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洪荒之力”解超高层施工难题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Haipi
发布时间:2016-08-25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这样“用尽洪荒之力”通过改变、创新解决现场施工的问题不胜枚举。
            项目部积极行动,针对广泛存在的墙体开裂问题展开技术攻关。在钢板剪力墙施工前,项目部便及时启动了由中建商砼、高科商砼共同参与的样板墙配合比试验研究,并聘请国内知名材料专家李东明、赵庆新教授等对配合比进行把关,及时确定了调整方案,最终在配比方面取得了成功。之后,又及时组织以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为核心的高校团队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讨论,提出了大胆的防治混凝土裂缝措施,该措施经过专家论证并被现场予以采纳。同时,项目部又组织专家对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提出了调整性的建议,中建商混对配合比进行了微调,最终确定现场钢板剪力墙施工的混凝土配合比,现场结果表明:该项研究不仅解决了钢板墙的裂缝问题,而且为项目创造了近百万元的成本,实现了经济与技术效益的双丰收。
            本工程混凝土用量同样非常巨大,而混凝土的质量也是影响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混凝土的徐变问题一直是困扰超高层的一项重要课题。相关资料表明:超高层徐变的主动控制是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来的一种新思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针对徐变的被动局面。通过多次技术沟通与讨论,为降低徐变带来的残余应力,避免由残余应力过大导致的局部节点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决定大胆尝试这种新技术、新方法。
            在施工前,项目部与该项研究在国内领先的高校燕山大学进行对接,充分利用该校的建筑材料国家重点试验室资源。一方面利用大学科研小组来项目考察时机,邀请相关技术专家给大家讲解徐变在砼工程中的影响和高性能混凝土如何从原材料控制裂痕的相关知识,为新老员工输送新鲜知识,更新现场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对本工程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中建搅拌站、高科搅拌站常用的材料进行取样,对西安地区市场上的地材进行纳米压痕试验,从微观上深入了解材料的特性。在经过细致的分析与讨论之后,给出了上部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向,真正做到了对超高层混凝土徐变的主动出击。资料表明:西安金融中心将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提出超高层徐变主动控制并加以应用的项目。这无疑是意义深远的。
            “艺精攻天下,品高成大器”。项目部全体人员分发挥团队优势,致力科技攻关,技术创效,在冲刺350米高峰的道路上不负众望,稳步前进。
  •         塔楼首层V型柱净高15.35米,重30t,节点重26t,倾斜82度,钢柱分为两节,且钢骨柱截面复杂,构件重量大,施工难度可想而知。V型柱的焊接施工前,项目部便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形象直观的反映出工程实际情况,提早发现图纸碰撞问题,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纠正,让问题在施工前得到解决。型钢吊装和焊接过程中构件的倾斜角度运用传统的测量方式无法保证其精确度,为此项目部专门引进了经纬仪和GPS系统进行定位检测,数十次的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深刻领会设计意图。针对V柱顶部连梁的支撑体系,脚手架的支撑也呈现了V字型,加上支撑高度达15米,上部的混凝土梁达1.8×2.5米,针对这样的危大问题,项目技术人员多次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多次现场论证敲定了安全、经济的支撑施工方案,并最终通过了专家论证,得以成功实施。
            就是这样提前谋划,反复论证,项目部联合公司各部室乃至集团各单位,学习、沟通,最终圆满完成了首层V型柱焊接施工,并为研究超高层钢结构特殊构件安装施工技术研究提供了大量依据。

  •         本报讯(通讯员 彭章军 巴盼峰)国瑞·西安金融中心作为集团六大超高层之一、四建公司重点工程,备受集团及公司上下高度重视。项目部全体人员自进场之初便紧锣密鼓开展工作,按时完成了甲方预定工程进度计划,2016年复工之后,更是充分发扬“5+2”、“白加黑”的工作作风,终于在5月主楼冲出正负零,工程全面转入地上结构的施工。
            然而,若想顺利完成施工并非易事,350米超高层施工存在诸多难题,工程首层特殊构件安装则是横在项目部所有人员面前的一只拦路虎,项目部一直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统筹规划,提前着手,以科研团队为载体,为工程开展保驾护航。
  • 以“洪荒之力”解超高层施工难题
  • 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