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太和第131期期刊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承办:文宣组
- 第131期2023年6月30日
- 主办: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文/金国春(总经办)文/杜艳侠(工程部)
- 1.太和动态端午生产“不打烊”2.节日特刊端午民俗3.员工空间故乡的栀子花
- -目录-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端午生产“不打烊” -
- 每逢端午节,万家团圆,但2023年的端午,订单的火爆,打乱了所有人的节日计划。在这个特殊的端午节,贵州太和也有许多人,他们选择用无私无畏的坚守,奋战在各自岗位,一手抓质量一手抓生产,体现出非凡的勇气、责任和担当。今年以来,我们的生产订单一直很火爆,为满足客户需求,端午假期也是全厂满负荷运转。在生产的过程中,企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保质保量安全完成任务,确保完成客户的订单需求。
- 文/杨 琴(行政人事部)
- -端午生产“不打烊” -
- 时值端午假期,贵州太和各部门职工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们有的忙于设备巡查巡检,有的穿梭在车间物料的输送,大家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的态度,火力全开、全力以赴。端午假期不停息,安全生产“不打烊”。端午假期,贵州太和制剂车间、提取车间现场……依旧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场职工们坚守岗位,埋头苦干,现场指挥声、包装盒与收缩膜的碰撞声以及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同心协力的攻坚曲。贵州太和职工把休息放松的“节假日”变成“攻坚日”,确保生产“零缺货、不断档”。全力确保生产按时保量完成,在场的员工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为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文/金国春(总经办)
- -端午民俗-
-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主要有;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浴兰)、放纸鸢、荡秋千等等。除了这些常见的习俗以外,不同的地域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江苏: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外,节日饮食有粽子、雄黄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有五毒图、菖蒲艾叶、钟馗像、缠臂的彩线,挂丝线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浙江:端午是浙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
- 文/金国春(总经办)
- -端午民俗-
- 化与习俗多样的一个特别的节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吃粽子、竞龙舟、悬菖蒲艾叶、拴五色丝、饮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除此之外,金华的武义、衢州等地,则有端午吃大蒜的习俗。贵州:“游百病”是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往在端午节穿上新衣,到野外游玩;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了手抱花草的人群;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老年人认为,端午节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四川:端午节食俗,四川人大多吃粽子、盐蛋、苋菜。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
- 文/杜艳侠(工程部)
- - 故乡的栀子花 -
- 我能带走的是家人的爱意,带不走的是我对家人的牵挂,对故土的眷恋。风中飘来栀子花浓郁的香气。老家门前这棵栀子花长了好些年了,好像是我出门的那年奶奶种的,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这颗栀子花见证了我的成长,现在这颗栀子树正满树繁花,开白了枝丫,清香四溢,轻易便染香了我的心。我轻轻采下几朵,放进车内,回程的途中,一路都是故乡栀子花的味道。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拿一个粗陶的小碗装满清水,将栀子花放在碗内,这样栀子花还可以养几天。栀子花是来自乡野的质朴花儿,粗陶的碗
- 文/杜艳侠(工程部)
- - 故乡的栀子花 -
- 和它甚是相配。我凝视着它在水中荡荡悠悠,轻轻舒展的样子,不由得微笑起来。这是一朵来自故乡的栀子花啊,它带着家乡泥土的清新,带着老家门前草木的水灵,远道而来,我的离愁别绪在它的香气里不知不觉间就化解了。我那时最喜采摘两朵放在枕边,睡觉的时候,闻着栀子花香酣然入睡,连梦都是香的。有时也用大碗装了清水,养几朵花在水中,满屋子花香浮动。坐在桌前读书写字,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心思纯明,在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岁月静好,那真是一段让人怀念的时光。多年以后,每当我在夏日清浅的时光里,闻到栀子花的味道,都会想起少年锦时,花开在野的乡村生活来。此刻,我在异乡的城市里,对着一朵从故乡带来的栀子花冥想,花香幽幽地钻进心里,细密又绵长,一如我对故乡那不绝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