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诞辰150周年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聚合商业咨询
发布时间:2016-12-04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名文,字载之,号日新.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 (1866.11.12~1925.3.12)
  • 孙中山
  • 150
  • 诞辰 

    周年
  • 父的由来
  • 民国14年3月12日肝癌逝世,于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公祭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横额,当中大书“国父”二字,他的唁电挽幛,均称“国父”,这是孙中山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之始。

    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通过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同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布明令,规定在政府公家机关、民众团体应一律改称国父,在国民党党内称国父或总理均可,民间已印就之图书文字,不必强令改易。自此之后,孙中山即在中国历史上确立了其“国父”的地位。

    金陵汪精卫建立的亲日政权也尊崇孙中山,并作出了一系列规定。1941年5月29日,由陈公博提出的“手创中华民国之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应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的议案,即属一例,同时规定:“有关公牍、教科书籍、报纸、刊物及一切文字称述总理或孙先生时,均应改称国父。

  • 孙中山国

  • 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孙中山重抵檀香山。20多名华侨青年接受他的倡仪,举行会议,成立了兴中会,选举刘祥(商店司理)、何宽(银行经理)为正副主席。孙中山起草了《兴中会章程》,强调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严重性,规定以“振兴中华”作为立会的主要宗旨。他还起草入会的秘密誓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建立新制度为目标的民主革命纲领。
  • 《投身革命之始》

  • 国·父
  •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起至1900年11月兴中会领导的惠州起义失败,此为辛亥革命的最初酝酿阶段从1911年10月武昌首义至11月下旬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各省区宣布起义或独立,资产阶级革命很迅速,进步与反动,爱国与卖国两种势力、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斗争极其尖锐和激烈。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不成熟,革命派的力量十分软弱,不能在极端复杂和困难的环境下战胜敌人,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未能把政权巩固起来。革命的果实被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篡夺,革命以失败告终。而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作为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的历史功绩是永存的。
  • 《推翻帝制之路-辛亥革命》

  • 孙中山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族、民主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  

       而辛亥革命则是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先生也在离世时感叹“革命尚未成功,还需要同志们继续努力”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半壁东南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 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 横揽江流一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