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传承有我”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1508569
发布时间:2021-12-12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工匠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几千年日常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职业。工匠精神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自古就有着对“匠心”的追捧,我们常常用“匠心”来形容做事的高妙境界。  

  • 工匠精神,传承有我

  • 大国崛起,匠心筑梦。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征程,正是这一批批执着卓越、勇于奉献的能工巧匠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展望新时代的未来征途,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打造金字招牌的中国制造。时光不尽,匠心不止。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

  • 大国崛起,匠心筑梦。

  • 伴随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如火如荼的发展,满怀核电梦想,在工作和学习中,围绕“工匠”的三个问题,我有了更深的领悟。

  • 什么是匠人?何为工匠精神?如何传承匠心?

  • 匠心传承需要青春沉淀

  • 工匠精神,匠人为先。从一张张手绘的图纸中看到了老一辈核电工作者的身影。当时,设计工作没有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完全靠手工,一条条线、一个个标注,整洁而和谐,让人深感震撼。虽是线条,却透着核电匠人们伏案疾书的精细,用最原始的笔和尺设计出了中国核电的开山之作。设计时,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始终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精益求精;试验中,没有卷扬机,就靠双手将钢束拉进拉出,用血肉之躯与300多公斤的阻力对抗;调试时,时间紧、任务重,工程设计人员便加班加点,不畏苦累连续奋战……面对设备落后、资金匮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老一辈工程师们凭着扎实的知识及一股子钻研和拼搏,造就了秦山核电站这一国之光荣。

  •   秦山核电站  

  • 没有勇于担当、一丝不苟的精神,就很难造就一代匠人,更谈不上工匠精神。在浏览核电站建设现场的员工采访记录时,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2015年7月,台风登陆浙江三门,厂房却还没有封顶。快速应对、及时反馈,现场人员立即“动”起来,从台风等级到具体焊点,每一条、每一项都仔细分析、反复研判,最终得出现场应马上组织起吊安装的结论。从开会讨论,到组织起吊、焊接固定等一系列施工安装,仅用了三天,所有施工和设计人员不敢有丝毫松懈,赶在台风来袭前,成功完成了封顶。高精尖的工作需要钻研肯干,面对突发情况时,更需要不畏困苦,惟有智慧和拼搏才能守护心中的责任,何尝不是工匠精神的朴素表达。

  •   匠心,要坚守初心、执着专注,这离不开沉淀,尤其是青年人的传承。工作以来,每当我在设计文件上签下姓名,都能感到一种庄严的仪式感。核电安全意义重大,作为核电设计人员,每一份设计都与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紧密联系,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在现实中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容不得半点侥幸。回头看,老一辈设计师身上那种高标准、严要求、肯钻研、能吃苦的劲头,不只是技术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年轻一代应该接过来、传下去。就像我在工作中,每一个技术问题都与同事反复研讨,不断修改并核实细微之处,确保设计安全、应用有效。身体力行地守护好初心是每一代核电人的使命,对设计负责、对产品负责,才能真正打造出属于中国核电的精品。

  • 安然于无闻,执着于真知。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坚守本心、求精求新的态度,又是一个人的沉潜和整个社会的沉淀。面对浮躁之气,能摒弃喧嚣,常怀赤子之心,是当今青年应有的品性,也只有静下来才能坐得住、做得好。

  •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   “嫦娥”奔月  

  • “祝融”探火

  • “北斗”组网

  • “奋斗者”深潜

  • 港珠澳大桥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实践充分证明,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