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书评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陈家林
发布时间:2016-12-13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书评
  • 骆驼祥子
  • 《骆驼祥子》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
    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后来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
    一次破灭。他想方设法逃出去后,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
    新车。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虎
    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他为了置办虎妞的丧
    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疾病就缠着他,他指的陷入了生活的陷阱,自甘堕
    落。总结祥子的命运三部曲就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 这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祥子。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 书中通过直接对祥子拉车时的样子进行描写,并间接对其他拉车人的样子进行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从而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祥子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的人;通过对祥子细致的人物描写,和大量的对周围环境的生动的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从而生动传神的写出祥子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通过对祥子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肖像进行描写,各种人物描写相结合,生动形象的写出祥子以前的积极向上、为梦想努力拼搏变成后来的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威压下,从农村来的原本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祥子最终变得自甘堕落。
  • 书中有许多精彩的句子,如:  “四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好像全世界的黑暗都在等着他似的,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着那不声不响的骆驼。” 这里运用了暗喻,四外的黑暗就是这个社会的黑暗,从“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中可以看出他在走,在挣扎,在对黑暗的社会进行反抗;但是由于意志是盲目的,所有挣扎注定是没有结果,最终还是回归于“无”,也就是“再走入黑暗中”。 
  •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祥子的坚定性格与锲而不舍的精神。    “可是,谣言,他不信。他知道怎样谨慎,特别因为车是自己的,但是他究竟是乡下人,不城里人那样听见风便是雨。再说,他的身体使他相信,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他不是容易欺侮的,那么大的个子,那么宽的肩膀!” 这句话写出了祥子的自信,所以不相信谣言,也为下文车子被抢做铺垫。
  • “他越想着过去便越恨那些兵们。他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
    带,都被他们抢了去;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一身伤,和满脚的疱!不
    过,衣服,算不了什么;身上的伤,不久会好的。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
    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这句话写祥子几年血汗买来的车被抢还被打伤,体现了祥子不服输的品格,也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
    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
    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
    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大。祥子是一个悲剧。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
    的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的。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
    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然而祥子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悲剧,他的“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善良愿望的最终破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军阀的乱兵、反动政府的侦探、车行老板的强取豪夺,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产物,而生存权利的最终被剥夺,则是下层劳动者无法规避的历史命运。祥子的悲剧又是一个精神悲剧,小说立意要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从城市下层劳动者的性格与精神弱点中去探索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