分布图
  • 参与国家抗震救灾工作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

  • PART.03
    防震减灾救灾工作
  • 关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目前团队完成了北京市朝阳区、西城区、曹妃甸区等5个以上地区应急体系规划、宁波、衡水、唐山等10个以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研究。城市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降低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需求以及团队过硬的技术和人员高素质使我们团队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项目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也为未来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积累经验。
  • PART.04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 深入研究了唐山市滦县的灾害风险,并结合滦县实际情况,提出了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需求。
  • 滦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圆满完成
  • 针对朝阳区“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需求,综合考虑朝阳区区情特点、城市发展定位,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评估体系。
  • 灾害背景: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我国大陆海岸带中段,是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灾害种类:台风、暴雨、低温(冰冻)、大风(龙卷风)、雷电、高温干旱等气象,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宁波市作为弱震区,地震影响相对来讲较小,但灾害风险依然存在。
  • 宁波防灾减灾规划(2020年—2035年)
  • 宁波市自然灾害风险分布
  • 海空陆铁一体化的应急救援体系规划
  • 多灾兼顾的高效救援与应急服务空间规划
  • 两带·三区·一中心的韧性城乡安全区空间规划
  • 衡水市灾害隐患分布
  • 衡水市防灾减灾规划(2020年—2035年)
  • 对于基层社区而言,我们团队完成了北京市100余个社区的预案编制、民防调查、应急体系研究等,团队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积极满足基层对应急的需求。
  • PART.05
    社区安全管理
  • 团队开展民防进社区项目,从管理、宣教、工程建设、资源保障、预案演练五大体系开展工作,不断普及人防知识,增强居民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提高民众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构建社区民众防护
    体系。
  • 支持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定向功能定制与开发,支持多灾种、多任务的功能拓展与功能集成。
  • 社区风险评估与软件开发应用专利
  • 开展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与风险评估工作,明确风险分析尺度、精度——每一栋建筑
  • 团队成立调研工作组,对北京市进行“精准帮扶”需求调查。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福利群体开展“精准帮扶”需求调查工作,为形成统筹城乡的北京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政策和服务模式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
  • 团队深入定福家园社区,对社区应急资源,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展开研究分析,了解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现状,未来的需求,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提高社区应对灾害的能力。
  •                         宣教演练
    团队多次组织、参加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地震局的宣教培训演练活动,关于综合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有深厚的积累。从前期准备到活动结束,认真听取了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并吸收采纳,活动形式新颖、花样多、受众程度大,并收到广泛好评。成功的开办了北京市西城区小关街道地震演练和科普培训(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委托)、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防汛演练(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委托)、北京市西城区防汛演练(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委托)等。起到了演练培训的的效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 PART.06
    宣传演练培训
  • 团队在“5.12”“国际减灾日”等特殊节日,组织大学生应急救援队伍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和科普培训活动,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和防震减灾意识。充分展现了团队培训宣教专业技能素养。
  • 团队在西城区灾害信息员培训过程中严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好培训工作,邀请知名学者做为讲师,提高了培训的水平,内容上推陈出新,切合实际。
  • 2009年给三河市六小赠书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团队学习和能力提升必不可少的前提,团队在国内外学术交流过程中,坚持做到服从管理、认真学习、提升自我。学习应急管理的新思想,重视应用高科技设备应用,在不断减轻工作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参加中科院会议交流、地震学术会议、海峡两岸会议、四川理工大学学术讨论、“城市安全治理”学术会议、参观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等等。
  • 地震学术交流与

    应急指挥

    建设探讨

  • 参加国内外应急交流会,自我提升
  • 防灾减灾是责任,是使命担当,团队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奔赴在防灾事业前沿阵地中,发光发热,为新时代的应急管理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