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诚信建设没有“局外人”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个人使用
发布时间:2018-07-09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络诚信建设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网络诚信建设
    没有“局外人”
  •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达7.53亿,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网民数量的逐年上涨得益于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的加速以及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的加快。
  •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如今,但凡打开一个网店,显著位置都会标注信誉程度及星级,翻看购物后的评论和体验,人们就会以此作为购物的衡量标准。然而,这些“信誉”和“钻石”真的可信吗?
  •        浙江杭州的李女士前不久在网上购买了一套化妆品,这家星级店铺的好评度很高。然而,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李女士的脸上开始过敏。“我找到卖家,跟他说明我的情况,他不仅丝毫没有歉意,反而说是由于我没有认真查看产品成分才会导致脸部过敏,我真是无奈。买东西之前,我翻看了很多产品评价,里面都说敏感肌肤可以用,不会过敏,这才买的。后来才知道,这些所谓的‘评价’根本不足以相信。”李女士说道。

           




           据了解,原本由消费者评价确定的信用等级可以通过软件造假提升,好评度也可以雇佣“炒信”职业买家来操作,尽管淘宝查封了近万家严重炒作的店铺,但网上购物遇到的诚信造假危机仍在继续。
  •        这些网络经营者之所以能够如此“大胆”,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他们看来,网络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即使“造假”也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殊不知,任何网络行为都会留下痕迹,如此失信,最后砸的一定是自己的脚。
           习总书记曾提到,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于去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对于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人无信不立。诚信的网络空间除了依靠法律约束,心与心之间的真诚交流,也能赢得美誉。
           网络诚信建设,要靠一条条涓涓细流的不断涌动,最后方能汇成江河。人人努力,人人都会受益。网络诚信建设每推进一步,社会文明都将会前进一大步。(文/白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