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撷翠 翰墨生香”二实小华晨校区教师笔耕集锦(八) 教导处--出品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雕鹰
发布时间:2017-05-10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特效
  •     华晨撷翠  翰墨生香

    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华晨校区
          教师笔耕集锦(八)
  • 特效
  • 特效
  •         学困生  不放弃

                          ---张燕燕
  • 特效
  •         临近期中考试,我就班上的学困生的现状进行了分子,我觉得大体有这三种情况:
    (1)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在 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学习,这样的学生在班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样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敷衍了事。
    (2)还有的学生,比如,我班上的赵洪率,这个孩子对学习比较有兴趣,善于动脑筋,但就是性子急,做作业虽然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挺高。
    (3)还有一种就是边学边玩的学生,比如我班上的杨斯宇同学,这个孩子活泼好动,即使在做作业的时候,也玩得兴高采烈,只要老师不督促,他决不罢休。
    找到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
    (1)对于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我通常是给他们的学习降低一点难度,可以先让这些孩子把课本中最基础的知识学好,做的作业也和大家有所区别,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让这些孩子也能感受到学习原来也不太难,每天也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这样就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信心。等到他们把基础的知识掌握好了,再一点一点地提高要求,让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学习。

  • 特效
  •        我们难免会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另眼相看,有时明明该学生应付了事,都能得到表扬。相反,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他有生以来最好的文章,由于教师拿它跟最好的作文比,结果仍然得不到他期望的鼓励。所以我总是与他自己纵向比较,告诉他们只要你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哪怕是一点一滴,老师也能感觉到。
         
           (2)对于脑子聪明,性格急躁的孩子,我会对他比其他的孩子更严格,做作业之前就让他们思想上警觉起来,告诉他,必须做好,否则重做,决不允许他们学习马虎、字迹潦草。然后让他们自己比较一下,哪种做法"事半功倍",渐渐地就会养成认真的习惯了。
           对这些学习困难学生进步过程中的失败也要给予最大程度的宽容和谅解,允许他们在前进中出现反复,并给予再进步的机会。班里还有几个孩子,有时家庭作业书写很好,有时竟连课堂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或是作业虽然完成了,书写特马虎……往往是改正了一个缺点,接着又出现了一个毛病。对他们我总是少批评多鼓励,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表现机会。如朗读比赛、成语接龙、课堂提问等等,激发兴趣,让其体验成功,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对作业不认真的学生,要么我自己抽中午时间,让他们重做或补做,要么让班里的优等生协助督促,再就是发动家长监督,要求家长每天在抄回去的作业本上签个名,了解孩子该完成的学习任务。长此以往,希望他们最终能成为让老师放心的孩子。

  • 特效
  •        (3)对于边做边玩的孩子,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要多花心思督促,还可以顺着他们的个性合理地帮助他们安排学习与玩的时间。比如,可以承诺他,如果认真学习完成这项作业,等会允许你自由活动,但前提必须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要保质保量,如果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就必须下学以后留下,补完为止,让他们自己选择。只要有一次,绝不姑息,无论多长时间,都要求他做完。当然这必须要和家长联系好,让家长不要操心。
           学困生学习困难和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掉一个坏习惯也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事情,都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有充足的信心,付出足够的耐心,贵在坚持,不放弃!

  • 特效
  •  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赵轲

  • 特效
  •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会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每节课上,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去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我要说”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 特效
  •       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还语文的本来面目,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
          那么该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创情设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需要教师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 特效
  • 二、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三、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过程。
          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这还需要我们全体语文老师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




  • 特效
  •             读 书 心 得

                          ---崔进
  • 特效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聆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 特效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互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 特效
  • 特效
  • Book Review: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二语习得理论述评
                                      
                                          --- 李校慧
  • 特效
  • Bill VanPatten and Jessica Williams. (2015).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Second Edition). Routledge, 711 Third Avenue, New York, NY 10017
     The structure of this book is very clear and easy to grasp.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sic format of the ten contemporary theories. That is, each chapter focuses on a single theory, written by a leading scholar in the field in an easy-to-follow style—a basic foundational description of the theory, relevant data or research models used with this theory, common misunderstandings, and a sample study from the field to show the theory in practice. The consistent and coherent presentation of these new theories are useful to researchers as a “quick guide” to theoretical work outside their respective domains. So, this book serves as an ideal introductory text for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SLA and language teaching.

  • 特效

  • The content of this book is very systematic and representative because each theory is written by the experts who work in the theories. As an introductory book, the book is fully covered the theories which is fashionable and needed further research among the academic field. The publication of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is book, the field has continued to develop, incorporating insights from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from other fields. So, this edition has added two new theories to the original set in the first volume. Though the focus of this book was on linguistic, psycho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SLA, this book has offered several fine books exploring alternative and more social perspectives on SLA. 

    To sum up,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 provides an excellent overview of a wide variety of SLA theories, including many theories that are not covered in other introductory books. The consistent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across chapters help novice readers compare the compare the basic tenets of various SLA theories, and the questions for discussion offers them the chances for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 特效
  • 小学高年级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任衍龙
  • 特效
  •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重要的环节,而且近年来从考试内容来看,特别是小学高年级考试,听力部分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必多言。
            我认为小学五年级正处于听力系统开发的黄金时期。如果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正式接触英语学习,那么五年级应该有了初步的英语语感积累。鉴于听力和读写还有所不同,读写存在视觉上的直观,但是听力涉及到听觉的转换,这就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应该如何开展的更高效呢?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情,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比如,提前考查学生的听力水平,然后根据成绩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 特效
  •        其次,将听力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听前,听中,听后。听前热身,督促学生提前读题,认真审题,并且明确听力目标和任务,养成良好的准备习惯;听力期间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竞争来完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适当指导,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率;听力结束后,要通过适当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加强巩固,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总之,听力教学是打开英语教学的钥匙,掌握良好的听力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策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