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习之第87期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20-11-15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时习之第87期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第87期
  • 内部资料 请勿外传
  • 2020.11.16
  • 全媒体新闻中心
  • 时习之
  • 融媒实践
  • 重大主题爆款产品的“变”与“不变”
  • 最新动态
  • 时事新闻的著作权明确了
  • 值班手记
  • “小布系”探索品牌化个性化
    做好“落”新闻
    落地新闻抢占第一落点
    以问题导向推进新媒体建设
  • 佳作赏析
  • 它为何能获媒体融合奖项特别奖?
  • 一线双创
  • 消息写作的三个“要”
  • 目录

  • CONTENTS
  • PROJECT

  • 最新动态
  • 01
  • 返回目录
  •        “时事新闻”的著作权得到明确了。
           据人民日报报道,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决定,这是这部重要的知识产权法律时隔10年的一次重要修订。修改后,原法中“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改为“单纯事实消息”不适用。
           换言之,新法明确了新闻报道的著作权保护、适用原则,之前纷纷扰扰20多年的“时事新闻到底有没有版权”问题,终于在法律上得到了明确。那些一度炫耀“我只是新闻搬运工”者终于失去了底气,而媒体则可以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权利了:时事新闻报道就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新闻机构有权享有著作权。
                                            摘自:新京报传媒研究
  • 时事新闻的著作权明确了
  • PROJECT

  • 值班手记
  • 02
  •        近期,扬州发布APP上“小布系”栏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小布说天气》《小布调查》《小布话题》,涌现出不少佳作。这是扬州发布编辑部实行品牌化、个性化、栏目化的一些探索。
  • 赵刚
  • “小布系”
    探索品牌化个性化
  •        《小布说天气》是一个编辑原创栏目,年初推出以来,已发稿188篇。目前已成为早班编辑的"规定动作",整合最新的气象资料以及节气、新闻等,每天一篇,阅读量都不错。
           来看看近期《小布说天气》的几个标题:
           《@尾款人 比快递先到的是冷空气!》《2020年的这个立冬,比往年来得似乎更冷一些~》《冷空气来了!气温"满20随机减"……》《想成为暖男吗?那就穿条秋裤吧……》《阴天夹杂着小雨,弄得小编都没心情工作了~》……标题俏皮活泼;再看看文字,《2020年的这个立冬,比往年来得似乎更冷一些~》部分内容:
           一大早,小布
           激(bei)动(po)起(ying)床(ye)
           感受了早晨
           清(dong)新(ren)的空气
           塞好自己的小秋裤
  • 《小布说天气》烙上“个性化”
  •        磨磨蹭蹭
           一步一抖
           挪到了车位旁边……
           和一般的稿件相比,《小布说天气》比较重视亲身感受和体验,而且强调语言的个性化表达。发布编辑轮流值早班,所以风格也各异,但总体来说,内容贴近性强,语言轻松、诙谐、幽默,接地气,一些稿件颇有些央视朱广权的风格,很有新媒体稿件的特点。
           天气类稿件自由发挥空间大,只要不离谱,说到网友的心坎里,就成功了。但目前也发现了两个问题:首先,无论客户端还是微信,过于追求趣味和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不足,有时候为了拉升阅读量甚至有“标题党”倾向,言过其实,比如一个“冷空气”,端、微做了不下五次,但冷空气迄今未见踪影;其次,“说天气”的内容有点单薄,形式上一味插科打诨卖萌,和节气、文化、新闻、健康联系的不多,需要编辑多做积累,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        点赞、评论、转发……什么样的新闻能够获得受众如此勤快地动手指?能释疑解惑、引发共鸣的调查类、话题类新闻,一定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小布调查》和《小布话题》两个栏目,是扬州发布编辑部有意识地对一些记者来稿进行包装的产物,近期这两个栏目,尤其是《小布调查》,出了不少高质量的稿件。
           曾经火爆的自助洗车点仅寥寥几家在坚守、圆通京华城片区关门、望月路深夜"黑收费员"、公共场所洗手液越洗越脏、品牌服装专柜忽然关闭……这些调查聚焦热点、关注民声、采访扎实,有的还解决了实际问题。
           《非机动车上了站西路立交桥出不来!到底该怎么走?》来源于市民反映,记者实地调查,并采访专家,有图有真相,解读权威。
           《候鸟迁飞季,这些人为何老是拎着袋子钻进小树林?》的作者连续多日随同观鸟志愿者从甘泉
  • 《小布调查》《小布话题》黏性强
  • 到泰安,在一些河道边林地守候,终于弄清有人钻树林竟是摘旧空鸟巢出售,调查详细,有图有真相,可读性强。
           《店铺前车位到底归谁?》《环卫车辆可以停靠临时停车位吗?记者探访……》等稿件,受众看了有同理心,会引发思考,评论和转发的欲望都比较强烈。
           《扬州竟有3条"运河南路",20多条"人民路",重名是如何产生的?》,记者通过现场走访讲述了扬州有多条"运河南路"和"人民路",并邀请权威部门解读,文章有现场、有深度,还剪辑了现场视频,呈现效果非常不错。
           需要提醒的是,这类稿件的采访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拍摄图片、视频,也可以联系编辑部,制作适宜的路线图、分解图等,以呈现更好的效果。
  • 返回目录
  •        在“小布系”风生水起的同时,我们过去一些非常亮眼的老牌栏目,比如“说政事”“故视绘”“美数课”等近期有些偃旗息鼓,分析原因:和操作难度大有关。
           无论是说天气,还是对稿件进行栏目化包装,门槛不高,每个编辑都可以上手。聚焦政务新闻的“说政事”,深耕人文的“故视绘”,提炼大数据的“美数课”……这些就要求编辑有很高的原创能力,要有大量的储备,还要有很高的综合、分析、归纳、提炼的能力,要有深度思考,要有逻辑架构……一些编辑望而生畏。我们在客户端编辑部也提出:编辑要对自己有要求,不能总是避难求易、只求速成,还是要对自己有要求、练内功。
  • 老牌品牌栏目需要坚持
  •        国内国际热点新闻,如何做好落地报道,增强贴近性?领导活动重要会议,如何变换新闻语言,提升可读性?关键是找好落点。现结合11月3日至9日的日报,和大家探讨下如何做好这类“落”新闻。
  • 刘贺
  • 做好“落”新闻
  •        国内国际热点新闻,有些无法落地,或者说无法立即落地,例如11月3日新华社播发的“十四五”建议和说明,近三万字的体量,我们给足了其充分版面空间,其中对于大循环双循环的进一步阐释、为何不提“十四五”经济增速目标、何时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内容,是日报特定读者群关注的硬核新闻,但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不仅不能立即落地,标题都不能随意修改。
           但更多的,尤其是具有普遍性特点的国内热点新闻,是大有落地空间的。这一周,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例如人口普查,我们不仅报道了中央领导人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参加人口普查的消息,还推出了《两万多普查员“亮证”敲门请您配合》《这些普查材料您可提前准备》《人口普查居家情况“码”上查》等释疑提醒类报道,更采写了《新婚夫妻推迟婚假投身人口普查》《纸笔问答 他们这
  • 落地
  • 样为聋哑老人登记》等现场故事,报道全面,类型丰富,营造了良好氛围。
           例如进博会,我们除了刊登大会开幕消息、六大看点等新华社稿件外,记者采写了与扬州有关的《15个大项目签约 总投资187.3亿》《将洋特产变成百姓“家常菜”》等稿件。进博会的落地,省内各市党报都在进行,都在晒买买买的数量值,但城市“购买量”不够突出时,该怎么做好报道?《看扬州企业在进博会上“买”了什么》通过讲好案例故事,抓住了“外国制造商为扬企贴牌加工”这个新闻点和“与国际供应商合作打通技改‘堵点’”这个宣传点,可看性和重要性就出来了,所以我们把它推上了头条的位置。
           除了这两个比较正的政治经济新闻,这一周还有个更活的社会经济新闻——双“11”。关于双“11”的预热,我们既有《当心!花样盲盒式促销套路深》《电饭煲能降糖?当心被收“智商税”》这样的调查报道,《“银发族”成数字消费新生力量》《首批标注生产日期的服装“双11”开
  •        领导活动、重要会议,报道内容主要是“领导讲话”,看似无新闻,实则有些深入开掘,也能挖出富矿、整出干货。这其中,记者一方面要做个有心人,从强调、要求、意义中,找到会议精神的现实落点,进行新闻化、故事化表达;另一方面要提升主动性,会议活动上找到了线索,还需要顺藤摸
  • 落实
  • 售》这样的现象报道,也有《迎接“双11”扬州商家备战忙》《“淘宝村”全力备战“双11”》《“教玩具小镇”备战“双11”》这样的现场探访,更有《看扬大“蜜山楂”如何成爆款》这样的分析报道和党报评论《购物不是做题,有必要这么难吗? 》,有点有面有层次,可以说亮尽了纸媒的“七种武器”。
         综合以上,做好这类热点新闻的落地报道,关键就是抓住节点、找好落点,使之与本地读者更加贴近。  
  • 瓜挖一挖,不能止步于“记者从会上获悉”。
           例如11月7日头版头条《仪征:大数据产业“云”升腾》、二条《一本“蓝皮书”赋能“再出发”》,前者是记者在随市政协领导调研中,发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后者是记者在广陵区园区“二次创业”暨工业企业技改补链强链再出发誓师大会上,发现的一种政策导向,与“项目建设”“园区‘二次创业’”这两个扬州发展关键词紧密结合,做成了很不错的经济新闻,把采访中的“副产品”变成新闻的“硬通货”。
           提升合作稿质量的路径也是如此。找好落点,将合作方的宣传需要与我们报道的新闻方向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操作。
           例如11月6日头版头条《看一座港如何赋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将扬州港务集团的工作宣传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开发园区“二次创业”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有场景、有故事、有案例,把合作稿写成了过硬的新闻稿,可为大家借鉴。
  •        借着“落”这个话题,再说说创新创优和出版安全,这些都要落到细处。
           这一周有一篇很不错的创优稿件《三本家庭账记录38年小康路》,讲述了今年84岁的陈贵福,从1983年9月开始记起家庭“流水账”,20多本草稿本、3本《家庭日用账》正册,记录着这个普通家庭从“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到“舍得花2000多元买营养品”的小康路。报道的主题很宏大,是全面小康;但落点很细小,是一个家庭的账本。由于记者扎实采访,抓住了新闻的“引线”和“主线”,将这个家庭的“账本”变成了全面小康的“样本”,稿件的新和优之处,也就体现了出来。
           可惜的是,回顾这一周,落地的新闻多,但像这样“立地”的新闻,虽有一些,但还是少了。还请大家多挖掘本地好线索,多采写扬味好新闻。
           最后,值班过程中发现几个细节问题提醒下:
          有篇稿件,提到“严格落实‘四早’要求”。
  • 落细
  • 返回目录
  • “四早”是哪四早?文中没有说明,编辑联系记者,才知道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新闻中的这些缩写,像“两学一做”“四个意识”等,大家熟知的,不需要再做解释,但一些相对少见的缩写,还是要进行说明,防止读者一头雾水,形成阅读障碍。
           有些会议活动消息,导语开头都习惯强调意义,“为了……”一长串文字,把新闻的主体内容埋没在了后面。还有的“为了……”字数实在太多,几口气读不下来,后面直接打了句号,成了没有主语的病句。像这样的意义介绍,放在后面、穿插文中会更好些。
           近期有些应该配图的稿件,编辑在稿库找不到配图,打电话询问,记者才传图,有的还是通过微信直接发给编辑。提醒大家,配图应和稿件一起及时入库,由编辑判断是否采用。规范是出版安全的前提,非特别紧急情况,稿件、图片一定要走流程入库,不要用微信、qq私下传。
  •        这一周(11月1日—11月7日),晚报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围绕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开展新闻报道,平台与采访部门一起,进行晚报特色稿件的组织,不少选题进行了超前谋划、超前部署,特别是抓好落地新闻的报道,努力抢占第一落点。
  • 肖德林
  • 落地新闻抢占第一落点
  •        开设专栏及时准确报道扬州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动态;重点围绕连淮扬镇高铁进展情况、世园会筹备情况,积极做好宣传报道;以扬州获得世界“美食之都”一周年为契机,与相关中心合作,全方位宣传好扬州的美食和餐饮文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已经展开,在密切做好新闻服务的同时,围绕这项工作做好深度新闻,展示社会的进步。编辑部策划的“大国点名扬州故事”稿件亮点多多:“白天看衣,晚上看灯”很精炼地“揭秘”了普查员的工作状态;如何为聋哑人进行普查,以纸笔一问一答的细节很丰富,说明记者是真正跟随普查员在行动;同时,“大国点名扬州故事”专栏推出《人口普查遇到的这些问题权威解释来了》,请相关方面为大家答疑解惑,权威而实用。
          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目录公示,是一篇化公文为新闻的稿件,通过对专家的采访,普及了
  • 重点工作重点报道
  •        这周的晚报调查报道,量比较大,每天都有专版推出,并在内容的“新”字上作出了努力。
           如:《环卫施工车能在此“就位”?》抓住临时停车位后续管理这一热点问题,回应市民关切。路边划设临时停车位是扬州缓解停车难的一大新举措,好事要办好,这个稿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记者发现问题后多次夜访,形成“有图有真相”现场实录,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晚报调查,希望记者能进一步抓住问题,推动相关管理制度的跟进、完善。
           又如“荷塘长出成片大薸”,这种大薸繁殖迅速,已成祸害,刊发图片震撼,没有想到此物俨然已是水中的“一枝黄花”,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正在清除;再如关于“双十一”的几篇调查,非常及
  • 晚报调查量足提质
  • 地名知识,讲述了地名后的故事,非常有趣。把一条普通的简讯变成了三条可读性较强的新闻,这种表达方式值得点赞。  
  •        政法报道一直是晚报的特色新闻品种,如何跳出一般案件,形成政法报道的特色,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11月7日两则政法报道,各有特色。“天眼擒贼”报道是一篇久违的可读性很强的政法新闻。惯偷反侦查能力极强、躲在荒郊野林的废旧学校,民警采用无人机反复侦查,成功抓获嫌犯,细节丰富,画面感强。这样的报道可遇不可求,但只要记者多多深入基层派出所,而不是只靠卷宗、判决书,就一定会有收获;《窨井盖缺失 骑车跌入受伤 谁之责?法院这么判的》,则具有较强普法意义。井盖缺失是令人头疼的市政管理难题,而由此引发事故后如何定责,更能给市民和相关部门以启示。这两条稿件是我们需要的政法新闻的“模样”。
  • 政法报道各有特色
  • 时,抓住了新现象“线上盲盒”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采访,对读者的消费警示也是显而易见的。  
  •        这一周的“落地”新闻不少,有效弥补了晚报重点报道板块。包括个人网贷管理新规、“家长群”变“压力群”、婴儿游泳隐患,都是读者较为关心的热点话题。落地新闻要做好,一是要快速,二是要找好本地落点。个人网贷新规与婴儿游泳隐患调查落地速度较快;家长群调查虽然离事件发生迟了几天,但落地采访较为全面,包括扬城家长的想法、老师的看法及学校的做法等等,这样写出的稿件更易引起共鸣;冠脉支架集采均价从1.3万元降至700元,是比较“震撼”的国内新闻,晚报进行了重点处理。关于这一话题,建议相关记者进一步 
  • 落地新闻抢抓第一落点
  •        还有,《“传家宝”估价500万 想变现先交钱?当心被骗》触动了古玩艺术品交易中的“灰色地带”,也是“人人心中有 人人笔下无”的问题,把怀疑坐实,其警示意义不言自明,稿件行文可读性强,跳出了一般案件报道的窠臼。
  •        《他跑遍20多个村为留守老人义务修脚28年》,散发着来自一线新闻的芳香,主人公坚持28年为不少留守老人免费修脚,确实不易;同时,晚报与阿里巴巴联合推出“我给妈妈化个妆”活动,获得了全国评选一个大奖,引发扬州读者广泛参与。
           记者节,晚报编辑部策划的特别报道聚焦“马上办”团队,他们每天为读者热线,默默辛苦地奔跑在角角落落,意义重大;《3本“家庭账”记录38年小康路》,角度巧,反映了生活变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84年前铁路“职员录”现身》”,
  • 一线新闻散发芳香
  • 观察采访,尤其是江苏已提前一年进行招采先行先试,目前支架价格已经降价多少,患者负担有没有减轻,都可继续深入挖掘。
           落地新闻要注重时效性,还要抓权威性和关联度,有效解决新闻的贴近性,好的落地新闻可以延伸出非常好的深度新闻,真正做到“落地开花”。
  • 返回目录
  • 通过一本通讯录,讲述了扬州人的铁路情缘,在高铁来临的背景下,有了另一番意义,特别是提到的扬州“海岛巷”路,也能引起人的阅读欲望。
  •        在实际工作中,问题总伴随我们左右。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正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之后,我们的工作才得以整体向前推进。问题导向,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 李文峰
  • 以问题导向推进新媒体建设
  •        发现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温水煮青蛙”式地日复一日的编务,让不少采编人员缺失了发现问题的内生机制。周回顾制度的出台,逼着大家养成反思习惯,不断查找自身问题。刚开始,部分编辑找出的问题大而空,诸如:缺乏创新意识、新闻业务能力欠缺,等等。这就像一个人生病了,只是说“身体不舒服”,却找不到具体的症状,自然没法根治疾病。发现这种不利于解决问题的倾向后,我们又提出,问题必须具体化。后来,编辑们就抓准了“病症”,找到了“微博阅读、互动数据下滑”“交接班相互沟通不畅”“疏于对后台留言
  • 解决问题贵在发现问题
  •        自9月起,晚报微信新媒体工作室推出《个人每周问题回顾表》,每人对过去一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运行两个多月来,收到了初步效果,在内部已形成发现问题、相互探讨的业务氛围。
  • 的及时回复”等等具体的问题。
           表面的问题容易发现,潜藏的问题就很难揪出了。我们把每周五作为业务研讨日,当天的晨会重点回顾一周的编务问题,由值班总监主持。这就找到了不少制约工作整体推进的因素,如:有些编辑在工作中往往满足于“把事做了”,而缺乏“把事做好”的追求;有些编辑总喜欢用“过去这么做的,这次我还这么做”的墨守成规思维来对待新媒体的编务;最近标题制作出现了某种不良倾向……
           后来我们又发现,少数编辑在总结中,每周都提出了不少问题,但最后都得不到切实解决。于是,我们引导编辑,每周查找一个突出问题,下一周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真正能做到一周解决一个问题,一年能解决52个问题,工作的局面必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        发现问题只是问题导向的一个纬度,而解决问题是问题导向的另一个纬度。发现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见成效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尺
           如何才能见成效?解决问题的措施要得力,方法要恰当。
           刚开始,编辑们在找到标题制作问题时,提出的措施是“加强学习,提高标题制作水平”。像这种措施,就像医生对一个胃病患者说:“嗯,我一定提升胃病治疗水平,把你治好。”我相信,患者决不需要这种空洞的保证,他需要的是医生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拿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于是,我们引导编辑们详细分析标题制作中的种种问题,归类梳理,总结出四大病症,即新闻核心要素未上标题、标题制作流于程式缺乏个性、过于夸张和渲染有“标题党”嫌疑、标题内容漏底导致受众不打开。针对这四个问题,我们在业务学习
  • 发现问题旨在解决问题
  • 返回目录
  • 时进行专题研讨,渐进式地解决问题并初见成效。
          对策划选题点击量普遍偏低的问题,我们也作为一个专门课题,组织编辑们寻找对策。像这次获奖的《新运河十景》系列策划,就是从可读性出发,既突出了新媒体可视化的特点,尽量多地用图片呈现,又强化了与受众的互动,策划了“给新运河十景美图命名”活动。这样,我们利用新媒体产品,多元化地集中展示了扬州在运河保护和利用中的新举措、新成就,又吸引了100多名粉丝参与命名活动,提升了正面宣传类新媒体产品的打开率,提高了新媒体产品的传播效率。  
  • PROJECT

  • 一线双创
  • 03
  •        10月27日,我的报道《抹去最后一处视觉污染 瘦西湖迎来最美天际线》在扬州日报头版刊发。稿件从从铁塔的迁建写起,深入报道了扬州30多年来几代人保护瘦西湖天际线的坚守,推进美丽扬州建设的不懈努力。
  • 吴涛
  • 消息写作的三个“要”
  •        作为记者,脚下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真情,笔下有多少真情,报道就有多少力量。只有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稿件才能更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这篇稿件的起源来自于一次和瘦西湖景区管理处主任金川的电话。聊天时,他说起广播电视发射塔要拆了。旁人看来不起眼的事件,在职业记者眼里却是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我从这件小事里嗅出扬州人对瘦西湖景区生态的坚守,正是记者苦心寻找的绝好线索。
           这是矗立在扬州老城里的一座高162.7米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始建于1986年。由于塔址与瘦西湖
  • 要培养发现力,才能抓到“大鱼”
  •        稿件不长,只有短短970字。但是,其中的案例,无不是源于平日里深入“扎根”、勤于调研时掌握的线索、发现的现象。对这篇稿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与大家分享探讨如何写好消息的心得体会。
  •        消息固然要靠新闻事实本身来“以事明理”,但有时也需借助那些必要的背景材料,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实了解得更为深入、全面、清楚。
           在这篇稿件中,有一段关于铁塔影响瘦西湖天际线的历史背景材料的叙述。这些背景材料充分地说明,铁塔是瘦西湖天际线唯一的“视觉污染”,从而使人们对铁塔拆除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
  • 要用好背景材料,让消息更厚实
  • 核心景区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站在熙春台、五亭桥、小金山风亭等几个高点向东望去,会隐约看到塔尖,成为瘦西湖唯一的“视觉污染”。循着零星的线索,我开始深入的摸排采访。初稿写作完成后,在周总的指导和编辑刘贺、曹燕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和打磨。 
           事实上,鲜活的新闻就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中,只有做有心人,不断培养自己的发现力,才能抓到活蹦乱跳的“大鱼。”
  •        这篇稿件用了大量的直接引语。“咦?白塔旁那个碍眼的铁塔尖不见了!”“这下子,瘦西湖真真正正成为没有视觉污染的景区了。”稿件的导语借用摄影爱好者李华业的嘴,直接表明文章主题。
           正文中,直接引语也随处可见。“瘦西湖风景优美,我们圈子里的摄友,经常来这儿拍摄。”“如今,游客来到瘦西湖,无论从哪个地
  • 要巧用直接引语,让消息更生动
  •        用好背景材料,使之与新闻事实紧密结合,可以成为消息中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助于读者对消息中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了解,也有助于作者报道意图的表达。这篇稿件中如果没有这些背景的交待,其报道效果会大打折扣。
           消息中运用的背景应是必要的,而不是硬加上去的。因此,对背景材料的选取要精,不宜散乱庞杂,通过恰当的背景材料,使消息的内容更丰满,进一步突出新闻主题、
  • 返回目录
  • 方、任何角度眺望天际线,都看不到一处现代建筑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瘦西湖周边,无论哪里建新楼,都得按设计高度放气球,若在瘦西湖能看到,项目就要‘低头让景’。”
           引语在消息写作中必不可少,巧妙地使用直接引语,有助于真实还原和重现现场的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充分展示被采访者内心情感与人物个性,为新闻事实提供强有力的佐证。但直接引语必须确保准确使用,来自当事人的原话,符合当事人的身份。
           要用好直接引语,只有在采访中尽可能接近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和相关人物,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从中去粗取精,真正发挥引语的魅力。
  • PROJECT

  • 佳作赏析
  • 04
  • ↑ ↑ ↑ 点击播放视频↑ ↑ ↑
  •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其中,本届媒体融合奖项特别奖作品是新华社的《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
           它为何能获得该奖?如何在内容融合、用户思维等方面体现融合创新?
  • 它为何能获
    媒体融合奖项特别奖?
  •        《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是主流媒体在全媒体环境下,对内容融合的深度探索,是将主题立意和表现形态高度融合的成功范例。
           作品通过平面的五线谱符号、动态的数字符号以及流动的声音旋律,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串起3D投射图片、历史影像和人物口述,从而把视听各种媒介表达融为一体。
           作品格局宏大、主线明确、人物鲜明、节点典型,真正找到了内容融合的“密码”。
           这个“密码”首先体现在融媒体叙事内容上。
           创作团队找到了曹红雯女士,年过七旬的她正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曲者曹火星的女儿,人物的典型性不言而喻。
  • 形神一体,找到内容融合的“密码”
  •  来看看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初评评委,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祥敏对此作品的评析。
  •        这正是我们传统新闻报道中引人注目的中心人物的运用,在报道中先放一张讲故事的脸,以现实的人和物生动地带出历史的记忆。
           《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以曹红雯为主线,串联起响应脱贫政策、组织船民上岸并成立工程队的江城财,汶川地震中被困56个小时后获救的幸存者贾正娇,治沙英雄王友德,等等。
           他们是平凡的个体,他们的故事烙着时代发展的印记,也在努力奋斗中成就了自我。
           由此,作品很好地把握了点和面的关系、中心人物和群像的关系、细节和宏观背景的关系。
           其次,作品在融媒体叙事的节奏把握上也十分到位。
           13分14秒的微电影叙事跌宕起伏,选择了“红军长征”“特区建设”“脱贫攻坚”等重要节点,最后当音符、字符从纸面浮起,作品以快闪的形式集聚了中国近期经济、科技、外交等成就的画面,从而整体展现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告诉我们,如果能抓到用户的注意力,才能进一步地去影响用户。
           在“内容+形态+关系+场景”的新媒体语境下,只考虑内容以及如何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与用户产生连接,把产品与用户价值、场景相匹配,这才是新媒体的要义。
           《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可以说是主流媒体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赢得用户注意力的成功探索。
           它虽然是一个13多分钟的微电影产品,但主创团队通过充满创意的内容包装,精心的运维策划,解决了优质内容到达率这一难题。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该作品设计出一串数字作为新闻标题,巧设悬念,引导用户去微电影中寻找“新中国密码”。
           在标题和文字的巧妙引导下,用户的好奇促成
  • 运维兼备,探求用户连接的“密码”
  •        新华社对媒体融合的探索具有连续性,融媒体叙事也具有显著的特色,某种程度上可被称为全媒体时代下的新“新华体”。
           《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与此前
  • 融媒叙事中的新“新华体”
  • 了点击、观看行为,最终在史诗般的韵律中,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生发出高维的家国情感。
           同时,为了扩大用户参与、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该作品还借鉴新媒体运作方式,设计了微博热搜,激发用户参与解读“新中国密码”“为新中国打call”,从而为内容传播注入社交动力。
           截至2019年10月9日,该微电影的海内外总播放量达7.28亿次,推送量17.58亿次,收获点赞4036万个。
           “15665,611612”的歌曲简谱创意,被众多媒体和微信公众号模仿,成为全网“刷屏”之作。
  • 《红色气质》《父亲·我们·时代》,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之作,都着眼宏大的发展主题,但都以具体、独到的视角切入,人文气息与现代感并存。
           总体来看,新华社融媒体叙事技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叙事节奏上,短小精悍,用一张能讲故事的脸,快速进入主题。
           第二,人物选择上,巧用典型人物,以自述的方式娓娓道来。
           第三,叙事媒介上,运用音乐、音效、影像等多种方式,构建视听场景。
           第四,历史资料上,大量的历史图片是新华社的珍贵资料和优势资源,所以在向视听传播迈进的过程中,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的拓展,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其守正创新的思路。
           另外,开屏的黑屏白字、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原声、历史人物影像长廊、微电影时长的特殊含义等也
  • 返回目录
  • 是新华社钟爱的形式。
            由此,让历史别开生面,打开一个新的视听天地。
                                                   来源:传媒茶话会
  • PROJECT

  • 融媒实践

  • 05
  •        如何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新媒体产品,是主流媒体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十五周年,杭州日报推出的“山外有山——我们的同年不一样”H5,在客户端、官方微信上发布后,全网总阅读量突破百万,并被中央级、省级媒体转载。
           一款产品从策划到执行再到最后的推出,有其基本的规律。本文将围绕着“变”与“不变”,试着去分析一款爆款产品背后的逻辑自洽。
  • 重大主题爆款产品的
    “变”与“不变”
  •        思维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格局。一款重大主题报道的新媒体产品,首先要有高立意和大格局。
           这里所说的“思维”便是“新媒体思维”。如果简单地把新媒体思维理解成卖萌,那么很容易把路走偏。新媒体思维,需要我们把自己放在新媒体的大环境去思考问题策划产品。所以,我们要熟稔新媒体环境,了解新媒体的形势,而非闭门造车。
           借势,是我们常用的手法。势如破竹,当你借到势的时候,破竹便可四两拨千斤。
           具体到产品上,借势便是去利用强势平台。内容生产是传统媒体的强项,所以我们在产品的发布上可以借助已有的强势平台。现阶段,我们已知的强势平台:图文类的有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视频类的有抖音、快手、B站等。
           《山外有山——我们的同年不一样》在定位上是一款H5产品,所以在渠道的选择上,我们用了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根据平台运营的经验,
  • 思维跟着形势变
  •        技术的发展,让新媒体产品的形式不断迭代。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地了解最新的技术、学习最新的技术。即便是H5产品,也从最开始的类似PPT的效果,变成现在更为开放式互动的产品。
           “一个人离他的过去有多近,离他的未来就有多遥远”,这句话同样适用在产品上。所以,我们在策划时,永远在推翻自己以前做过的产品。
           今年两会期间,我们推出的《30秒读懂2020杭州政府工作报告》是第三代“魔法报纸”。从最
  • 产品跟着形式变
  • 我们针对三类平台出了三款文案。公众号的文案会偏向于轻松诙谐,用一些网络化语言拉近与受众的关系;微博的文案则高度凝练;而客户端则比较严谨,因为同一份文案我们还会推荐到学习强国上。
           截至目前,该款H5在全网阅读量已达700余万。仅在学习强国上便达到了33万的阅读量,并且创下了杭州频道的历史记录。  
  • 早的二维平面效果,到现在最新的3D立体效果,都是得益于技术的更新和网络环境的变化。   
  •        内容,是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无论环境怎么变、技术怎么发展,改变只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给了内容更广阔的视角,但就内容生产本质而言,始终是不变的。如果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永远浮在云端采访,那么再好的新媒体呈现形式都无法将内容撑起,只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行,才能生产出接地气的内容。
  • 扎根内容行事不变
  •        一款好的新媒体产品,要求秒开,所以在2G网络时代,即便是掌握3D技术,也很少使用,因为3D效果会让产品容量变大,使得打开速度变慢。随着现在4G普及,3D作品大量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当5G民用后,我们甚至不会去考虑作品容量问题,高精度的视觉产品、更为炫酷的3D作品将是未来的方向。
           技术不断驱动形式迭代,先摸清前方的道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以《山外有山——我们的同年不一样》H5为例,它的背景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的宏大主题。要将宏大的主题变成有影响力、传播力的新媒体产品,就必须将理念转化成具象的表达,让口号转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  
  •        团队在产品策划时,将切口对准了杭州之肺——西溪湿地。
           这块与杭州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态湿地,深刻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思想伟力。团队通过多次深入走访,找到了沈国荣、沈魏刚这对西溪湿地的原住民父子,他们曾经是渔民,也亲历过水质严重污染和环境破坏,如今,他们享受到了西溪湿地的红利,在西溪湿地担任船工。沈氏父子的命运和西溪湿地紧密相连,我们以他们的故事为蓝本,用他们在相同年纪体验到的不同生活为主线,展现了大背景下正在变化着的杭州。
           在视觉呈现上,H5以朋友圈的形式,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巧妙地将父子同一年纪在西溪湿地的经历见闻做对比。为了让文字更有说服力,团队从档案馆几千张西溪湿地的照片中筛选出16张新老时期西溪湿地同一场景的对比照,并整理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历史资料加上新闻采访进行整合,反映杭州市坚定不移地将西溪湿地的保护摆在第一位,将原
  • 返回目录
  • 生态作为旅游的资本,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与城市共生共荣。
           在设计上为了拉开父子两代人的年代感,选用了蓝绿对比色,色调紧扣“绿水青山”主题又拉开差距。内页采用朋友圈的设计感,风趣且熟悉,使受众有熟悉感。整体设计采用新中式风格,和西溪美景有效融合自洽。
           信息革命方兴未艾,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厘清“变”与“不变”的关系,认清自我定位适应时代的节奏,既要顺势而为又须固本培元。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强势平台为渠道,才能生产出更多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大主题报道产品。
                                         来源:杭报集团业务交流
  • 业务探讨
    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