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书读诗品人生——我与现当代文学的独家记忆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苏必安Eli😘😘
发布时间:2016-12-27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这不是离别,而是再见的前言。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徐艺来
    新闻学
    2013051515
  • 赏书读诗品人生
    ——我和现当代文学的独家记忆
  • 一个学期弹指一挥间,虽然没有在一开始加入这门课,无始却有终,就这么陪老师走到了学期的尽头。

    我不敢说我是个文人,但我毕竟也是个新媒体平台的签约作者,平时也爱卖弄卖弄文字。选这门课自然也是我的兴趣所在,虽然有很多人劝我说这门课平时有很多作业要写,但在我看来,写文章是一种乐趣,不是一种负担。中国一共仅仅几千个汉字而已,但从古至今千年,每个人都能把文字玩出不同的花样,岂不美哉?

    谢谢老师,给我带来很多文学上的启迪,也传授了很多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我们更是温柔又通情达理。有您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大幸,我相信我们缘分未尽,不必说再见。

    让我再说一声谢谢吧!谢谢老师!
  • 写在前面
  • 我自然明白,说起鲁迅,谁人不谈起他那比刀还要锋利的笔触,无论是《阿Q正传》、《狂人日记》,还是《孔乙己》,这些个伟大的作品,把那个腐朽疯狂的社会,生生剥下了一层皮,就这么赤裸裸血淋淋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以笔为刀的温柔
    品鲁迅《风筝》有感
  • 无奈我们是蜜糖里成长的一代,战火硝烟、生民疾苦统统没有机会去体会,自小,鲁迅的文章便是最不受我们待见的,晦涩难懂,味同嚼蜡。这是我们的大幸,又是我们的不幸。
     如今我已到了能看懂它们的年纪,但幼年时翻阅过的《风筝》,依旧久久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提醒着我,这个“骨头最硬”的中国人心里,有思想澎湃,也有温柔流淌。

    文章里记载了一件小事,比起当时社会文化世界格局的风云突变,可以说是微不足道。青年时的鲁迅痛恨放风筝,觉得那是没出息孩子所玩的玩意。撞见自己小兄弟偷偷糊起的风筝后,把风筝折断并踏折了。待到鲁迅人到中年,回想起自己过去对小兄弟的“暴行”,追悔莫及。文中这样形容他的悔意:“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 鲁迅并不单单在追悔折断风筝这个行为,而是想到自己作为长辈,作为兄长,却用了这样一种霸道暴力的方式,利用长幼尊卑的秩序,自以为是地剥夺了一个儿童的快乐,这是何等的愚昧无知。而当鲁迅千方百计想为自己寻一个宽恕时,却发现过去的已经过去,小兄弟已经记不起幼年时的遭遇了。换而言之,过去给他造成的伤害,鲁迅再也无力偿还。旧社会受伤的并不只有他的小兄弟,所有人都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而这些罪孽,化作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疤,成为一场致死的慢性疼痛。

    简单的一件小事,却是整个社会的投影。鲁迅这次没有振臂高呼,没有呐喊,没有真的猛士,没有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以自己是一个大哥哥的角色,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鲁迅在结尾无奈的一句“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正是我将将读完这篇散文时的感受。我们还能希求什么?我们的心只得沉重着。

  • 爱,是一种信仰
    读徐志摩《雪花的快乐》有感
  • 这是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的序文中写到的,作为一个诗人,这段话自然也可以理解为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中国近代骚客辈出,但若要论写爱情,无人能出徐志摩之右。

  • “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

  • 我读徐志摩,要从初中时语文课本上的《再别康桥》开始说起。第一次读,我就被诗中婉转动人若歌若颂的情愫打动。每个不舍的离别时刻,我的脑海中总是可以回想起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被无数个我们手抄进秘密的日记本,离别总是沉重的,但徐志摩却借助了轻松的词藻,四两拨千斤地托起了沉重的心情。情如云飘逸,这正是徐志摩最为擅长的。从《雪花的快乐》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鲜明的徐志摩特色。全诗开篇“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徐志摩恍如灵魂出窍,超然出尘世,顿时赋予了文字一丝轻盈。作为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无疑可以满足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每一小节最后,总有“飞飏,飞飏,飞飏——”三个飞扬就像三个节拍,层层递进,将我们的感官随着雪花的飘扬一步步上升,最后的破折号又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这是音乐美的体现。从徐志摩的用词上,我们仿佛可以跟着这片随风飘荡的雪花,穿越幽谷山麓,这是绘画美,最后,整首诗的句式规整,段落分明又体现了建筑美的特点。
  • 诗篇的最后,一切回归到最原始的情感冲动,从飞扬到消融。爱情可以让人放弃一切,用尽一切,雪花甘愿牺牲自己,只为成全这片刻温存。可见爱情在徐志摩的世界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但凭实话说,如今的我再读徐志摩,已经没有了最初时的内心悸动,也许是已经品尝过了爱情,它已经不再是我可以在梦里幻想的虚无。我发现真正的爱情其实并没有徐志摩所描述的那么梦幻,那么伟大。与林徽因长达半个世纪的想得不得,可能也是造就这样一个为爱痴狂的徐志摩的因素之一。也许,没有得到的才是最美好的吧!

  • 老实说,除了《边城》,沈老先生的其他作品我并没有怎么接触过,想来也是惭愧,上了现当代文学后,迫不及待地找来其他作品来读,其中,最吸引我的便是《萧萧》了。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向来是温婉的,如小桥流水,云烟过隙。萧萧也不例外,尽管萧萧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完整的家庭,小说开头萧萧被卖做童养媳,后来的越界怀孕花狗跑路,甚至被囚禁,可以说她的人生是不幸的。但沈从文散文化的笔调和抒情化的叙述风格,给这个悲剧蒙上了独特的乐观主义色彩。沈从文赋予了萧萧美丽的面庞,纯净的心灵,又用绘画一般的文字,给这个边城世界构造出了秀丽湘西的风景画卷,令人读之完全体会不到悲剧的伤痛。

  • 浮华背后的苍凉
    读沈从文《萧萧》有感
  • 萧萧并不只是一个外表美丽的花瓶,她追求自由,梦想爱情。正如沈从文所想的一样,她是农村女性人性解放的代表。小说中写到,萧萧一直想成为“女学生”,渴望“女学生”自由的生活。湘西世界虽然很美,却免不了和城里世界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湘西村民对城市女性的种种偏见也可以感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强烈冲突。
    萧萧戏剧性的逃过了被沉塘,发卖的命运,这和沈从文追求人性美,人情美,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和萧萧对于自身可怜生命有关。萧萧顺利的产下了私生子,意外的被夫家重新接受。但她的儿子毛毛也娶了童养媳,又有女孩和她相同的命运,似乎一切又回了原点,这是小说最显悲的地方,也是沈从文作品思想核心美丽总是让人忧愁的体现。

  • “乡下规矩”的条条框框,框住了一代代淳朴无罪的乡民,他们只是机械的循规蹈矩的生活着。或许有人曾想过要反抗,比如,曾经年轻的人,那时的萧萧是年轻的。她想要挣脱出这个框,渴望像女学生一样,那么神气,那么自由。于是在花狗引诱她又狠心抛弃她之后,她决然地要出逃,去寻找自由的脚步,任自由带领她飞翔。但是这样的梦终究做得太美,不是说太美的东西连神都会因妒忌而从你手中夺走么?醒来的时候,梦到底碎了一地,这一地的玻璃渣子,戳得人眼生疼,心更疼,一瞬间的坍塌,早已寻不到自由的方向。该怎么弥补拼凑着重来?在幸运地脱离“发卖”后,她被迫屈服,只留下曾用激烈的血气,挣扎在宿命深渊的美丽剪影。生命,自此寂寂。当多年后的萧萧抱着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牛儿娶亲,完全习惯了这样平庸的生活之后,也许连她自己也会忘记,她曾经仅有一次地,逐着自由的方向出逃过。

  • 十几年前的唢呐声萦绕着,萦绕着,在耳际,挥之不去。又一回,倒带般吹唢呐接媳妇的喜事开始了,而我听到的绝非是唢呐无限膨胀的喜悦声,倒是一曲悠扬的牧歌,在欢悦的背后总有抹不去的淡淡的哀伤,一直一直单曲循环,像是生命褪去所有浮华繁盛后苍凉的底色。

  • 对于作者萧红,她的那篇《回忆鲁迅先生》在所有的鲁迅回忆纪念文作当中独树一帜,曾经在某个秋天的深夜让我又一次领略了什么才是情由心生,什么才叫作感动。带着这么一种非常好的印象,我打开了《呼兰河传》。

  • 来去若空
    读萧红《呼兰河传》有感
  • 熟悉的笔触,萧红再一次用她那喃喃自语般平静的叙述将我领进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整个村子里面,到处都是萧杀,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除了叙事者——那个家境还算富裕的小女孩——以及她的祖父,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没有抬起头来的村民,他们笑也笑得那么拘谨,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日子,哪怕这是一种煎熬,也没有人去打破。他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那么多交替出现的人物,我甚至都来不及判断哪个是我应当同情的,哪个又是我该去鄙夷的……一个又一个悲剧,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是被告和原告,每个人都是迫害者和受害者。
  • 我不敢想象,当我身处那婆婆的境地,那样的家庭,那样的时代,我能做些什么。他们家的小媳妇死了,来得时候还活蹦乱跳的,谁也没料到,会走得那样匆忙,让婆婆们心酸,他们使了多少钱,费了多大的力气,不过是想让这个媳妇“活”过来啊。那小团圆媳妇呢?她本该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才14岁而已,却以为人妻,为人媳,她该是多么不愿意啊!在新家,又要受到夫家人的打骂,就这么孤零零的一个人,还是个孩子的人,怎么承受的了?然而,在那个时代,这一切都是司空见惯,也是无人能够挽救的。试想一下,如果小团圆媳妇并没有成为文中的小团圆媳妇,那谁又能断定,她不会被另一个小团圆媳妇替代,或者依然遇到了身为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呢?悲剧笼罩着他们,因为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大群人,一个村落的人,一个地方的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人。

  • 小团圆媳妇一家的悲剧,和那些活了又死了的村民形象都静静的从高处看着我们,帝制到民主的转变,被侵略和被殖民的屈辱,他们都经历过了,80年之后的今天,他们都已经消失了吗?没有,他们还存在着,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骨血之中,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这些人,我们,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虽然我们这些脊梁,总是那样的不争气,80年前的灰色或许少了一些,但那些低着头的匆匆步伐,怯懦的笑,和新的一种“封建”正悄悄的用它们狡黠的眼睛张望着。
      只是,不要再那么无奈的活着,又无奈的死去,来去若空。


  • 我一直十分惊奇,就是这样一个在名门贵族中生长起来的张爱玲,竟能写出这样锋利惨痛的作品。《金锁记》是为数不多我未读过的张爱玲的小说,但当我有意无心地翻完它时,心里的沉重久久都散不去,好像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张爱玲,倒像极了鲁迅。

  • 锁人的是
    的是张爱玲
    读张爱玲《金锁记》有感
  • 书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在姜家衰败分家后,七巧带走儿女另租了一栋屋子住下。"芝寿直挺挺躺在床上,搁在肋骨的两只手蜷曲着像宰了的鸡的脚爪。帐子吊起了一半。外面传进来说绢姑娘生了个小少爷。丫头丢下热气腾腾的药罐子跑出去凑热闹。......然而芝寿不再抗议了。"

    寥寥几语,便写出了那个重男轻女时代的残酷。儿子奠定了一个女人在夫家的地位,女人们则被关进了名为封建礼教的监狱,成为了生育机器。绢儿为长白生了儿子,芝寿的婚姻就此剩下一张白纸。

  • 七巧的哥哥为了攀上高宅大院的姜家,也为了省掉一笔嫁妆,将亲妹妹曹七巧送进了姜家瘫痪少爷的新房里。此时七巧正值花季,就这样被许给了个残疾人,不仅在情欲上,而且在精神上,一个麻油店的小姐,从市井来到一个充满繁文缛节的大家庭,七巧被一个无形的枷锁给牢牢束缚住了。她的行动受到了身边的人及封建礼教的监视限制,被身边的人指指点点,甚至连丫环都在心底认为,二奶奶比自己还低等。然而,更可怕的不是与地主大家庭的格格不入,而是情感的空虚与情欲的压抑。七巧嫁入姜家,只能天天面对服侍着一个残废的丈夫。她对丈夫没有感情,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种种现象,七巧甚至对丈夫嫉恶如仇。她恨自己的青春时光就注定伺候这样一个丈夫。她爱季泽,却只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天天望着他而不能向他表露自己的情感。只能从季泽的玩笑话语中来获取情感上的慰藉。这样压抑而充沛的感情描写,正是张爱玲所擅长的。在她的笔下,这个情欲得不到满足的少妇为了黄金,熬了半辈子后,分得了一大笔遗产。

  • 为黄金而锁住的爱欲,折磨了她一生,也折磨了她一家。七巧畸形的爱欲最终也导致了她的儿女长安、长白的苍白生命与畸形情感。

  • 作品结尾更是将七巧的悲哀描绘得非常凄凉"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喜欢她的有肉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喜欢她,也许只是喜欢跟她开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七巧挪了挪头底下的荷叶边小洋枕,凑上脸去揉擦了一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就懒怠去揩试,由它挂在腮上,渐渐自己干了。"七巧的一生在渴求爱情。然而现实的真实让她的爱情变得虚假。转而投向对钱财的追逐与守护,乃至用自己儿女的爱情作为她爱情悲剧的陪葬品。
  • 张爱玲是个刽子手,毫不留情将封建时代女人的命运最残酷的一面斩下来,赤裸裸的摆在我们眼前。这也难怪夏志清会说,《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罢。

  • 徐艺来
    新闻学
    2013051515
  • 老师,我们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