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湾区读书会

扫一扫分享
发布者:loydan
发布时间:2018-01-18
版权说明:该作品由用户自己创作,作品中涉及到的内容、图片、音乐、字体版权由作品发布者承担。
侵权举报
上一页 下一页
H5,H5页面制作工具
  •       人生,取决于你看过的书,和遇见的人。 被誉为香港“文化百足”的生活自由主义者梁文道说,城市生活的本质是让人得到自由。
  •       10月22日下午,首届“招商格局·凤凰视野 凤凰湾区读书会”在深圳招商局广场拉开帷幕。享有海内外盛誉的梁文道老师,与在场200多位高端精英人士展开了一场分享交流会... 
  •       面对城市人口涌入,历史文化变迁,在读书会现场,梁文道老师援引法国人类学宗师马日奥杰的一本书中提出的“非地方”概念。书中强调,所谓的“非地方”是指现代时期或者者其他超现代时期,人类生活中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空间。 
  •       一座城市的经济形态是变化发展的,围绕的人居经济、人居文化和人居历史也是纵向发展的,所形成的新群体空间也是不断寅练变化的,这时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地方”与“非地方”概念。对比传统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梁文道对“地方”之分的界定作出深刻解读。
  •        所谓的“地方”,梁文道认为可以理解为一种抽象的“社群”形态,其中庞大的社群系统中包含了人、土地、空气、自然等系列人居环境要素,构成社群空间中的这些所有要素都是有机互动关系的,无论是记忆也好,感情也好,文化也好,都统一的称为“地方”。
  • “传统社会我们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是‘地方’,也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跟我们的内在世界、跟我们的感性、跟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到了现代,我们出现了以前所没有见过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刚才我说的‘非地方。”梁文道说道。 伴着“非地方”的出现,城市人居的心理认同、城市空间的面积、社会的生态环境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城市地域文化偏见、人口膨胀带来面积缩减、交通道路的拥挤、社会环境的恶化等等带来各种社会问题,这就是“非地方”的社会文化发展与美好的人居生活理念的矛盾点。
  •        当“地方”发展得越多越多,空间,公路、铁路、交通枢纽、快餐店、便利店、超市,这些遍布我们生活中的点,全部都成为“非地方”,割据都市人生活的时间和板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对此,梁文道从人居心理文化的认同角度来讲,这种所谓的城市地域色彩偏见,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焦虑感,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地方发展必然经过程,那么如何用人性化的发展策略,促进“非地方”的生态发展,对此我们需要用辩证的思唯观点看待。
  •     “把一连串的非地方逐渐转化成地方,这个地方就能让人产生一种感情上的联系,产生一种认同感。”梁文道在读书会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        以建设大湾区为例,未来想要创造一种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我们城市发展,要在资源整合、城市空间、社会环境,创造一个更加自在、更加包容、更加生态的社群生态链上要持续创新和乏力,才能形成美好的人居文化生活。
  • 敬请期待……
  •       11月11日下午,第二期凤凰湾区读书会走进招商局蛇口展示中心,特邀文化名家窦文涛与各界人士共话港口与城市文明变迁。