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习之第136期
时习之第136期
时习之第136期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2021年11月8日
-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 全媒体新闻中心
- 第136期
- 时习之
- 学习路上
- 致我们的记者节
- 值班手记
- 换个法子做新闻多“点”迸发 媒体更有魅力融合传播,请从直播开始扣准“用户需求+平台规则”
- 佳作赏析
- 业务加油
- 一线双创
- 采写半年 九易其稿
- 一起学习标点使用,不再困惑
- 践行“四力” 争做融媒改革尖兵做新闻海洋里的八爪鱼
- 目录
- 01
- 学习路上
- 2021年11月8日,第22个中国记者节。在媒体融合加速推进,5G、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播更加多元、竞争尤为激烈的时代, 如何成为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人?一起听听长江韬奋奖得主代表给我们的寄语。创新路径千万条,先从不重复自己做起。——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江苏省记协主席周跃敏坚守初心,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好融合转型。把这项事业做好,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成就自我、奉献社会,做一个有价值、受尊重的媒体人。——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大众日报编委齐淮东
- 致我们的记者节
- 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真的记者。他们记录得专业,观察得细微,思考得深邃,报道得职业,无一不是今时今日信息消费市场中最稀缺的资源。这是记者最难的时代,这是记者最好的时代。——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常务副召集人任学安记者永远要对看到的世界多一念反问,对心中的疑问多一步追证。只有我们正念不息、脚头朝下,才可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期望,才可能担得起“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的期许。——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高级记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新媒体副总编辑张显峰网络时代,记者干的还是专业性的活,专业的活要有专业的人,专业的人要有专业精神。眼花缭
- 返回目录
- 乱,心有底线;千变万化,专业当家。坚守新闻专业精神,事实说话,求真务实,迎着问题上,向着基层下,贴着群众走,朝着深处挖,才能写出好报道,才能对得起记者称号。——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副会长皮树义成为优秀记者要持“三多”:第一,多与高手直接接触,这相当于当面灌顶,建立信心、开阔眼界。第二,多看经典,无论东西方都要看。顶尖的东西看得多了,境界就高,想往下出溜儿都难。第三,在采访、制作、策划的实战中,多做有难度的事。涉水有深浅,收获各不同。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珍珠。——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工人日报融媒体中心主任王金海 ……在这个永不放假的节日,让我们重温初心,观照自我,也为自己送上一份祝福。综合自:江苏记协
- 02
- 值班手记
- 这一周(10月25日-31日),既有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也有第17届扬州十大经济新闻人物颁奖这样的重要活动,更有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双减”八大热点问题权威解答、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情况等重磅新闻。在这些新闻的处理上,日报在注重规矩规范的同时,努力换个法子做新闻,创新报纸呈现的视觉、新闻切入的视角和采写选稿的视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刘贺
- 换个法子做新闻
- 一张报纸的视觉呈现,广义上可分为内容视觉和版面视觉两个方面。作为主要传播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的传统媒体,报纸的内容视觉有时候要比版面视觉更重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我们的内容视觉不能停留于“看得下去”的低标准,而要努力追求让人耳目一新的高标准。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这一周日报报道的“头版头条”。以往,这样的学习贯彻报道,从县(市、区)一把手访谈到部门落实会议,谈“怎么看”的表态多、写“怎么干”的案例少。此次日报推出“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我们这样干”专栏,头版基本上每天一个专题,有综述报道、有会议新闻、有党报评论、有具体行动,组合搭配形成了规模效应。特别是,在做好“常规动作”的同时,也加强了“自选动作”,转变报道内容方向和呈现方式,更多地聚焦到“干”上。
- 换视觉
- 10月27日头版二条、各县(市、区)、功能区传达学习的综述报道《聚焦“三个名城”抓落实 争做“三个示范”见行动》,一改以往宝应、高邮、仪征……简单“拼盘”,而是按照“三个名城”“三个示范”逐项提炼内容,精心“烩制”,使稿件主题更鲜明,也更有“营养”、更具“风味”。这其中,统稿记者在掌握大量材料基础上,用心用力进行组合重构,版面编辑在内容元素上也做了“加法”,为整个报道增色不少。10月29日,日报围绕“六个好地方”的选题策划,推出开篇之作《实体经济就要实实在在地抓》。稿件分为“访部门”“探一线”“我行动”三个部分,从“面”到“点”到“人”,内容上有部门政策、有园区措施、有个体行动,更立体也更实在;第二篇《看主城区最大街道的基层治理新探索》,选点准,选择曲江这个最大街道入手写社会治理,具有代表性;内容实,抓住“微网格”这个新话题,写出了部门和基层的新举措、新动作;写法活,文中的探访、对话更多了,鲜活度也更强了。
- 我们一直在强调“写故事、换视角、变文风”,这其中“换视角”是写好故事、转变文风的关键。视角怎么换?从这一周值班的实践来看,一个
- 换视角
- 近段时间来,注重提升内容视觉的稿件还有很多,在此重点以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报道为例,就是因为这是党报宣传上的长板、新闻上的短板,在报道形式上经常“重复昨天的故事”,在内容视觉上做一做转换、变一变面孔,总会给人一点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版面视觉上,这一周也在做着各种努力和探索,形成版面上的亮点。例如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情况的数说图解和制图导读;《@扬州人 新冠疫苗加强针开打啦》《扬州人均存款超9万 高于全国》等专题化操作,还有10月28日三版的“有味”“有戏”、六版的“怎么办”“咋解决”,通过巧做标题的形式,将稿件进行串联并联。
- 是现场的视角,就是在繁杂的新闻现场,镜头锁定哪个瞬间;一个是策划的视角,就是在策划一个新闻选题时,重点聚焦哪个方面。10月30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名嘴”蒋昌建作客扬州讲坛,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科技、教育、实虚世界八大领域,讲述《确定的挑战和不确定的应对:青年与可持续发展》。在扬州讲坛这样近乎“四季歌”的活动中,谈这么宏大的主题,又涉及这么多方面,说实话,他讲起来很难讲,我们写起来更难写。在值班副总编指导下,记者没有在一个个“挑战和应对”中迷路,而是抓住了整场活动中互动提问环节爆出的“彩蛋”,写出了《小学老师与大学教授对话“确定与不确定”》,既有对话双方的观点,更有身份反差的看点。这篇稿件可以说是从惯式活动中,抓住了非惯式的一幕,采用非惯式的笔法,写出了生动鲜活的现场新闻,非常值得类似活动报道借鉴。在版面处理上,我们采取“新闻深一度”的方法,将消息和特写组合,一轻一重,看
- 似“本末倒置”,实则重点突出。同样在10月31日的二版,《乡镇人大代表首次约见镇长》本是人大的“命题作文”,但记者在采写时转换视角,没有围绕工作写稿件,而是揪住现场写新闻,内容很鲜活。尽管这个做法不是扬州首创,是“近日新闻”不是“昨日新闻”,编辑仍按创新创优标准进行了二次创作,打磨出了一篇高质量的消息。10月29日,日报编发了《专家为您揭开秋叶变色之谜》,稿件从秋叶变色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讲出了少为人知的知识。当天还有篇来稿没发,讲的是乡村网格员救助“珍贵野生动物”受伤黑天鹅的故事。而编辑前段时间看知名科普人“无穷小亮”的抖音视频,讲黑天鹅仅原生于澳大利亚,不会跨洋迁徙,中国的黑天鹅都是饲养或饲养逃逸的,没有野生一说,便与这方面的专家型记者向家富策划,推出了《黑天鹅 原来你是这样的“野生动物”》。该稿件通过大量翔实的调查、专家明确的解释,对这一人们眼中的珍稀禽类进行了大起底,
- 用二维的概念来定义视野,一个是广,一个是深,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拓展挖掘,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般的矿藏。先说广。每天我们记者都提供了大量稿件,报
- 换视野
- 可供调查类、科普类报道参考。以往,看到黑天鹅,人们(包括我们记者)都自然而然想到野生动物,联想到生态环境变好了,却少有人知其真实身份,也正因此,这篇科普报道才能吸引读者眼球。这两年,抖音的科普类短视频越来越火,像“无穷小亮”,他和我们一样是媒体人,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博物》副主编,拥有千万粉丝,网友对他的评价是“站得比较高的人躬身为大家科普,有趣又贴地气”。说白了,就是将科普宣传的视角从高大上转到生活化,从家庭主妇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话题切入,用小学生都能听得懂的话语,讲明白动植物学家才知道的事儿。这样的换视角,我们的新闻报道更需要。
- 纸选用哪个不选用哪个,判断标准一个是精、一个是新。所谓新,就是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写出新看点,这样才能保证报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不是每天“涛声依旧”。这一周,在拓展策划选稿的视野方面,我们就比较注重用“新”稿。例如,10月26日《“密室逃脱”,真出事了咋逃脱?》,围绕密室逃脱类的新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展开调查,回应了读者关切;《“双11满减”催生拼单“中介”》的报道,抓住了网上购物狂欢节出现的新现象。10月28日《高中生上学不能带手机 公交车要扫码才能乘车 怎么办?》,关注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新情况中出现的新问题,且进一步牵出了解决方案,新闻效果和社会效果都不错。10月30日头版《直播卖机床 扬力接大单》,是一篇有些另类却很亮眼的经济新闻。产业科创,不仅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销售创新,我们经济报道的视野还可以再放宽一些。再说深。对于党报来说,“深度”是每天摆在报头上的对读者的承诺,它不局限于经济发展、大政要
- 返回目录
- 闻,更应该体现在版面上的每一篇稿件,特别是重点稿件上。这周,除常规经济、政务报道,一些文化、民生类报道也在不断向深度要内容,是个好的现象。如,10月27日二版的《120余珍贵文物实证“璀璨惟扬”》、五版的《扬州人均存款超9万 高于全国》《扬州28家小作坊入围“名特优”》,都是在新闻本体的基础上加“作料”,将内容向更深、更广或更鲜活的方向延伸,让报道变得更丰富、更厚重。还有《关心还是监控?“定位”引发的烦恼》,将新闻事件延展成现象、话题,也是做深做优新闻的一个好套路。10月29日五版的《“盐厅子路” 这个新路名有“老味道”》,从一个路名讲出了史海钩沉,写出了文化味道。特别是,“第17届扬州十大经济新闻人物”揭晓侧记《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对整个活动和获奖企业家进行了凝练介绍,有外在的“砥砺前行精彩故事”,有内核的“奋勇当先精神力量”,更有紧扣市党代会精神的“实干奋斗开启新征程”,由表及里,应时借势,写得相当到位。
- 不可否认,新闻事件是媒体报道的主体或主角,但是,当下媒体和通讯的高度发达,也导致了报道内容的高度同质,“千媒一面”是媒体人必须正视的现实。如何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别具一格、脱颖而出,必须在大家共同拥有的新闻资源之外,“发人之所未发,道人之所未道”,既要做好
- 袁益民
- 多“点”迸发媒体更有魅力
- (一)热点方面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方面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又是在教育部门强有力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出台的,
- 从生活中的热点、燃点出发,阐幽发微
- 新闻事件的发布,又要摆脱对新闻事件的过分依赖,打开眼界,广泛采集;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实现“不一样的精彩”。10月的最后一周,记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可圈可点。记者脚踏实地,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自主选题,自主策划,推出了一批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主题:公众正在关注什么(发现),公众可能关注什么(预测),公众应该关注什么(引导)。从而大大增强了媒体在公众生活中的存在感,体现了媒体在公众生活中的必要性。
- 家庭教育的热度一下子飙升。这个新闻虽然是全国性的,但与绝大多数家庭密切相关,所以记者给予了自觉的、高度的、有价值的关注,采写了《家有儿女 如何当好第一任老师?》(10月25日)。面对任何一部新法,公民的第一任务和难题就是如何准确地知法、懂法,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地依法、守法。记者的工作要点也是围绕这个任务和难题展开的。首先告诉市民新法的实质和意义: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家庭教育也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报道中,记者通过专业人士的表态,告诉家长如何行动:与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等部门密切配合,摸索出适合自己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关键在于家长要有责任心,要拓宽视野,要注重学习。当然家长也不必感到压力过大,新法实施后将唤醒多方教育意识,调动多方积极
- 性,以便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工作生态格局,家长可以缓解焦虑,和孩子一起“双减”。“双11”是近期市民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记者发现,在名目繁多的促销中,“满减”很有市场,也很有热度,也存在不少风险和猫腻。《“满减”催生拼单中介 售后风险你知道吗?》(10月26日)报道揭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告诉市民,在享受实惠的同时,更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防止掉入陷阱。(二)燃点方面这一周,记者采写了几篇现象级的报道,不但将大家司空见惯的内容做得鲜活了、做得出彩了,而且帮助读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些报道都是顺着读者的视线去观察,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依据读者的思维去挖掘。比如《扬州的黑天鹅从哪来?又会去哪?》(10月31日)这篇报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市民和游客对扬州的黑天鹅都非常熟悉,但是大家对这么多黑天鹅的“前世今生”,不太知道。为什么
- (一)痛点方面最近一段时间,市民遇到的一大痛点就是蔬菜价格疯涨,直接影响到了生活。媒体不能熟视无睹,游离于百姓的生活和关切之外。记者敏锐地关
- 从生活中的痛点、堵点出发,纾困解惑
- 到处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会适应野外生存吗,又会去哪里……这些问题,记者都为游客和市民想到了,并且为大家找到了答案。这样的报道,读者欢迎。《细数!东南西北“好地方雕塑”》(10月27日)和《瞧“桥”!大运河“扬州桥”如此多娇》(10月29日)两篇报道在构思上异曲同工,手段都是集纳性的,内容都是现象级的。报道将市民的眼神引导到这些现象级的景观上,激发市民的兴趣和好奇。很多市民见过其中的部分雕塑和部分大桥,但是全部见过的不会太多。记者的采写让市民对这些雕塑和大桥一目了然。这些内容本不具备新闻特质,但是记者做出了新闻味道,体现了很好的发现力、观察力和策划力。
- 注到这一现象,采写了《不要慌!半个月后或回落 暴雨天气带来季节性波动》(10月30日)。记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告诉百姓菜价上涨的客观因素,又通过采购商的嘴告诉市民,各地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比较给力,随着山东和扬州本地叶菜大量上市,11月中上旬价格将迎来回落。根据有关宣传提示,在处理这篇报道时,编辑也动了脑筋下了功夫,既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让老百姓感觉到媒体在说实话,关心百姓的生活,又要做到不造成恐慌,不引起任何负面效应,在操作中,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刺激性的表达,不过分渲染“涨”字,同时乐观展望后期的蔬菜行情,给市民吃下定心丸。(二)堵点方面江平快速路9月28日通行,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不过,一些市民反映,翠岗路上的快速路出口却成了“肠梗阻”,压线转弯、掉头的车辆不断,时不时造成车辆积压。《这个快速路出入口咋“肠梗阻”?》(10月28日)就是对市民呼声的积极、及时回应。记者一方面听取了驾驶人员的意
- (一)焦点方面扬州人对疫情有切肤之痛,目前,国内一些地区新冠疫情较为严重,出现多点散发势头,疫情防控又成为社会焦点,扬州已全面启动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记者主动呼应防控形势和防控要求,采写了《加强针来了!哪些人打?怎么打?》(10月26日),从市民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问题,并给予答复。报道通过现场采访,让当事人出镜现身说法,从而打消市民的疑虑和犹豫。报道的新闻
- 从生活中的焦点、难点出发,解疑释问
- 见,一方面进行了实地探访,报道事实清楚,依据靠谱。报道的目的并不是挑刺,而是提醒有关部门改进并给改进提供参考。记者还通过后续采访告诉市民,由于地块没有能够腾让,快速路翠岗路以北段约100米的道路还是临时道路,形成“丁”字路口,高峰期比较拥堵。目前,建设方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润扬快速路全线争取明年元旦具备通车条件,到时候“肠梗阻”将得到完全改善。
- 性、贴近性和服务性俱佳。“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扬州中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复课后,家长们对校外培训问题高度关注。为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双减”政策,维护自身权益,记者的报道《学科类培训报不报?怎么报?@家长 看完这篇再下决定》(10月29日),梳理了近期家长关注的八大校外培训热点问题,邀请市教育局对机构分类、培训时间、机构和教师资质、续费及缴费事项等,给予了详细的、明确的回答,让家长在校外培训这事儿上不再纠结,不走弯路。报道做得非常具体,非常实用。(二)难点方面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成为全社会的话题。老年人的数字鸿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做过不少这方面的报道。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老年人在逐渐融入数字生活的同时,对数字生活又产生了另一种不适,比如报道《教他用智能手机 老人乐了 得知手机能定位 老人不干了》(10月27
- 返回目录
- 日)所提出的问题。新闻贵在“新”:新的故事,新的现象,新的话题。这件事很具新闻特质,也引出了一个崭新的话题。我们之前看到的都是年轻人教老年人触网,“搀扶”老人跨过数字鸿沟,因为过度关心让老年人反感的案例,还很少见到。如何让老年人慢慢适应数字生活,愉快接受数字服务,是应该思考的新课题,也是这篇报道的价值所在。这些报道(或选题),有的从硬新闻中生发出来,有的完全是记者自主策划,避免了媒体题材的同质化、表面化,增加了报道的多样性、深度性、可读性。
-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地市级报业集团遇到的困难不小。最近的来稿情况和传播效果提醒我们,形势不容乐观,融合任重道远。如何充分挖掘新媒体采编形式,将互联网传播化为主流舆论最大增量,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主动作为,让媒体融合从“量变”走向“质变”?
- 朱广盛
- 融合传播,请从直播开始
- 自去年年初直播带货站上风口,作为媒体出镜率最高的“直播”,成为每家内容平台的标配。“第17届扬州十大经济新闻人物”10月31日揭晓,这场由集团承办的“经济奥斯卡”,规格高、影响大,最及时的报道当数扬州发布的直播。与后续的文字报道相比,直播更具有现场感、仪式感,也更震撼。再从我们的报道直播的稿件来看,《直播卖机床 扬力接大单》是一篇很亮眼的经济新闻。这样的做法,我们媒体人是不是也有一席之地,值得思考。总体来看,我们对直播重视不够,记者积极性不高,运用得也不普遍。相比较而言,央媒在这方面有教科书式的实践。9月2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孟晚舟回国进行了全程、全渠道、覆盖式的报道。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时间,总台大小屏直播报道一路相随,一场全民“云接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央视新闻5小时大直播特别节目总观看量超4.3亿,总台新媒体平台点
- 让直播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
- 赞总人次达4亿,超过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总人口。再与同城媒体相比(详见下面表格),我们的差距也是明显的。以10月份为例,扬州发布平台的本地直播只有三场:编辑发起的国庆长假路况直播,10月9日的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扬州(高邮)主会场活动,第17届扬州十大经济新闻人物揭晓。再来看看扬帆的直播,以11月4日为例,统计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同城媒体一天有16场直播,从社会新闻到生活服务,从文艺节目到健康知识,还有纯粹是经营活动的探访。媒体融合不是一句空话,
- 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的第二大应用,并且进入新媒体的主战场,也进入了媒体融合的主战场,改变了媒体,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社会。为什么短视频如此受欢迎?短视频把很多内容水分挤掉了,浓缩的都是精华。短视频使戏剧冲
- 内容融合:短视频是必须跨越的坎
- 融合传播从直播开始。直播带货如今炙手可热,可我们的记者也好,经营也罢,对此很少实践。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直播带货横空出世,走进乡村,几乎每一位县长、区长和企业家都会走进直播间,为自家的产品或品牌摇旗助威。直播带货也应该成为新闻服务和新媒体经营的标配。优化机制解决转型缓慢的难题,迫在眉睫。通过机制的优化,推动思想上的融合,能力上的全面提高,加快打造全能型媒体人才,培养能出镜、会主持、会拍摄、会剪片的复合型记者,推动这支队伍成长为集团媒体融合的先遣支队。
- 突、戏剧因素得到高度集中,在很短的时间里抓住用户注意力。短视频已超越泛娱乐概念,包括知识分享、政策传达、社交,并从内容上升到平台。目前我们的短视频存在的短板,一是数量不够,视频中心出品的短视频很耐看,喜迎党代会·一镜阅“三都“系列非常精致、吸引眼球,但这样的好作品不是天天都能有的。初步统计了扬州发布视频频道,以10月为例,合计有23条。二是质量不高。现在记者给稿件配视频的意识普遍增强,但是视频质量参差不齐,文字报道中同步的小视频,大多数仅仅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不能独立存在,符号意义大于实在价值。《视频│任你“72”变,也逃不过民警的“五指山”》是一篇有趣的政法新闻,更出彩的是配发的视频,不仅以动画形式画出了嫌犯一路逃跑花式伪装的线路,还精心配了电视剧《西游记》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相得益彰,令人忍俊不禁。还有《【视频】听,汽车开过时,公路在唱歌!扬州将建成国内首条带伴奏音的音乐公路》,如果没有视频就无法展现音乐公路的效果。
- 我们文字记者在短视频制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下一步的主流媒体创新可能会以短视频的形态为核心,更多的做强新闻传播,做更多的新闻短视频,形成全覆盖的新闻链。短视频如何驱动媒体融合?短视频成为了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支撑,这两年成为了媒体融合的主赛道,为媒体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改变了传播体验,成为媒体融合的高效入口,使得主流媒体全面进入短视频。通过短视频,把根扎进了社交媒体。扬州发布抖音号、视频号的快速成长就说明这一点。在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央媒的账号增长了160%,而省级媒体账号数增长达到了700%。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粉丝数快速增长,所有主流媒体都进入了短视频平台。媒体融合使媒体资源快速向移动端倾斜,短视频借助于移动优先策略,实现大踏步的发展。短视频已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工具和基本理念。
- 作为地市级媒体要实现全网传播,实际上应该是三足鼎立,做强自己的移动APP,打通上级媒体平台发稿通道,做大头部和腰部平台的布局。一方面建好自己的移动客户端,不断扩大移动客户端的影响和市场用户。集团通过全媒体战略转型,全方位拥抱互联网,不断自主创新,从原来的三报一网的传统纸媒品牌,发展成为一个集纸媒、掌媒、网媒、屏媒于一体的全新互联网传媒联合舰队,集聚了850万+的用户群。扬州发布新闻客户端自2015年12月28日上线,迄今下载用户已突破140万,在2021年扬州抗击疫情的宣传中,集团各媒体平台累计发稿7500多条,10万+稿件达820多篇,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在做精内容的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内容推广。《“好地方”扬州党代会: 把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模样》登上了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突破百万大关。再如11月3日视频《船舶污染
- 平台融合:立足自身链接全网
- 返回目录
- 物流动接收 打造南水北调源头清水走廊》登上新华社客户端,阅读数达到87.8万。同样的内容,同样的产品,如果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全媒体矩阵,是没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的。立足媒体融合,还要更多地借助其他各种头部的、腰部的商业平台,让内容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传播价值、导向价值。市委网信办发起的“向往扬州”主题宣传项目,围绕“一城三都”建设,坚持“为大局聚力,向中心聚焦”的策划思路,为城市发展汇聚“网动力”。在抖音的话题播放量已达10.1亿次。话题集纳视频1.7万条,并产生11条播放量超千万、80多条播放量超百万、100多条点赞超1万的“爆款”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 延伸“公告”,将新闻核心细节化推送给用户;抓住“身边事”,触发网友互动,引爆视频话题。10月份最后一周,晚报新媒体从这两方面进一步下探,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在强化新媒体的“新”上,一直是短板,需要深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
- 古洪庆
- 扣准“用户需求+平台规则”
- 大多公告,因来源可靠,信息准确,回应热点,且能相对客观、全面地反映工作或事件发展情况,所以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就新媒体而言,为抢时间,常常只简单转发公告。而对于普通用户,如对公告针对的事件不清楚、再有一些专业术语,就会让“公告”新闻看上去索然无味。所以,在编辑“公告式”新闻时,需要适度延伸,还原新闻事件、核心细节化和进展情况,让用户了解新闻全貌才能保证长时间的停留和关注。这一问题提出后,编辑开始有意识进行改进。石家庄市平山县“滚书记”调查结果公布:尹惠强被免职。短短几句话的公告并不能满足用户对新闻背景的需求。编辑在公告后面又将新闻事件进行了还原,附上新闻事件的截图、当地调查过程、结论等,脉络非常清楚,读完畅快淋漓。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通报,10月25日凌晨1时许,一男子持刀行凶致5死1伤,逃跑途中又致2
- “公告式”新闻,向新闻核心延伸
- 当前,短视频风头正劲。经过一段时间运营,晚报抖音、快手、视频号逐渐显示出强势。“扬州
- “身边事”视频,爆出3000+万播放量
- 人死亡。通报只对这一恶性事件进行了基本的“案件公告”,内容非常简洁。至于案发过程、原因、为什么逃跑途中又杀害2人等等,只字未提,用户读完肯定一堆疑问,很不解渴。经多方查找,将“封面新闻”相对详细的内容作为延伸进行编辑,这样满足了用户了解案件过程的需求。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列出了不符合规定药品名单。在此基础上,编辑进行了延伸,还将不符合规定药品的具体情况、相关专业术语一一解答。这样阅读起来更加“明白”。类似的编辑手法,在这一周表现非常明显。“11月1日起,全省对乘坐私家车后排不系安全带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等等一批稿件,都在尝试使用,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 扬子津路沿线惊现大片一枝黄花”短视频,在三大视频平台收获了3500多万的播放量。其中抖音播放量2701.5万、留言1.2万条、点赞10.6万次;快手播放量786.9万、留言389条、点赞2. 5万次;视频号播放量79万、留言91条、点赞1012次。这样一条内容简单、镜头并不酷炫、制作也不精美的短视频,为什么能被网友认可并刷屏?10月26日,编辑监控时发现“扬子津路现一枝黄花”的新闻。因扬州郊区一枝黄花比较多,可以说随处可见,但大多市民不认识,甚至将其当作景观。抓住信息的“不对称”,又是大家的“身边事”,如果发布肯定会引发网友关注。果然,此视频发出后,网友纷纷转发、留言提供一枝黄花线索,形成强大的传播力。针对网友提供的线索,扬州不少村委会积极应对,组织队伍进行剿灭,获得网友点赞。另一条“畅销”的视频是“两男子高速上‘行进换位’,致危化品车侧翻泄漏”,播放量超过735万,点赞5.8万次,留言2.7万条。按照常规,这条
- 新媒体,其特点非常明显:个性化突出、用户自主选择、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实时发布接收。落
- “新媒体”选稿,首先要强调“新”
- 视频长30秒,已远远超出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长度,但是司机“换位”过程有看点,更有警示作用,编辑就将其全程发布出来,一下子成了网友讨论的热点。一条小视频,引发了扬州网上、网下对一枝黄花的大“围剿”;一条小视频,引发网友对“行进换位”大讨论。这是编辑从选题、切入点确立到对传播效果的精准判断的结果,也为我们今后如何做短视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梳理发现,10月份,晚报新媒体共制作发布了119条短视频。单条播放量10万-50万的有34条,50万-100万的有16条,100万-500万的有7条,500万以上的有2条,所有视频全部跨上“万级”播放量。如何进一步放大短视频效应、有序切入商业化运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 实到内容运营,就是要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一条好的新媒体内容,正常需要满足两个基本需求:满足用户好奇心的需求和用户自我表达、身份认同以及自我社交分享的心理需求。在达到“连接相关”目的的基础上,再巧妙植入你的信息,才能达到想要的传播效果。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新媒体的内容一定要“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时效性强。这是所有媒体对新闻资讯的要求,新媒体更是如此。最理想状态,是与新闻事件发生同步,虽然比较难,但通过直播等手段正在逐步实现。就晚报新媒体平台而言,至少要做到与国内其他媒体基本同步。10月26日,晚报微信发布的“扬州大学将在外地建新校区”新闻,本地的社会化媒体在10月19日就已发布,内容和晚报微信的一模一样,我们比人家迟了一周,炒了冷饭,还放在二条的位置,仍然有超过2.5万的阅读量,试想:如果在新闻发生的当天发布,关注度会不会更高?二是,内容充实。实践证明,内容相对简单甚至空洞的稿件,网友没有任何阅读兴趣,关注度非
- 常低,而且会影响账号的权重,长期发布空洞内容的稿件,粉丝流失也非常严重。所以,内容一定要丰富、对新闻事件的阐述尽量全面、新闻核心部分尽量展示细节,兼顾动图、短视频等带人回到新闻现场的视觉冲击的呈现方式,这样的稿件才会获得网友青睐。三是,视频要真。主要是针对新闻类短视频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的传播情况,因为这些平台对视频除了画质、内容的要求外,还有一条就是,必须是真正的视频。只有真正的视频,账户垂直度越高,权重越高,流量也就越好。目前,我们做的视频,一半以上仅是记者提供的图片拼凑而成,常常被认为是“假视频”,推荐力度非常低。比如,“最新公示!宁扬城际设车站16座,拟与5条地铁线路换乘衔接”“‘复活’明代历史地名,扬州新添一条以盐命名的路”“扬州东区这条南北主干道建成!连通快速路!”等等,单条播放量低到只有小几万。
- 返回目录
- 可见,要引爆新媒体内容,首要条件是扣准“用户需求+平台规则”。这就需要编辑经常性地分析用户数据,熟练地把握微信、抖音、视频号等各平台规则,还要前后方密切配合。
- 03
- 一线双创
- 媒体全面融合的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强化“脚力、眼力、笔力、脑力”,全面提升业务本领,才能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融媒体工作者,才能不断提高融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9月份,在集团党委和总编室的关心支持下,在部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政闻中心二部被评为“红队”。下面从如何践行“四力”着手,谈谈心得体会。
- 杨宝岭 邹平
- 践行“四力”争做融媒改革尖兵
- 常言道“好新闻是用脚板踩出来的”,脚下有多少泥土,手中就有多少新闻。政闻融媒中心二部记者“不在新闻现场,就在去往新闻现场的路上。”9月10日,一支船队误入不通航的壁虎河,撞塌了位于生态科技新城内的壁虎大桥。事故造成2/3的壁虎大桥桥面沉入河底,中断了山河岛唯一通向外界的陆上通道。得悉这一事件后,记者郑露莎立即奔赴现场,与山河村村民对话,深入细致采访,记录下了许多生动、感人画面。之后的23天时间内,郑露莎、陈源浩、刘西伯等人多次到山河岛,记录了壁虎河临时钢便桥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建成通车的全过程,也写下了“23天建成一座连心桥”的佳作。如今,采访方式很多,电话、微信采访也很便捷,可不到新闻现场,也许能写出新闻,但绝对写不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记者
- 深入一线 增强“脚力”
-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眼力”就是指对新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9月份,部门记者杨宝岭采写的《小区有人‘挖矿’,邻居不堪其扰》一文便是来源于他的“眼力”,对新闻的敏感度。记者在事发小区内办事时,巨大的轰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进一步查看后发现,数十台电脑主机在一房间内同时运作。“挖矿”立马浮现在记者脑海中,随即对小区居民、业内人士、物业以及律师等进行采访。文章刊发后,引起了一定的舆论监督效应,当地公安第二天下午便将“挖矿机”取缔。从这次采访可以看出,记者在现场的观察多么重要。任何一个普通的现场,都有可能蕴含着一个故事。记者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锤炼出好眼力,
- 善于观察 练好“眼力”
- 只有深入一线、沉下身子才能抓到“活鱼”,才能采访出有价值的新闻。
- 在融媒体时代下,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结构。工作中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几个怎么办。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厚积而薄发。由邹平总监采写的《为这次“投诉”的高效处置点个赞》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点赞。记者省亲归来,在一次核酸检测中敏锐地看出了检测服务中的几个问题:核酸检测点数量和采样人员不足,部分采样服务热线不能保持畅通。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记者也提出了建议方案:增加核酸检测点和采样人员,取消午休时间,全天候为群众开展核酸采样。记者的这次“投诉”得到了高效处置,折射出扬州政府服务热线回应快、效率高。记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学会运用记者这个身份推动问题解决,形成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变单纯的舆论监督为通过媒体介入推动工作。
- 勤于思考 锤炼“脑力”
- 找到别具一格的新闻角度。
- 返回目录
-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除了要发现好的选题,还要具有好的写作能力。政闻二部承担着服务市委等要闻报道的重任,如何准确表达领导讲话意图,需要长期磨练笔力。部门经常通过碰头会、研讨会等方式,开展业务交流、大练兵。遇到特别重要的新闻线索,总监带着记者一起思考、一起谋划,开一些“诸葛亮会”,在相互学习交流中提高年轻记者的“笔力”。“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闻工作者要努力践行“四力”,用优秀的新闻作品影响人、感染人、激励人。
- 勤学多练 提高“笔力”
- 王蓉
- 疫情期间,报社同仁们奔走在抗疫一线,写下大量感人肺腑的新闻故事,我采写的美国小伙Nick的故事《我很感激能(遇)见你们所有人,并成为这个非凡社会的一小部分》之所以能在众多优秀稿件中脱颖而出,荣幸入列9月份全媒体新闻中心创优作品榜单,窃以为,这和他的身份分不开。毕竟,以一个老外的视角看待扬州的抗疫经历,用一
- 做新闻海洋里的八爪鱼
- 张老外的嘴巴讲述扬州的真情故事,这样的切入点是不多的。与大家分享故事的由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扬州人的正常生活节奏,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这场疫情带来的变化。一颗水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场疫情可以映射出人间万象。正是因为这场疫情,美国小伙Nick认识了一群善良的扬州人,感受到在他的国家几乎不可能遇到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互助,并由衷发出感言:“我很感激能(遇)见你们所有人,并成为这个非凡社会的一小部分。”9月14日,疫情的雾霾正慢慢褪去,美国小伙Nick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航班。临别前,他给陪伴他度过非常时期的扬州好邻居江滨写下一封情真意切的留言条,并“入乡随俗”地奉上了一个“中国式礼物”——果篮,我想,这是他的真情流露。在扬州一个多月足不出户的日子里,Nick从扬州邻居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学到了中国式的抱团互助、舍己助人;学到了礼尚往来,互相关爱,这样
- 的中国式美德在他的国家是稀罕物,怎能不让Nick心生感慨?正如他悄悄用生硬的汉语告诉记者:在我的国家,人们是自私的,这些简直不可能!Nick故事的线索来源也是采访中偶然得到的。他的好邻居江滨是我的采访对象之一,疫情期间,江滨所在的小区涌现了无数志愿者,成立了若干公益服务队,为居民无偿提供生活保障服务,江滨正是其中的送菜队队长,采访了几次后,一来二去,我们成了朋友。江滨做志愿服务工作积极热情,但是他不太善于表达,作为一名记者,最怕遇到这样的采访对象,纵使他有一肚子故事,也是茶壶里装饺子——有货倒不出。如何才能打开他的嘴巴倾听他的故事?我只好“曲线救国”,通过他身边的人,了解他的故事,捕捉有用的线索,再带着问题去提问,“撬开”当事人的嘴巴。我的通讯员张美娟称职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作为江滨的邻居,正是她第一时间告诉我Nick给江滨送来了果篮……这么好的线索,只要是记者都不会
- 返回目录
- 放过,我如获至宝,立即向江滨求证,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随即迅速投入采访。所以说,Nick故事的线索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如果不是广撒大网,怕是很难捕捉到这条新闻大鱼的。新闻前辈告诉我,要做一名奔跑的记者,应该如一只灵动活泼的羚羊般,在新闻的原野上飞驰;我想说,记者还要像一条机敏的八爪鱼,四面广伸新闻须角,八方舒展新闻触手,方能在新闻的海洋里遨游自如。
- 04
- 佳作欣赏
- ↑ ↑ 识别二维码观看 ↑ ↑
- 获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一等奖报道《杨叔的脱贫日记》刊发于2020年12月22日陕西日报头版头条,这篇报道作者采写历时半年,九易其稿,精益求精。在快节奏的新闻时代,潜心打磨稿件终有收获。先来欣赏这篇报道。
- 采写半年 九易其稿
- 这篇报道是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一个小典型,同时这个小典型又折射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单说脱贫成绩是枯燥的,生动鲜活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在这篇报道中,一位善良的老人、一群有责任心的帮扶干部形象跃然纸上。他们背后的力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的坚定决心。这篇报道获奖理由是:践行“四力”深入挖掘,稿件写作直抵人心。记者以新闻敏感发现线索后,多次入村采访,将新闻素材提炼归纳,以蘸满情感的笔触刻画成文,同时还巧妙地将日记内容穿插于故事的叙述中,全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脱贫日记的记录小而普通,却是脱贫攻坚时代巨著中必不可少的篇章。它映射出脱贫户“我要脱贫”的发奋图强,映射出帮扶干部勇于作为的真抓实干,更映射出共产党人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坚守初心使命的不懈追求。
- 返回目录
- 报道中所有对日记的引用皆尊重原文,包括杨叔喜欢用农历记事的习惯。文章创作精细有深度。日记引用鲜活动人,与报道的叙述部分相得益彰。从14本日记中精心选取杨叔的内心独白,配以时代背景、生动情节,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立体饱满。叙事流畅结构完整,主题鲜明立意高远。作品从杨叔焕然一新的家切入,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叙事流畅,报道以小见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综合陕西日报、中国记协网
- 05
- 业务加油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表明词语的性质与作用、准确地表情达意,也是汉语言的规范。《时习之》135期分享标点使用中的“疑难杂症”(上),本期继续分享(下),一起来学习吧!Q11同一个句子中能否有两个冒号?在同一个句子中,一般只能用一个冒号,不能用两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下面的例句中,第一个冒号应该改为逗号:我向大家保证:今后我一定做到三件事:第一,不迟到;第二,上课不说话;第三,按时完成作业。Q12在“某某说”的后面如何使用点号?这要根据“某某说”的位置而定。
- 一起学习标点使用不再困惑
-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用冒号,也有人用逗号。例如:(1)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我心情黯淡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2)我说道,“爸爸,你走吧。”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例如: “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他说。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例如:“他不信,”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例如: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 Q13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混合使用时,如何使用引号?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的话,也就是把别人的话或现成的语句照原样录下来。为了跟作者本人的话区别开来,直接引语要加引号。间接引语是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仍是作者本人的话语,所以不必用引号。当我们引用别人的话,一半是直接引用,一半是间接引用的时候,仍是直接引用的部分用引号,间接引用的部分不用引号。例如:他指出,科学是没有地区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Q14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时,如何使用引号?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时,一般要在引文的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加上前引号,而只在引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结尾才使用后引号。
- Q15引文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例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不能有标点。例如: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Q16括号内部如何使用标点?就句内括号说,语句内部可以使用各种标点符号,但是语句末尾不能有句号(问号、叹号例外),哪怕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
- 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就句外括号说,它的内部如果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子末尾可以用句号或问号、叹号。例如:一点事情都还没有办成,就让我这样破费,你说这有多刻薄;要是我这个人有点才能的话,这对整个国家又是多么刻薄!(我要感激地说,现在我的发明总算被接受啦,而且还应用得不错呢。)Q17破折号的前后需不需用标点符号?在表示话题或谈话对象突然转变,或语意有所跃进的时候,破折号的前面常常用个句末点号,用以表示破折号前面的话语和意思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例如: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的前面一般不
- 用标点符号,因为它把注释语和被注释语分成两部分,人们在读到破折号的时候,自然会停顿一下,前面不用标点也不会妨碍阅读理解。破折号的后面不用标点符号。Q18省略号的前后需不需用标点符号?如果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例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原则上不加标点符号。省略号的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连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标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但如果省略号后面还有文字,为了表示这些文字跟省略号及省略号之前的文字关系较远,可以在省略号后面加上句末点号。例如: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
- 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的。Q19在中文文章中使用外文,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如果仅仅夹用一些外文单词、短语,整个句子仍为中文,那么要按中文的规定使用标点符号。例如:不时有些人谈起DOS,或者说是谈起那些DOS一样的旧日情怀。虽然大家都开始淡忘DOS繁琐的指令,然而它曾经是Windows通行之前常用的 Disc Ope-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如果是整句整段地引用外文,引用部分要按有关文种的规定使用标点符号。Q20所有的历史事件的名称都要用引号吗?由月日数字命名的事件名称一般要在数字外用引号,以旧历年号和地名命名的历史事件的名称,使用时一般无须加引号,因为它们是历史事件命名的通例,人们并不把它们视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但是,如果前面有“叫作”“称为”“发动了”“制造了”等词语,该事件成为“着重论述的对象”,就要在它们外面加上引号。 来源:编辑与校对
- 返回目录
- 语。但是,如果前面有“叫作”“称为”“发动了”“制造了”等词语,该事件成为“着重论述的对象”,就要在它们外面加上引号。来源:编辑与校对
- 业务探讨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