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组工讲坛之心怀天下范仲淹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景月
发布时间:2017-10-27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重武轻文一直都是主旋律,但有一个朝代责不同,那就是宋代,不同于汉唐的开拓向外、宣武播文。宋代责是为强内虚外、沉潜向内为特点的重文轻武的文治靖国。在"文治靖国"的方针支配下,专制政权的独裁和残忍有所消解,士人大谈建国治国方略,时各种思想得以兼容并蓄,宋朝文化达到了中国文化的最巅峰,当产生了一大批等具有伟大思想和理想的改革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宋代的官员在我看来,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忠君为民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范仲淹。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重武轻文一直都是主旋律,但有一个朝代责不同,那就是宋代,不同于汉唐的开拓向外、宣武播文。宋代责是为强内虚外、沉潜向内为特点的重文轻武的文治靖国。在"文治靖国"的方针支配下,专制政权的独裁和残忍有所消解,士人大谈建国治国方略,时各种思想得以兼容并蓄,宋朝文化达到了中国文化的最巅峰,当产生了一大批等具有伟大思想和理想的改革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宋代的官员在我看来,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忠君为民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范仲淹。
  • 10月27日下午,董登科主讲
  • 自流井组工讲坛之心怀天下范仲淹
  • 心怀天下范仲淹
  •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3岁。是于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等。

  •        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有了主食,用什么菜蔬佐餐呢?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可食用的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


  • 划粥断齑
  • 从小立志
  •         刻苦勤奋地学习,使范仲淹“大通六经之旨”。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理想,也开始了他偃蹇(yǎn jiǎn)动荡、赤心报国的仕宦生涯。进士后,他在《寄乡人》诗中说“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对自己的苦读生活也仅只淡淡地一笔带过。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这年范仲淹29岁。(结束了25年随朱姓的生活)
            范仲淹用“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的诗句,寄语乡人毋以其仕履为羡,而应以诗书教育子孙后代为要。他深切地感知,一个穷苦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上学读书,接受教育,舍此再无别路。他也从自己身上感悟教育的真谛:教育不该只是少数权贵长保富贵的特权或专利,而必须成为社会公器,让天下百姓都能看到兴旺发达的希望。


  •                 寄乡人
                     范仲淹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
    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
    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        如果说长白山醴泉寺读书是他自觉读书的表现,那么多年以后他到南京应天书院求学,则是为自立而读书了。幼年丧父乃人生大痛,当范仲淹知道自己是范姓之子时,不异于当头棒喝。范仲淹是个烈性汉子,他毅然决定自立门户,并立即离开朱家,负琴携剑,求学南京,唯一的目的就是发奋读书、学成迎母。这时,他二十三岁。进了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又名睢(sui)阳书院),是当地人曹诚出资,在宋初著名教育家戚同文故居旁兴建的,规模宏大,藏书数千卷,皇帝亲赐“应天府书院“匾额,名满天下。与岳麓(lu)书院、嵩阳书院、白鹿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
  • 应天求学
  •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天圣二年(1024年)秋后,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带领泰、海、楚、通四州的民工4万多人,开始了修复捍海堰的工程。天圣四年(1026)八月,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其间,范仲淹屡次给张纶写信,请张纶无论如何要将捍海堰修成,并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独担其咎。最后,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仅用了3年的时间,长达100公里的捍海堰便修复完成,当地民众为了表达对范仲淹的感激,歌颂范仲淹的功绩,修建了纪念范仲淹的祠堂,并将捍海堰命为“范公堤(di)”。遗址迄今犹存。
  • 泰州治堰
  • “人生的道路就是坎坷的,遇事要泰然处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既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消沉丧志。”

  •          《谪守睦州作》
    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
    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
    铜虎恩犹厚,鲈鱼味复住。
    圣明何以报,没齿愿无邪。
  • 谪贬睦州
  • 书中说道: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其孝不逮,忠可忘乎?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 执教兴学
  •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 戍边西北
  •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把京官晋升情况绘制成一份《百官图 》,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讥讽宰相不能选贤。

  • 作图讽相

  • 戍边西北
  • 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心怀天下:岳阳楼记

  • 南宋人以为“本朝人物以仲淹为第一”,元朝人说他“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宋代是士大夫自觉意识最高涨的时代,一种崭新的政治面貌已经浮现在儒家社群之中。如果要说有宋儒气象,那就是由范仲淹以身作则开出来的,故而朱熹说“本朝为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文正是仲淹的谥号)。作为一种人格典范,他对后人影响深远,完全当得起他在《严先生祠堂记》里所推崇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在《岳阳楼记》里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是一种光风霁月的人格境界,令人高山仰止。李贽对他的人格精神评价最高,甚至以为“宋亡,范公不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