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乡CBE——遂川中学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yeah
发布时间:2017-06-24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我与家乡的计算机辅助教育——遂川中学
H5,H5页面制作工具
    1. 江西省
    2. 吉安市
    3. 遂川中学
  •       该校创建于1938年10月。经历了抗日初创、解放发展、文革曲折、改革崛起等四个时期。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遂中人筚路蓝缕的不息努力,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校园环境幽雅、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省重点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合格人才。
  •       学校占地面积196亩,南为教学区,西为运动区,北为生活区;规模较大。
          目前60个教学班,3500余名学生;师资雄厚:目前,有教职工230余人,高级教师81人,中级教师103人,硕士24人,本科以上200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学科带人7人;设施齐全。
          近年来,学校共投入20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实验大楼、科技馆、教学大楼、综合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拥有计算机500多台,多媒体设备、语音室、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机器人工作室等,图书12万余册,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设备,艺术、体育教学设备等。
  • 师生成就学校
  • 敢为人先 勇于创新
  • 特色提升学校
  • 理念引领学校
  • 文化培植学校
  •       自2001年始,该校提出并践行“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的办学理念,明确“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和“靠质量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的立校之本,确立“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校训和“办师生满意学校”的目标。“教育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善待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
  • 理念引领学校
  • 文化培植学校
  •       文化,是立校之魂、治校之策、强校之路,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该校不仅关注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浅层的行为文化建设,而且关注内层的制度文化建设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建设。打造精品,彰显特色,让师生们呼吸的是文化空气,目睹的是文化景观,感受的是文化氛围
  • 师生成就学校
  •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教师要“育人”,更要“育己”,培养可持续信任的教师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是学校及教师存在的全部价值与意义所在。该校在教师中大力弘扬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和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提倡“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创造”。
  • 特色提升学校
  •       特色办学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校在创新办学理念、培育校园文化、创办业余党校、关注特长教育、创办教育基地和创办两报一社、实施名师工程、建设品牌学科、开设校本课程、展开心理咨询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发展
  • 创新
  • 敢为人先 勇于创新
  • 改革
  • 教育均衡发展
  • 多元发展
  • 尊重差异
  • 开发潜能
  • 教育目标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和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适龄儿童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跨越。
  • 教育“软实力”
  •       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校长教师城乡交流制、教师进城选调制,全力提升城乡教育“软实力”。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开通在外教师回县从教的“绿色通道”等渠道。组织教师参加“国培”、教师远程培训、高效课堂培训等培训观摩。
          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等形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推进城乡间、校际间师资力量均衡。
  •       改善校舍环境,加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实施“校安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营养食堂建设等一系列教育基础工程建设。
          配备多媒体一体机或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终端设备,实现互联网“校校通”,宽带接入实现“全覆盖”,形成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电教教材资源“三位一体”的资源共享框架。      
  • 教育“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