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塔】#百年党史#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信号塔
发布时间:2021-02-25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贯彻”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以系统学习党的历史,铭记历史,回溯初心,向建党一百年献礼!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建党百年

  • 庆祝建党百年党史专题课堂
  • 牢记使命
  • 2021
    2/25
  • 擦一擦
  •         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丧失独立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 一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
  • 第一章
  •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深刻的社会危机,孙中山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在孙中山的领导和影响下,1911年10月神州大地上爆发了辛亥革命。
  • (二)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任务
  • 1.反对帝国主义,推翻他们在中国的统治。   
    2.反对封建主义,推翻其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
  • 2.辛亥革命的局限
  • (1)没有提出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纲领。
    (2)没有比较广泛地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和其他下层劳动群众。
    3)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 1.辛亥革命的意义
  • (1)推翻了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给予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2)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主精神的普遍高涨,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辛亥革命失败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重要标志。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袁世凯篡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政府,为扩充军队、支付庞大的军费,北洋军阀政府对各族人民主要是广大农民进行直接的掠夺。在中国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动,新的社会力量正在成长和发展,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新生的伟大的革命阶级,它具有坚决而彻底的革命性。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追求的只是个人的解放,即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根本的社会改造,一些先进分子也对其有所怀疑和保留,正是这种怀疑推动着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成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土壤。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和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予以中国人民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
  •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同意将山东半岛上的一切特权从德国转交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发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一般的开始了。5月3日,北京学生代表举行集会,决议致电巴黎专使,要求拒签和约。5月4日,北京三千余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们成立学生联合会,北京2.5万名学生举行总罢课,天津上海和一些其他城市的学生纷纷响应北京,进一步举行抗议行动。
  •        正是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开始看出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在李大钊等人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有李大钊陈独秀也有毛泽
  •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6月5日起,多地工人相继罢工,响应学生,形成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高潮。迫于压力,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所选择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这种需要,它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尽管理论准备并不充分,中国的先进分子一个突出的优点:一旦学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以此为指导,积极的投身到群众斗争的实践中去。在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并普及到工人阶级中,一部分人因为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成为了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就具备了。
  •  东蔡和森等人,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分子殊途同归的事实表明,抛弃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这是“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最基本的特征。  
  •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五四运动不久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日程。工人阶级政党产生以前在中国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国民党,但由于国民党的领导不力,成立新的革命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的斗争,已经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上海首先建立的。在上海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是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 (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开幕,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这次大会。7月30日晚,因一名男子突然闯入会场,会议终止并迅速转移地点。最后一天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已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选举陈独秀
  •         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同年年底指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其他各地也相继成立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以下活动,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二,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第三,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第四,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 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分管组织工作,李达分管宣传工作。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它的成立具有重要的历史特点,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一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后期的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深远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 领导核心。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着手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开展工农群众运动,中国革命很快展现出了崭新的局面。
    (一)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二大宣言初步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这就是: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策略是组成各阶级的联合战线;革命的任务和目标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革命的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二)工人运动的高潮和农民运动的初步开展
            为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公开做职工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引导工人阶级开始走向全国团结的道路。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前后,以19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初始,罢工的胜利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勇气和信心,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但后期进行罢工运动时,示威工人受到
  • 军警武力镇压。在京汉铁路罢工中,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导致罢工工人死伤惨重。此次惨案,史称“二七惨案 ” ,此后各地的工会组织除广东湖南外都遭封闭,工人情绪亦是趋于消沉,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这个时期,党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一些共产党员也开始到农村地区开展农民运动。浙江萧山衙前村农民大会于1921年9月27日召开,中国第一个新兴的农民组织宣告成立。
            1922年5月5日至10日,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到党的二大召开前夕,全国的共产党员已发展到195人。
  •          这个时期的斗争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训: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不能享受起码的民主权利,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受到反动军警的镇压。早期的共产党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