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观众厅(剧院.礼堂.会堂)-消防疑难18问!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崔凤男
发布时间:2020-09-24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舞台·观众厅(剧院.礼堂.会堂)-消防疑难18问!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五进消防宣

  • 舞台·观众厅(剧院.礼堂.会堂)-消防疑难十八问!  
  • 1 栅顶、葡萄架、马道的概念。
    2 舞台和观众厅可否分为不同防火分区?
    3 可否采用性能化评估方式取消舞台口防火幕?
    4 哪些部位需要设置雨淋系统?5 舞台是否同时设置闭式喷水灭火和开式雨淋灭火?
    6 舞台口防火幕和水幕系统的设置和替代原则?
    7 怎样确定自动消防炮系统的应用条件?
    8 怎样确定水幕系统持续喷水时间?
    9 怎样确定观众厅和舞台的消防用水量?
    …  
  •        葡萄架是栅顶的俗称,两者无区别。
           栅顶,是舞台上部为安装、检修悬吊设备的工作层,主要用于安装和悬吊灯光、幕布、音响等设备。
           栅顶通常由一排排的架子组成,类似葡萄架,因此俗称葡萄架。栅顶通常分为满铺式和马道式两种,满铺式是在栅顶上铺满踏板(图示1),形成整体式工作层。马道式仅在需要安装、维修设备的地方设置行走通道,其余地方不铺踏板,行走通道俗称马道(图示2)。  
  • 一、栅顶和葡萄架有什么区别?什么是马道?  
  •        舞台和观众厅应划为同一防火分区,主要原因如下:
    1、舞台和观众厅属于密切相关的功能部分,可能难以满足防火分区的分隔要求。
    2、规范要求采用防火幕等分隔措施,防火幕的耐火极限为1h,不能满足防火分区分隔的耐火极限要求。
    3、如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替代防火墙,需要满足3h的持续喷水时间,用水量太大。
    4、如采用防火卷帘替代防火墙,将无法满足防火卷帘长度的要求。  
  • 二、舞台和观众厅是否可以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       舞台口设置防火幕和水幕,不是作为防火分区的分隔措施,而是防止舞台的火灾和烟气向观众区蔓延,即使舞台和观众区在一个防火分区内,也应采用防火幕或水幕作为舞台口的分隔措施。  
  • 三、舞台和观众区的面积一起没有超过一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在同一个防火分区内,还需要设置防火幕吗?
  •        大型、特大型剧场舞台台口应设防火幕 。
           这是规范强条要求,对于规范标准涉及的强条内容,不应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的方法进行规避。  
  • 四、可以采用性能化评估的方式,取消舞台口的防火幕或水幕吗?
  •        舞台栅顶下部通常会安装和悬吊灯光、幕布、音响等大量设备,存在较大的火灾风险,且闭式喷水灭火系统无法有效感应动作,达到一定规模的剧场、礼堂、会堂等舞台栅顶(葡萄架)下部,应设置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根据《剧场规范》要求,以下部位需要设置雨淋系统:  
  • 五、剧场、礼堂、会堂的哪些部位需要设置雨淋系统?
  • 3、以上两项规范要求有重复之处,以较高要求为准。
    注1:剧场建筑的规模应按观众座席数量进行划分,并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 2、根据《建规》要求,以下部位需要设置雨淋系统:  
  • 1、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剧场、礼堂、会堂,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设置在单、多层民用建筑中的特等、甲等剧场,超过15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或礼堂,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六、哪一类剧场、礼堂、会堂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剧场、礼堂、会堂,其配套工作间、办公室、走道等,观众厅的闷顶内以及净空高度不超过18m的观众厅、舞台上部、化妆室、道具室、储藏室和贵宾室等,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七、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剧场、礼堂、会堂,具体设置部位有哪些?
  •        剧场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规定。
    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应同时具备下列三种启动供水泵和开启雨淋阀的控制方式:
    1 自动控制。  
    2 消防控制室盘手动远控。  
    3 水泵房现场应急操作、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雨淋阀和水幕系统的快开阀门,应位置明确、便于操作,并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和保护装置。  
  • 八、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范围?
  •        特大型剧场观众厅的闷顶内以及净空高度不超过12m的观众厅、屋顶采用金属构件的舞台上部、化妆室、道具室、储藏室和贵宾室,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适应已作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要求,现行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已将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高度提升至不大于18m,实际应用中,应以现行规范为依据,不大于18m的观众厅等应采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于18m的观众厅可以采用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或雨淋系统。
  • 九、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仅应设置在净空高度不超过12m的观众厅,高于12m的观众厅是否采用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
  • 根据本规范要求难以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展览厅、观众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和丙类生产车间、库房等高大空间场所,应设置其他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 。
  •        舞台下部通常会安装和悬吊灯光、幕布、音响等大量设备,容易形成遮挡,不应采用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应按规范要求采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雨淋系统。
  •   十一、观众厅是否可以采用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  
  •        舞台下部通常会安装和悬吊灯光、幕布、音响等大量设备,容易形成遮挡,不应采用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应按规范要求采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雨淋系统。
  • 十、舞台部位是否可以采用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
  •        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剧场、礼堂、会堂,其舞台上部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剧场舞台在栅顶下侧安装开式喷头的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在栅顶以上至屋面板的空间和四周边廊下仍安装闭式喷头系统,参图示3。
  • 十二、舞台部位设置雨淋系统以后,可否不再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剧场、礼堂、会堂,其舞台上部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剧场舞台在栅顶下侧安装开式喷头的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在栅顶以上至屋面板的空间和四周边廊下仍安装闭式喷头系统,参图示3。
  • 十三、面向观众厅的舞台口,可以采取哪些防火分隔措施?可否采用防火卷帘?
  •  1、当采用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均符合要求的防火幕时,可以不采用水幕保护。
    2、当采用仅耐火完整性符合要求的防火幕时,需要附加水幕保护,请注意,这里的水幕是指用于幕体喷淋冷却的防护冷却水幕,不是防火分隔水幕,要注意设计参数的区别。
  • 十五、舞台口采用防火幕时,一定要设置水幕吗?
  • 1、大型、特大型剧场舞台台口应设防火幕。
    2、中型剧场的特等、甲等剧场及高层民用建筑中超过800个座位的剧场舞台台口宜设防火幕。  
  • 十四、哪些情况的舞台口需要设置防火幕?
  •   1、如水幕作为防火幕的防护冷却设施,持续喷水时间应满足防火幕耐火极限要求(1h)。2、如不采用防火幕,直接采用水幕作为防火分隔设施,持续喷水时间与防火幕耐火极限相同(1h)。  
  • 十七、水幕的持续喷水时间是多少?
  •        水幕可以替代防火幕,当采用水幕替代防火幕时,应采用防火分隔水幕,不是防护冷却水幕,要注意设计参数的区别。
           防火分隔水幕的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1h确定。  
  • 十六、水幕可以替代防火幕吗?
  •        在确定某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消防用水量时,按其同时作用的消防用水系统算,常见的室内消防用水系统,主要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水幕分隔系统,冷却水系统用水等,根据每种系统的设计流量和火灾延续时间,就可以算出各个系统的消防给水用水量。  
  • 十八、怎样确定观众厅和舞台部分的消防用水量?舞台雨淋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观众厅消防炮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需要同时计算用水量?
  •        针对观众厅和舞台的特殊情况,现就有关需要注意的计算原则说明如下:1、舞台口通过防火幕或水幕系统分隔以后,可以认为,舞台和观众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保护区域,两个区域的消防用水量无需重复计算。  
  • 2、在计算舞台的消防用水量时,应同时考虑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系统、消火栓系统、以及舞台口水幕系统用水量。
    3、在计算观众厅的消防用水量时,应同时考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自动消防炮系统)、消火栓系统,以及舞台口水幕系统用水量,对于同时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自动消防炮系统的观众厅(比如观众厅的一部分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另一部分采用自动消防炮系统保护),只需计入用水量最大的一个系统。  
  • 联系电话:
    0451-53636119-0451-53637119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207号中山蓝色水岸5楼  
  • 1.消防培训
    2.消防维护
    3.消防检测
    4.消防施工
    5.消防设备
  • 关注五进消防
    了解更多消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