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牌有限公司组织人事部#
- 冠状病毒防控知识汇编
- 疫/情/防/控 抗/击/疫/情
组织人事部
- 前 言
为增进员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和理解,指导员工科学预防,降低传播风险,结合国家、湖北省、相关医疗机构下发的各类文件及预防指南,编写了《冠状病毒防控知识汇编》。
我们坚信,只要公司全体员工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科学预防,我们必能战胜疫情。
目 录
第一部分 科普篇
1、新型冠状病毒
2、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
3、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
4、感染新型肺炎的症状
5、容易感染人群
6、密切接触者及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 防护篇
1、如何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如何正确洗手
3、上班出行
4、进入厂区
5、访客接待
6-8、工作期间
9、下班回家
10、日常生活
11、日常饮食
第三部分 防护速记
- 疫/情/防/控 抗/击/疫/情
科
普
篇
-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果子狸、竹鼠、蝙蝠都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 1、新型冠状病毒
- 2、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
-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 3、新型肺炎的传播途径
- 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
- 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 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 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
- 4、新型肺炎的症状
- 一般症状有:发热(37.2℃以上)、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
- 严重症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 5、容易感染人群
- 人群普遍易感,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 注意事项:1、作为密切接触者应向公司报告。2、密切接触者应该主动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期,观察期从与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3、隔离期内,不得外出,如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汇报。
- 6、密切接触者及注意事项
- 密切接触者是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案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
- 疫/情/防/控 抗/击/疫/情
防护
篇
- 1-1、如何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 A、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 B、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 C、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 D、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如口罩变湿或沾到分泌物也要及时更换。将废弃口罩放入指定的地方。
- 1-2、如何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 2如何正确洗手
- A、出行前做好自我温度检测,无异常(不超过37.3°C),须严格按要求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防护口罩,做好自身的防护。B、公司员工尽量采取步行、骑行、同事拼车、乘坐公司通勤车方式上班,避免乘坐外部车辆。每日须对使用过的私家车进行消毒,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自备消毒纸巾,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触摸后用自备纸巾擦拭,下车后洗手。
- 3、上班出行
- A、进入厂区车辆应主动在大门外接受停车检查(测量体温、是否规范佩戴口罩等),且车上不得乘载非公司人员进入厂区。B、公司员工步行进入厂区的,由保卫人员逐一测量体温,并监督是否规范佩戴口罩,检测合格(体温不超过37.3℃)并消毒后方可进入厂区。入厂后应先到卫生间洗手,须保持全天、全程佩戴口罩。C、保卫人员须规范佩戴口罩、护目镜及手套,做好自身的防护,同时要严格遵循“一人一查”的原则,做好所有进入厂区人员的检查。
- 4、进入厂区
- A、尽量减少来访接待。确因工作需要需进入厂区,要求对应部门安排专人至门岗接洽,来访人员按照要求测量体温,在37.3℃以下并填写有/无疫区接触史和健康状况等信息,佩戴口罩后方可进入厂区。非公司人员在厂区期间必须全程由对应部门安排专人陪同,且不得前往无关区域,行程结束后由专人将非公司人员送离厂区,不得逗留。B、来访者和接待者须全程佩戴口罩,不握手,保持1.5米以上距离交流,压缩会客时长。
- 5、访客接待
/工/作/期/间/防/护/
- A、员工进入车间、办公室后,第一时间使用肥皂和清水进行手部消毒(流动水冲洗不少于15秒),或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B、非生产需要,各车间、各办公室不得使用空调;要求各工作场所进行开窗通风,通风时个人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清洁卫生。C、尽量减少会议等人员聚集活动,需规范佩戴口罩,不得摘下口罩与人交谈;工作交流时注意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飞沫传播。勤洗手,手部脏污、饭前便后必须洗手。D、减少出差、减少收发快递、减少乘坐电梯,低楼层人员尽量走楼梯,如须乘坐时按键后及时洗手。
- 6、办公区域
/工/作/期/间/防/护/
- A、阶段性取消公司大型培训、固定培训,培训内容改为文件自学。B、尽量采用视频、电话等非面对面形式召开会议。C、必要的现场会议务必全程佩戴口罩,控制时长,会场注意开窗通风。D、会议期间与会者间隔1.5米以上,会前、会后洗手。E、尽量减少使用纸质文件,尽可能通过OA传递电子文件。F、如需传递纸质文件,传阅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 7、会议与文件传阅
/工/作/期/间/防/护/
- A、坚持"少接触、少交叉”原则,按照分时、分区要求有序就餐,杜绝大批量集中排队用餐,降低人员聚集风险。B、员工前往食堂用餐前,需至食堂水池处进行洗手消毒。就餐前最后一刻摘下口罩,用餐后第一时间戴上口罩。条件允许情况下要求就餐人员隔开就坐或一人一桌,用餐结束尽快离开食堂,避免在食堂内部逗留。C、为避免手部触碰引发交叉感染,由食堂工作人员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后,进行餐具、饭菜等的分发。D、食堂需做好室内通风,取消食堂门外门帘、取消使用空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食堂餐具应做好防护、消毒措施,同时对餐桌、椅进行清洁消毒。原则上非必要原因,不安排公司贵宾餐厅用餐。
- 8、食堂就餐
- A、为避免下班后外部感染,员工下班后尽量直接回家或返回公司宿舍,避免外出,严格禁止聚餐等聚集性活动。B、员工下班前,需做好自身清洁消毒,回家后对外衣进行喷洒医用酒精消毒,并挂至通风处以降低家庭感染风险。C、鉴于黄石地区疫情形势严峻,员工休息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有亲友来访尽量予以婉拒,如有武汉人员接触情况需及时反馈,并做好自我隔离。D、对于从武汉区域返岗的员工,应及时向公司汇报并进行必要的隔离。
- 9、下班回家
- A、各单位、部门对所辖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继续实施每日监测汇报机制。员工身体状况如出现异常(发热、咳嗽等),需在第一时间反馈至部门负责人;体温超过37.3℃的在岗人员应自觉隔离,并汇报至公司应急执行小组指导处置。B、员工需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需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咳嗽、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严禁随地吐痰;使用过或已污染的口罩、纸巾在指定区域丢弃,严禁乱扔乱丢。
- 10-1、日常生活
- C、家庭用餐时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肉类食品需充分加热确保熟透,避免与牲畜、家禽接触。D、室内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减少外出活动,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如超市、商场等。E、疑似病毒感染员工,应自觉做好隔离,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和医院治疗,公司应急执行小组予以跟踪关注。F、全体员工要保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自身防护,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 10-2、日常生活
- A、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不吃野生动物。B、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C、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D、食品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不偏食,荤素搭配。E、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 11-1、日常饮食
- F、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在家适当运动,如体能锻炼、仰卧起坐、瑜伽等。G、饮食不足、老人机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500大卡。H、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I、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当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J、服用公司发放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药配方颗粒。
- 11-2、日常饮食
- 疫/情/防/控 抗/击/疫/情
防护
速记
- 人员入司准则(8不准)未带口罩不进入没有测温不进入没有消毒不进入外部人员不进入接触疫区不进入发热咳嗽不进入家人感染不进入疑似症状不进入
- 车辆进入准则(5要求)司乘人员戴口罩停车测温再消毒先洗双手再喷车外部车辆不进入员工车辆要消毒
- 员工防护要求同事拼车上下班严禁乘坐外部车口罩更换要及时早晚两次喝中药进入大门要消毒出入车间要消毒体温检查要落实就餐前后要洗手健康状况须反馈生产区域消毒好走廊把手不遗漏任何风险不放过
- 食堂区域防护要求工作人员要消毒督促员工勤洗手打餐区域专人来督促员工要隔开清洁双手戴口罩就餐之后速离开
- 保卫防护及工作要求一核(公司员工身份)二查(体温、口罩佩戴情况)三执行(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做好检查情况记录)四防护(口罩、护目镜、手套、消毒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