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太和第133期期刊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abcd
发布时间:2023-07-28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承办:文宣组
  • 第133期
    2023年7月28日
  • 主办: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文/付意椒(行政人事部)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文/杜艳侠(工程部)
      




        
  • 1.太和动态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父母与子女心连心(第一期)
    我想对你说……
    真心话需面对面
    2.员工空间
    女儿的第一份工作
  • -目录-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2023年7月24日,重庆省区50位致医创始人走进朗致太和实地探访,了解了从药材到成品的一条龙生产链,见证朗致对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同时也看到了朗致对更高标准的不懈追求。
          展厅部分由贵州太和总经理高朝彬同志亲自讲解。高总正在为各位致医创始人讲解厂区的分布、及我司主打产品的药品特性介绍及亲身体验。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大家对展厅内陈列的药材样品也是充满了好奇,仔仔细细的观察着各种药材。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进入车间时大家按照流程严格对其洗手消毒,一丝不苟。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从中药提取到制剂胶囊填充→板装生产线→复合膜装袋→现场外包人员装盒→扫码→称量→收缩装箱打包成成品。从药材到成品,几十道繁琐的生产工序一条龙生产线,先进的机器设备,现场人员饱满的精神状态也是得到大家一致的赞赏。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参观结束后工作人员引领致医创始家人们到食堂二楼用餐,丰富可口的饭菜也是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还有人说这是他们这次出来这几天中吃的最符合要他们心意的一餐了。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饭后致医创始家人们一同前往制剂三楼会议室,首先大家集体宣读朗致宣言,随后销售人员给各位致医创始人讲解关于心脑方面的各个产品。三个多小时详细的讲解让大家对心脑方面的产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教大家了几个按摩穴位缓解心脑的问题。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重庆致医创始人朗致太和参观之旅  - 
  •       随着大巴车的离开,此次太和之旅也画上圆满的句号。
          选品质选朗致,朗致药业,秉承“提升生命质量,提高生活品质”之使命。恪守承诺、同理同心,通过朗致人的双手让人们的生活更具品质感。
  • 文/付意椒(行政人事部)
  • -父母与子女心连心(第一期)  - 
               我想对您说……
  •       人与人之间是缺乏沟通的,大部分父母与子女都是如此,当没有了沟通、没有了交流。矛盾会日积月累的堆积会在饱和后爆发,从而发生争吵、哭诉、不理解以至于出现信任危机。
          公司开展此次主题会,意在帮助父母与子女互相理解贡献的一臂之力。让子女与父母一起工作,和父母起早贪黑、大汗淋漓、挥洒汗水。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中,父母还要照顾我们的衣食起居。当我们身临其境后才明白自己的愚钝,每天的工作已经让我们备尝艰难,回到家后发现饭菜不是开袋即食、脏衣服也不会自己干净、自己的
  • 文/付意椒(行政人事部)
  • -父母与子女心连心(第一期)  - 
               我想对您说……
  •     零花钱也如此来之不易,然而这只是父母回到家中的冰山一角。我们必须做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拥有一个完整人格的人。不要总认为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有爱的世界已经非常伟大了。还要把我们养大成人,并且不求取任何回报,默默的付出这足以让我们此生心存感激。我们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支持、鼓励;而不是不理解的争吵、不顺心的发泄。其实我们现在也明白了父母的背后是责任,让我们得到高等教育和做人的责任,父母是害怕我们误入歧途、荒废学业、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才想规划我们的未来,想要我们不失面子,有体面的活着,这本就无错之有,但要会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父母与子女都应彼此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鼓励、有一定边界感、适当给子女一 些私人空间、让子女自己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彼此也 要会表达
  • 文/付意椒(行政人事部)
  • -父母与子女心连心(第一期)  - 
               我想对您说……
  • 爱意, 父母到家的一杯水、父母到家的一句辛苦了、吃完饭后的主动洗碗;子女进步的一句夸奖,正确支持和理解子女的兴趣爱好。
          世界多了一个你,而妈妈爸爸多了一个世界,父母的默默付出本就心甘情愿不求回报,只想子女过的好就好!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 真心话需面对面 - 
  •       2023年7月25日下午五点半,在制剂三楼会议室,举办第一期“父母与子女心连心,我想对你说.......”活动。
          在活动上父母子女面对面来次真心话,讲出自己的真心话,吐露自己的心声。
          我的妈妈是一名保洁。每日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管辖区域内清洁卫生做好,在我们都还在酣睡的时候他已经来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每天六七点就要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打扫落叶、楼梯间、渣场的卫生、路边的杂草……,有时候晚上也能看见她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晃动,那是她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 真心话需面对面 - 
  • 在擦洗白色栏杆。虽然妈妈是一名保洁,但是我并不觉得那是丢人的工作,是她用勤劳的汗水、双手换来的,感谢妈妈这么多年的付出,妈妈每天的工作是这么的辛苦,以后我会更加爱自己的妈妈。最开心的莫过于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 真心话需面对面 - 
  •       我的妈妈是工程部的内勤,一天的工作从忙碌开始,厂区内所有仪器仪表的校验、水电能耗统计、设施设备统计、压力容器、部门档案归档、定期核查到期仪器仪表校期……。在我心里妈妈是一个“善变”的人,前一秒还和颜欢笑,下一秒就暴躁发狂的狮子。妈妈的笑脸时常出现,原因有很多,比如我得了奖状、考试得了一百分、......反正只要我学习有进步,妈妈的笑就在脸上荡漾,那笑可真美,一直美到我心里。妈妈发怒的脸来得也很频繁,原因就多了,作业粗心、不认真、字写得差、动作慢等等一些我时常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 真心话需面对面 - 
  • 犯的错误。从我内心讲,我希望多看到妈妈的微笑,让妈妈少发怒。妈妈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后会慢慢改变自己的脾气,遇事情好好沟通。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 真心话需面对面 - 
  •       我的妈妈是制剂车间内包班长,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我觉得妈妈对我的进步不认同,自己一次一次的在进步,可就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励,让我觉得不被重视,不认同。看着女儿留下委屈的泪水,作为妈妈也是满心的愧疚与自责,哽咽道:在妈妈的心中你一直都很棒,有时候作我们会疏忽了你的感受,你的进步都看在眼里,怕你骄傲,所以不敢大肆鼓励。后面妈妈会认真对待你的每一次进步。
  •    还有很多很多的……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 真心话需面对面 -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 真心话需面对面 - 
  •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最佳状态出现在学前期,那时候的父母充满了耐心和爱心:一句一句地教孩子说话,一步一步地扶孩子走路,耐心地讲故事、动情地唱摇篮曲。可惜的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却变得越来越少了。
          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有助于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这是一项重要保证,每一次交流都是为感情的提升添砖添瓦,在当今的生活环境下,忙于工作与赚钱,很少有精力放在沟通交流上面。有人说亲子之情与生俱来,不用去刻意维护。其实任何一种感情都是需要维护的,不维护就会变得生疏、陌生。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关注,特别是在活动时这种感觉就会进一步被放大。
          但是在吐露完自己的心声后,得到各自父母的肯定与诚恳的回应,拥抱着彼此,在充满幸福的泪水中冰释前嫌。
  •  文/杜艳侠(工程部)
  • - 女儿的第一份工作 - 
  •       “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这可能也是很多外出打工父母的心声吧。
          在外务工的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相隔一方,在我们安定下来把女儿接到了身边的时候,女儿已经和我有了隔膜,不再和我们亲近,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也不愿意和我们出门,总喜欢一个人呆着。就这样在一起几年,后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现在正处于叛逆阶段, 孩子出现撒
  •  文/杜艳侠(工程部)
  • - 女儿的第一份工作 - 
  • 谎、 任性、攀比、沉迷游戏这些坏毛病,我从开始的讲道理变成了后面的责备,变成后面的打骂,我不知道该怎么让孩子不走弯路,做一个诚实,上进、有责任心的人。  
          现在正值孩子放暑假的时候,每天我都处在和孩子玩“猫捉老鼠”,我在家,孩子一直待在自己房中看书,只要我一上班,孩子就沉迷在玩手机的乐趣中,基本一天一顿饭,而且是泡方便面(家里客厅按了监控),在我纠结该怎么办的时候,公司为了解决职工孩子在家无人看管的而无休止玩游戏的现状,年满15岁的孩子可以到公司生产现场体验父母工作的不易和挣钱的辛苦,为了提高孩子积极性,付给孩子一定的酬劳,并免费食三餐。我第一时间打这个消息告诉了孩子,孩子很高兴的答应了,这是我和孩子第一次这么愉快的一起决定一件事。
          第二天一早,孩子就和我来到了公司,当然
  •  文/杜艳侠(工程部)
  • - 女儿的第一份工作 - 
  • 还有其他同事的孩子早早的都在行政门口等待着, 首先公司领导给孩子们介绍了规章制度,并强调了安全,要求上班时间不能玩手机,孩子们必须服从班长安排,因为给孩子们安排的都是一些辅助岗位的工作,比如折纸盒,贴标签,递盒子等比较轻松的工作。下班我问孩子累不?女儿说到“有点”,我问到,明天还来吗?“来,为什么不来,说好的要干2个星期的”,我被孩子认真的样子逗笑了,好的,我们一起加油。晚上回到家,孩子洗完澡就睡了,今天竟然没有玩手机,期待这次的社会实践让你变得更懂事,加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