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低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无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8-01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性格三十点       
    二十三  低: 
    1  撒但的性情就是骄傲。我要升天、我要高举、我要坐山上、在极处,我要升高云之上,我要与至高者同等─赛十四12~15,结二八2~10: 
    a  神阻挡骄傲的人─彼前五5: 
    (1)今生的骄傲。看自己比别人强─约壹二16,腓二3。  
    (2)有领袖欲,要高要大,以自己为中心─太二十20~28。
    (3)有所谓属灵骄傲─林后十二7,申三三22,创四九16~17,士十八30~31。
     b  过于自卑,自暴自弃的人,是骄傲的另一端。
     2  神赐恩给谦卑低为的人─彼五5:  
    a  一切都是神所赐给,人该谦卑低微。
     b  蒙神赐恩,有恩赐,能被神用,却自居低微─林后十7。  
    c  自己谦卑像小孩子─太十八4,腓二8。 
    d  俯就是卑微的人。服事低微的事─罗十二16。 
    e  神看顾低微的人─诗一三八6。 
    f  神立极卑微的人掌权─但四17,撒下六22。 
    g  蒙恩的教会或圣徒,该满有恩典,多有长进,却无人高傲,好为首争作头,都自甘低微─约壹一5,7~10,太二十26。 
    3  低微谦卑就是没有自己,不自高、自大。不是一无所有,自暴自弃。乃是有若无,高而肯低─腓二3~8,创四九15。
     4  谦卑低微的主:  
    a  神成为人,成为奴仆,是拿撒勒人耶稣─腓二6~8,太十一29。
     b  谦卑低微的生命、低微的爱、低微的服事、低微的榜样─约十三1~17,太二十一5。 
    5  不管神如何用你,高抬你,都不可有高大的感觉,要甘居低微。一不谦卑低微,就从神恩典中堕落! 

    补充信息
    什么是低  
    你们众人彼此相待,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前五5)
          低就是甘心乐意,自居低微,谦卑服事。一个人的志向要高,行动要低。纵使你受人尊敬,别人看你很高,你仍应自居甚低。这不是说要虚假装作谦卑,乃是要真的从心里说,没有什么可夸。  
          罗马十二章十六节说,“要俯就卑微的人;”要居低位,才能帮助人。一个事奉主的人,应当有尽至的卑微;卑是低下,微是变小。彼前五章五至六节说,“你们……都要以谦卑束腰,因为神敌挡狂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你们要谦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使祂到了时候,可以叫你们升高。”谦卑意指“卑微”(5注2),就是留在低微的地位上。“狂傲”就是表现自己在别人之上。神敌挡高举自己在别人之上,并且看自己比别人强的人。因此我们不该狂傲,以为自己在别人之上,乃该以谦卑的围裙束腰。以围裙束腰,表征在服事时穿上谦卑为美德。穿上这样的围裙,会使我们降低,使我们卑微。 
          与谦卑相反的乃是骄傲,箴言说,骄傲在败坏以先,高傲的灵在跌倒之前(十六18)。败坏之先,人心高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十八12)。撒但的性情是高傲,他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我要使自己与至高者一样。”(赛十四13~14。)这指明他背叛的意图是要推翻神的权柄,高举自己与神同等。撒但要求地位的野心,成了圣经所记载一切背叛的动机(13注1)。这给我们很强的警惕,人若是心思高傲,这高傲就如同烟雾,会遮蔽人的心思,将其弄瞎,使人因高傲自大而昏昧。  
           所以我们不该高举自己,却该一直使自己卑微。这样,我们就会在接受三一神作生命供应的地位上,得着神赐给谦卑信徒的恩典。这需要我们与神的工作合作;我们必须甘愿在神大能的手下成为谦卑、卑微的。  
    端纳兄弟
     不要思念高傲的事,倒要俯就卑微的人。(罗十二16) 
           十九世纪,从英国赴中国传福音的剑桥七杰中,有两位是兄弟,其中端纳西瑟(CecilPolhill-Turner)在家中排行第二,端纳亚瑟(ArthurPolhill-Turner)排行第三。他们出身富家,父亲是上校,按照英国当时的传统,二子要当骑兵,三子则作家庭牧师。 
           端纳亚瑟虽然知道自己将来会当牧师,但他的生活并不检点,他爱赌马、打牌、跳舞,直到参加了慕迪的布道会,才真正决志,断绝旧生活。在剑桥七杰中,他是第一个蒙召前往中国的。他一直低微的在四川传福音,庚子拳变与辛亥革命期间,仍继续留在中国。  
          西瑟是骑兵军官,他清楚神并非要他稳步爬上陆军元帅的高位,而是要他前赴中国宣教。他献身传道,并非受弟弟亚瑟影响,而是在他独自参加“中国宣教士大会”后,就决定去中国传福音。曾有一位长老极力劝他留下,原因是骑兵队很快就有机会前往印度,在那里也可以作宣教工作。他的伯爵叔父也拦阻他,但西瑟毅然放下了地位与升迁的机会,远征中国山西,后来甚至深入西藏禁地,甘愿卑微服事人。 
     永远举起耶稣  
           宣信是神所大用的仆人,年轻时就显明是一个有恩赐的传道人。然而,他自居低微,不愿人夸赞他的口才或工作上的成就。曾有一次宣信的同工恩麦告诉他,主怎样用他的信息感动了自己;宣信安静的听完后,立刻就说,“恩麦弟兄,这一切都好,但是如果你告诉我,基督为你所作的事就更好。”
           宣信一直劳苦作工,在福音工作上不收任何金钱,拒绝接受任何的薪水,防备自己有任何的贪心。他也拒绝接受荣誉博士的头衔,他不要任何的荣誉,免得他被高举,过于弟兄中最小的一个。他的态度正如他所写的诗歌:“永远举起耶稣”(诗歌394首)。他曾说,“我们永远的口号,乃是惟独耶稣,高举祂的荣耀,祂的工作和祂的一切。” 
     神在人的水平上临到人  
    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亚伯拉罕坐在帐棚口。他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创十八1~2)  
          旧约中,神曾经降卑自己,以平常人的形态,在人的水平上临到人、拜访人。第一次是在创世记十八章,当亚伯拉罕在大热天坐在帐棚门口乘凉,神以人的形态,带着两个天使来到亚伯拉罕那里。神没有在祂的荣耀里,带着祂的威严而来,所以亚伯拉罕起先并没有认出是祂。最终,亚伯拉罕察觉到有一位就是耶和华神。亚伯拉罕没有因此被吓住,反而安息的与神交谈,如同亲密朋友一样。  
           在那次的交通中,神向亚伯拉罕揭示了祂的心意,亚伯拉罕从神领受了关于以撒的出生,以及神要毁灭所多玛的启示。然后,天使离开往所多玛去。亚伯拉罕却仍留在神面前,为他居住在所多玛的侄儿罗得代祷。神临到亚伯拉罕,目的是要找到一个代祷的人。没有代祷的人为神的子民代祷,神就不能作什么。然而,神不是留在祂天上的宝座上,等候这样的代祷。祂乃是以平常人的形态访问亚伯拉罕,使亚伯拉罕容易和祂谈话,并为罗得祷告。这段亚伯拉罕在神面前荣耀的代祷,不是地上的人向天上的神祷告,乃是像两个朋友之间的交谈。神若是以神的形态来临,会吓到亚伯拉罕。因此神从天降下,降卑自己,穿上平常人的形态,和亚伯拉罕交谈。藉此,神找到了一个可以倾吐心意的对象,一个能响应祂心意,回应祂心愿的人。在这里,我们看见那对神最甜美、最亲密的经历,乃是像我们与最亲密的朋友所有的经历。 
           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也是一样,人不是看见在神圣形态里的神,乃是看见在那人耶稣里的神。神喜欢这样向我们显现。祂不是以神的形态来临,乃是以人的形态来临。我们都需要经历神到这样的程度。在我们经历的开始,我们觉得祂是荣耀的神;然而我们越经历祂,越察觉祂是以人的形态来临,就和我们一样。 
     神何必成为人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就在此将祂自己的爱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 
           从前有一位皇帝,他的首相是一位道德学者。这位首相旅行到了巴勒斯坦,受到基督福音的感化,作了基督徒。回国以后,告诉人说,他已相信那位来到世界拯救罪人的救主。皇帝问他:“我若要作什么事,只要吩咐仆人,他就去作。那位万王之王的神,可用一句话救人,何必亲自成为人呢?”首相请求皇帝赐他一天的时间,然后回答。
     回家之后,首相叫来一个精巧木匠,要他照着皇帝周岁孩子的形像,刻个木偶,穿上美衣,好好装饰,明天备用。第二天皇帝和首相坐在船里,要他回答昨天的问题。这时宫女来了,怀中抱着木偶,站在岸上,皇帝以为真是他的儿子,伸手去接,宫女却已受到首相的吩咐,故意失手,木偶便掉到水里。  
           皇帝立时要跳下水去,救他儿子。宰相拦阻他说,“王阿,你用不着亲自下去,吩咐我去还不够么?”王回答说,“不行不行,我要自己去救,别人我不放心,这是父爱!”首相说,“全能的主所以不肯只用一句话救世人,必要亲自成为人来到世间,拯救罪人,原因就是祂爱世人,所以愿意降卑自己,成为一个人!” 
    载物越重,入水越深  
          当一艘船行在水中,载物越重,入水越深;照样,一个人的心里越被神充满,越满有爱,就越能降卑自己。天平上升的一边,就是空的一边;照样,人里面若没有神,没有爱,他必定高傲。奥古斯丁说,“爱是我们的重量。”让我们装满了爱的重量,好叫我们降卑。不成熟的麦穗竖得很高,越成熟的麦穗越往下垂;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基督降卑自己,取了奴仆的形状  
    祂本有神的形状,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之珍,紧持不放,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状。(腓二6~7)  
          腓立比二章六至八节说,基督“本有神的形状,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之珍,紧持不放,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状,成为人的样式;既显为人的样子,就降卑自己,顺从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这些经文给我们看见主七步的降卑: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状,成为人的样式,降卑自己,成为顺从的,顺从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主耶稣成为人,乃是成为道道地地的一个人,降卑祂的身份,从神来成为人;祂有人的样式,就是有人性外面的表现;祂也有人的样子,就是有人性的外貌和外观。祂甚至降卑到一个地步,不是作一个高层的人,而是作奴仆来服事人。在马可十章,主耶稣说,“人子来,……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45。)这是很强的说法,说出基督这位在人性里的人子,乃是神的奴仆,甚至用祂的生命,就是祂的魂,服事罪人。在基督的为人生活里,祂完全降服于神;祂取了奴仆的形状,事奉神和人(腓二7,徒三13)。祂不仅对神是奴仆,对人也是奴仆。按新约的用法,“奴仆”一辞指卖身,失去了一切人权的人。主耶稣在地上为人时,就是这样的人;祂是没有权利的人。 
           腓立比二章八节说,基督既显为人的样子, 就降卑自己;这意思是说,当祂成为人的时候,祂什么都不坚持,反而降卑自己,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主降卑自己,乃是祂进一步的倒空自己。而十字架的死,是基督降卑的极点。对犹太人而言,这是咒诅(申二一22~23);对外邦人而言,这是加在罪犯和奴隶身上的死刑(太二七16~17,20~23)。因此,这是件羞辱的事(来十二2)。基督降卑自己,顺从至死,以祂的生命作众人的赎价,为要成就祂所隶属之神的永远定旨。 
     活出谦卑柔细的美德 
    服事主,凡事谦卑。(徒二十19)
           一九四九年时局变迁,张姊妹随同夫婿带着孩子移居香港,后迁居来台,从此开始了她事奉主的一生。因着丈夫位居要职,在许多不易推辞的应酬场合中,张姊妹藉着她在召会中卑微柔细的学习,所显出的美德常是传福音最佳的见证。她在许多同辈及部属间,举止处事所流露的气度,亦是为基督所作无言的见证。虽然许多政坛人士汲汲营营于功名利禄,张姊妹与丈夫却浸沉在召会生活中,甘之如饴。对世事淡泊的心并非因为看破,乃是因为在灵性生活上得着真正、无可替换的满足。  
           一次家庭意外,彻底转移了张姊妹对待孩子的态度,自此,孩子的健康、学业、婚姻,都交在主的手中。每遇大小事故,她总是先跪下祷告,寻求神的智慧和能力;以致她常能在环境变迁、丈夫远行、甚至国家危难,或召会中弟兄姊妹有困难时,藉神在平安中的引导,化解许多危机,并帮助许多周遭的人。她常说,一生走来,若不是藉着祷告,她是寸步难行。  
            虽然许多人都会注意他们的家世、地位与财富,但他们最叫人受感动的,却是他们活出基督人性芬芳的美德,不断的在爱中顾惜人。早在他们住士林官邸时,张姊妹就每天清早到会所,陪两位小姊妹晨兴。其中一位姊妹识字不多,张姊妹就在主的爱里,一字一字的教导。日后,张姊妹罹患癌症,住院治疗期间,对医院中的病人、医生,仍然满了爱的关切。她总是容光焕发、笑容可掬,连女外劳看护都深受其惠。她所住的病房并非都是大的、完好的,有时也是窄小病房,但她事事都回到灵里,询问主的意思,顺服主所给的。有一次她弟弟从台南来医院探病,她除了关心家中的亲人,就是关心当地召会的情形及所托付喂养的小羊,她在乎的完全是神属灵的国度和神的家,以及祂家中的儿女。  
             张姊妹和丈夫一生历经高位,却不受政治、物质、文化所霸占,反而一直活在谦卑的灵里,丝毫没有任何的自居,如同奴仆服事主,总是倒空自己,流露生命,活出基督芬芳的人性美德,深得众人由衷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