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宣传科普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陈宇恒
发布时间:2020-03-02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南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快闪
  • 防范疫情 从你我做起
  • 关注健康 预防肺炎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 预防

    肺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表现,严重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

  •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 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经消化道传播。除上述传播途径外,长时间暴露于密闭环境中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途径。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如何消灭病毒: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 病毒的传播

  •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主要表现: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和多脏器衰竭等。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 病毒现状

  • 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

  • 检测与就医

  • 不到人多拥挤的空间场所,不聚餐、不聚会

  • 少外出

  • 烹饪时,肉类和蛋类要煮熟
  • 彻底煮熟

  • 避免接触感冒流感症状者
  • 避免接触

  • 如何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
  • 如何防护

  • 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外出

  • 戴口罩

  • 从公共场所返回,用洗手液洗手,

  • 保持手卫生

  •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 避免接触

  • 家庭应常备体温计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

  • 充足准备

  • 如何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
  • 如何防护

  • 武汉加油
  • 众志成城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早日战胜疫情

  • 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