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设计与对的设计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钱奕生
发布时间:2016-07-09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图书设计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好的设计
           
               对的设计
  • 2015年4月29日
    下午约了王承利老师在他工艺美院的工作室谈《张炜精要文存》的装帧设计。我与他详细谈了丛书的编辑思想、体例结构,以及张炜的创作风格。王老师总是能准确把握我对丛书风格和气息的追求,并能独具匠心、恰如其分地实现,他曾经为我们设计的《中外文学交流史》(17卷),书籍封面采用两张纸质交互结构,表达中外交流之意。
  •     16卷本《张炜文存》出版后,其整体装帧设计以及内容编排、版式上的创意,赋予了丛书以精美大气的审美特质,赢得了文化界和出版界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吕敬人先生说:“书的设计是设计者与著作者、出版人、编辑、插画家、印制者在不断讨论、切磋、修正中产生的。”翻看《张炜文存》编辑手记,深以为是。
  • 内文纸张也同样采用两种纸质按章节交替运用,在功能上区分章节,在形式上出现色泽与质感的对比。在版式设计上打破常用页下注的方式,将注放入行间,这样既有良好的阅读功能,又有文字大小对比的韵律与节奏感,呈现出文学性的应有特质。书的整体设计风格外观内敛、沉静,内饰较感性,与书的内容达成和谐。在空间上呈现长形开本,具有庄重感,有“史”的厚重。内页有横长的开阔与律动,又有“文”的亲和。丛书装帧设计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学与学术和书籍之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入选了全国最美图书展并获奖,这是极高的荣誉。与王老师合作总不由想起单向街于威的名言“同高级的人一起做高级的事有种幸福感”。

    2015年12月5日
    今天与王承利老师在他工艺美院的工作室谈《张炜精要文存》的装帧设计。这套丛书精选张炜先生从事文学创作以来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王老师说要把丛书设计好并不困难,他希望设计“对”。所谓“对”,就是通过设计恰如其分地展示张炜的创作风格和精神魅力,而不能过于追求装帧工艺的创新和装帧材料的豪华,从而喧宾夺主、影响了文本。为了更好地传达他的设计理念,王老师曾在我们阅读写作基地挂牌仪式后与张炜沟通,张炜认为他的创作特点是他创作时对文字的讲究和严谨,王老师希望他的设计也是讲究、严谨和有节制的,而不是过度设计炫技的,他希望能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这对他是个挑战,也是他对这次约请感兴趣之处。对一个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作志业的人来说,工作的成就带来的幸福感是超越一切名利诱惑的。
  • 2015年12月15日
    翻看工作笔记,距离2014年12月15日与山东省作协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张炜先生签订《张炜精要文存》的出版合同,整整一年了,想到距离北京图书订货会也已经倒计时了,不由得心内暗惊。还在等整体设计。周末与王老师反复讨论,希望丛书设计通过视觉和触感的细腻审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来传达张炜的创作。作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张炜已经出版的1400多万字,构成了一个极其精美和庞大的文字王国。文存精选其中600万字,涵盖长篇、中短篇、散文、诗歌精品。
  • 2015年12月26日
    一早与王承利老师去张炜先生家给他看《张炜文存》的设计方案,我们尽管前期交流得很充分,但要向张炜这样的大家交作业依然是忐忑的,所幸得到了他的高度认可。然后在一些细节上,张炜结合他的藏书,提出了很明确的建议。不管是材料与样式,还是整体效果与局部结构,他把“高级”作为首要标准。
  • 同时每卷附重要资料图片,包括作品首发或有影响的版本、获得的重要奖项照片及媒体报道、权威文学史中的评价等。虽然王老师还没有拿出自己满意的设计方案,但他脑海中的思潮翻滚,估计都能拍出系列片了。希望我们的方案能达到去年此时的设想,像张炜期望的,丛书能使读者“眼睛一亮,心里一惊,精神一振”。
    每次等书稿、等设计、等印刷,我总会想起,在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摊青,又叫等青,是为了释放茶鲜叶中的叶绿素,使茶更绿更香。
    为了在最美的时候遇见,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 2016年3月25日
    《张炜文存》的简精本面世了,书籍整体设计上追求简朴庄重内敛,正合作者张炜的个人气质和作品风格。封面利用内文的手稿插图,抽出涂抹的笔迹作为设计的主元素。此元素也作为本书的形象要素,既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也传达出作者对文学创作的高标独格。
  • 我理解,这个“高级”不是工艺的繁缛与材料的奢华,而是对法度、规范的尊重,对俗尚的抗拒,从视觉到触觉都体现出细腻的审美,节制而考究。书的装帧设计就是作者作品的精神、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体现着作者的精神、胸襟和气质修养。所以张炜建议丛书名采用一种类似魏碑的字体,厚重稳健而不拘谨,规则中正又略带动感,字库里没有,需要王老师亲自来写,更具个性。




  • 另外笔迹从内文插图中抽离出来,这样就与内文形成很强的呼应关系,自然而不突兀。在封面上,当多重笔迹重叠后就不是单纯的笔迹了,它产生了水波的意象,瞬间与永恒,凝固与流动,静默与激越,融合在一起。老六说:“一本出版物上的字是有生命的,也是有个性的,排版出来之后所形成的那种空间感,才是一本书真正好看的地方。”封面仿魏碑字体的运用,使书籍传达出独特的个性和力量。内文页面的编排设计疏朗,天头地角的留白和插图、空白页的使用,带来纯净的流畅度,满足了阅读的节奏感。文中大量的插图,严格控制色彩对比度、油墨渗透度和图像还原度。书的内外用纸注重了质感、手感、声响、气味等表现力,使整体设计达到了一种和谐状态,丛书传达出静默、内敛、庄重、约制的气质。
    特精装内文纸由作者亲自选择了一种瑞典纸,轻、滑、服帖,细嗅有久违的木香,兼具了各种材料纸的优点。寻找货源颇费了些周折,通过汪家明先生联系到供货商。特精装即将上市,令人充满了期待。
    (本文作者为山东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