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的老人 何去何从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知君本无邪
发布时间:2021-08-18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信息时代下的老人—

    何去何从

  • 疫情之下 老人与健康码之间的那些事儿
     
  • 场景一

  • 在旅客吞吐量极大的繁忙机场,一位年纪在六十上下的阿姨在办理行李托运时向工作人员询问她该如何在申领健康码的小程序里填写部分个人信息,工作人员却忙于处理接连不断的工作,对她不熟练的手机操作和重复性的提问表现出不耐烦。在能顺利出示电子码前她只好站在柜台前等待,她看起来神色困惑,不时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喃喃着“以前没问题啊”之类的话语。队伍中的一个年轻女孩和我一起帮她填好了各项信息,等支付宝里终于成功显示出健康码绿码的界面时阿姨才松了一口气。


  • 场景

  • 在疫情管控较为严格的时间里,去超市购物时在进门前都要排队进入,且要提前出示健康码,这对部分对手机功能不熟悉或没有手机的老年人来说也是一项相当大的挑战。当然,一些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老人已然与时俱进,或通过朋友学习,或经过儿女指点,已能够跟上手机时代的节奏。可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被电子健康码难住以至于生活处处受限的老人也绝不在少数。在愈来愈电子化的城市生活中,他们的需求似乎被边缘化了。


  • 场景
    N
  • 疫情常态化后的生活
    电子管控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人对此适应度如何
    遇到困难时何人协助

    打疫苗时所需的电子表格填写

    乘坐公共交通时需出示健康码

    出入商场、饭店、市场、剧院、体育馆等公共场合时需出示健康码

    就医时需要健康码

    去外地旅游时更需要展示行程卡和健康码信息





  •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这个数据让人很意外,中国有14亿人口,也就是说,还有5亿人是不上网的。


    而且,在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6.2%,相当于每100个人中,只有46个人接触过互联网。


    国家统计局也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四分之三的人从未接触过网络


  • 2021年1月11日,大河网记者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和省政府工作要求,近日,该委联合省卫生健康委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从交通、就医、消费、办事等七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包括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码”代办代查服务、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无健康码通道”、开发设计适老智能应用等多项暖心措施,帮老年人跨越智能鸿沟。

      (来源:央广网政务记者 刘高雅)  


  • 一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做好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包括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码”代办代查服务,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无健康码通道”,采取有效身份证件登记、纸质证明、“通信行程卡”等替代措施


    二是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包括为优化老年人打车出行服务;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保留使用现金购票服务,鼓励为老年人设立优先购票绿色通道,保留人工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提供购票、打印票证、咨询、指引等便利化服务。

      (来源:央广网政务记者 刘高雅)  


  • 三是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现场、电话、网络预约等多种就医挂号方式,并保留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服务,保留通过院内就诊卡、身份证、社保卡等多介质办理就医服务。


    四是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费。包括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拒收现金,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公共服务机构等应设置人工现金收付通道;优化网络消费平台操作界面和支付流程,提升支付产品的便利性、安全性。(来源:央广网政务记者 刘高雅)  

  • 五是便利老年人文体活动。包括提高文体场所服务适老化程度,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并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进入或购票名额,现场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人工帮扶等服务。


    六是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包括优化政务服务,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补贴领取等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便捷办理,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医疗、社保、民政、金融、电信、邮政、信访、出入境、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保留线下办理渠道,并向基层延伸,现场接待窗口优先接待老年人,推广“一站式”服务。


    来源:央广网政务记者 刘高雅

  •   七是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老年人智能辅具、智能家居、健康监测、养老照护等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开发,引导企业和相关机构提升适老产品设计、研发、检测、认证能力;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便于老年人获取信息和服务,鼓励企业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保留并完善电信营业厅线下服务模式,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为老年人“量身定制”优惠套餐,加强偏远地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等宽带网络覆盖;加强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帮助老年人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积极融入智能社会  


    来源:央广网政务记者 刘高雅


  • 填补数字鸿沟     关心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